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气管缺损及狭窄的治疗,因需维持足够的通气面积和抗力而具有特殊性,国内外均进行了较多探索。近年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作者临床应用于气管再造及气管压迫性狭窄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口咽通气道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咽通气道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在上呼吸道梗阻时使用可迅速获得有效的通气,具有器具单一、操作简单、放置容易、刺激轻、无口腔黏膜损伤的优点。我科对36例不同病种的患者在高压氧(HBO)治疗时使用了口咽通气道,维持了呼吸道通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常给予鼻塞低流量吸氧及解痉、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无创通气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临床上确诊COPD并发Ⅱ型呼衰的患者,用双水平气道正压力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技浩一例吁吸窘迫练合征(ARDS)患,取得很好效果,已疰愈出院。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指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1]。多见于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肺萎缩、水肿及保护表面活性物质,可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应用水胶体敷料,则有效的预防了皮肤损伤的发生^[2]。于2012年9月收治了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屈江西  朱平增 《武警医学》1993,4(5):297-297
在使用麻醉呼吸机进行抢救、治疗或麻醉手术时,常因螺纹管没有固定支架而造成气管导管受牵拉、扭曲、移位,甚至将气管内导管拖出气管或使螺纹管衔接处脱节、扭折致通气中断发生意外。作者研制的麻醉机螺纹管多用固定支架克服了上述缺点。经52例全麻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苏伟明 《西南军医》2012,14(2):234-235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PaCO2下降,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1=9.05,t2=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呼吸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氨茶碱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恶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可靠,改善患者呼吸,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BiPAP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华宏  马希英 《武警医学》2003,14(6):370-372
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对35例急诊留观的早期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覃华宏  马希英 《武警医学》2003,14(6):370-372
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对35例急诊留观的早期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