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20例男性慢性肺心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肺心病组血浆E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NP值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ET值虽低于缓解期,但差异无显著性,ANP值明显高于缓解期,未发现ET和ANP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变化及意义于化鹏,李平升,府军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种炎性介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已知它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特别是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 ̄[1]。PAF在肺心病中的作用,文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时期肺心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动态变化,探讨肌钙蛋白在肺心病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健康体检者及肺心病患者新入院、治疗1周、治疗半个月及治疗缓解期血清cTnI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系统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P<0.05),并随治疗的进行,预后良好者呈下降趋势。结论:定期观察肺心病患者血清cTnI水平,对肺心病疗效观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34例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测定血浆内皮素(ET-1)和心钠素(ANP)并与40名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浆ET-1和ANP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缓解期仍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且ET-1和ANP与P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ET-1与动脉血pH呈显著负相关,血浆ET-1与AN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ET-1和ANP增高,可能是由于反复感染、细菌或病毒的刺激、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等因素,使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右心负荷增高所致。定期测定血浆ET-1和ANP水平的变化是判断慢性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 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Meta 分析对所收集的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的血浆ET含量分别比正常对照组高出5-64 ~0-46 倍和3-32 ~0-06 倍标准差,而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浆ET含量又比缓解期患者的高出2-97~0-07 倍标准差。结论 ET的血浆含量随着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测定血浆ET含量可作为判断慢性肺心病严重程度的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检测了60例肺心病患者和31例肺心病合并脑梗塞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纤维蛋白原与血沉均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无显著改变。结论: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液呈高凝和高粘滞状态,强调肺心病在常规治疗上应用血液流变学药物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心病并发急性心梗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心病并发急性心梗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容易误诊。我科自 1998~ 2 0 0 0年共收治该种病 32例 ,其中误诊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6 4.7岁。1.2 诊断依据 本组病例慢性肺心病的诊断均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急性心梗的诊断符合WHO的诊断标准 ,无心前区疼痛者均具有急性心梗的演进性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升高。其中 3例有冠心病史 ,2例为隐匿型冠心病 ,1例有心绞痛。1.3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确诊急性心梗前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 ,肺部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为临床观察病情、评估预后、探讨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浆ET-1、NO;另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气。三组间对比,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增高,血气指标异常.且由慢支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时血浆内皮素逐渐增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渐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渐增高,NO逐渐降低。结论:慢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时,血浆ET1、PaCO2逐渐增高;N0、pH、PaO2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变学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了解其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慢性肺心病,2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作前瞻性对照研究,记录24h动态心电图,作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心病组相邻心搏的R-R间期之差>50ms的心搏数占R-R间期数的百分(pNN50),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频域指标的高频(HF)明显降低,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而频域指标的低频(LF)无明显变化(P>0.05),经过治疗后,肺心病组处于缓解期,与治疗前比较,HF,PNN50,SDANN等指标明显增加,而LF/H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肺心病组病人治疗后HF,pNN50,SDANN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LF/H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肺心病组治疗后LF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意义(P>0.05)。结论:肺心中层得不仅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同时并存迷走神经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存在连续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周黎强  魏家宁 《华西医学》2007,22(2):309-310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程、吸烟指数、白蛋白水平、血气、发病诱因、伴随疾病、并发症、直接死亡原因。结果89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死亡病例平均年龄76.42±7.512岁,病程17.92±12.19年,吸烟指数402.2±344.09年.支,血清白蛋白水平33.951±5.421g/L,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的发病原因,伴随疾病中高血压病、肿瘤(肺部和肺外)、CAP、糖尿病、冠心病、HAP排在前6位,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呼衰、恶病质、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大力倡导戒烟,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切实有效的防范感染,减少反复住院的次数,防治并发症,有效的保护心、肺、脑、肝、肾、消化道等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极大减少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孙良成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08-1609
目的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发病特点。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间11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全部予以24h全程心电图监护管理或等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及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检查完成后划分组别,心律失常组77例,心律正常组41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对比2组肺心病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率达65.25%(77例),其心律失常表现类型多为窦性心动过速、不齐、过缓及房性期前收搏、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并发及严重程度多因心力衰竭、肺部严重感染、缺氧、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与正常组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潜在心律失常并发系数极高,其影响因素存在多变性和多样性特点,了解其心电图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7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以随机双盲分成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化痰平喘及抗炎、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片,3次/日,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和常规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肺心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美国HPSONOS-100CF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对26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了检查,发现以支气管哮喘为病因者及以慢性支气管炎为病国者分别有36.8%和24%的患者存在卵圆孔开放,卵圆孔直径为4.6~5.1mm,跨房间隔血流主要发生于R波后0.12s内,开放原因与肺动脉高压有关,认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应使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右向左分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分别按常规治疗和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E、VA、VA/VE、PASP、PEP、RVET、PEP/RVET、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普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煜  刘雅  王佑娟  张国富 《华西医学》2004,19(4):560-561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5 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试验组 )及 4 8例同期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对照组 )血清甲状腺激素 (T4、T3 、FT4、FT3 、rT3 )及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组血清T4、T3 、FT3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FT4轻度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rT3 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TSH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判断及其预后估计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肺和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室肥大、扩大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根据病程缓急可分急性和慢性。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cor pulmonale)(以下简称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约占74.7%-88.1%。肺心病又分为急性发作期(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和缓解期(心肺功能代偿期)。引起肺心病的急性发作常由于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出现呼吸衰竭及(或)心力衰竭。此外还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心律紊乱、肝肾功能受损、水电解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方法: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律失常104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而激动传导异常较少。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房性早搏。PaO2〈60mHg、血钾〈3.5mol/L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其中房性早搏最常见,缺氧、低血钾可能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诱因有助于控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