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方式对心脏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因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DDD起搏器的96例患者,男52例,女44例,年龄(64.2±9.5)(41~83)岁。其中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0例,右室间隔部起搏46例。两组植入起搏器前基本状况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成功植入,无并发症发生。分别观察基础情况下、植入起搏器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一次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心电图。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①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脏超声的EF值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58.2±5.4)%,术后(60.2±4.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起搏术前(59.57±3.27)%,术后(55.15±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61.36±4.12)mm,术后(60.21±3.84)mm;心尖起搏术前(62.35±4.17)mm,术后(63.02±4.8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前与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宽度: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无明显变化(0.11±0.02s vs 0.12±0.01s);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宽(0.11±0.03s vs 0.20±0.04s)。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明显窄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结论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平均EF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2岁,高血压病2年,因服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于1999年11月24日来院治疗。查体:T36.8℃,P96次/分,R18次/分,BP26.5/16.5kPa。发育正常,神志清,双颊潮红,颈静脉无充盈,甲状腺不大,无杂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律规整,心音有力,心率96次/分,心尖区可闻及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3岁。于1986年12月以来出现食欲不振、气短、面色苍白,尤以活动后明显。曾去多家医院均未确诊。1986—02—26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状态较差,发育尚可。面色苍白,气急,体温正常,胸廓无畸形。心尖搏动增强,各瓣膜区无震颤,叩诊左心界略大,心尖区第一音亢进,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未闻及舒张期杂音,其它无著变。ECG示窦速,HR152次/min,提示双房肥大,不全右束支阻滞。超声心动检查  相似文献   

4.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72岁,因经常胸闷4年余,加重1月于2003年1月9日入院.患者血压增高近30年,1999年1月体检时发现肾功能异常,2000年查血清肌酐200μmol/L,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近1个月来,患者感稍活动后即气喘、胸闷,有干咳.体检:BP 155/78mmHg,面色苍黄,眼睑、面部浮肿,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72次/分,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23日 住院医师 汇报病历:患者,女性,80岁。因意识不清40分钟,于1999年1月22日下午入院。患者于40分钟前输液后回家卧床休息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喷射性呕吐、抽搐、尿失禁。昏迷前有胸闷、心慌,无头痛、发热。既往史:有心脏病史10年,经常心慌、胸闷。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肝、肾、肺部疾患。体格  相似文献   

6.
王津胜  浦奎  李慧敏 《天津医药》2003,31(5):309-309
1病例报告患者男 ,42岁 ,主因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 ,加重1个月于2001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 ,休息后可缓解。1999年在本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示 :左房、左室扩大。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坚持服用“地高辛、阿司匹林、双氢克尿噻等药物治疗。此次因症状加重而入院。查体 :脉搏90次/min ,血压18/8kPa ,心界向左下明显扩大 ,心尖搏动弥散 ,心率90次/min ,律齐 ,可闻及第3心音 ,心率增快时呈奔马律 ,心尖部可闻及II/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 :左房50mm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心脏功能、QRS波的影响。方法将39例年龄>80岁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一组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起搏参数、QRS波形态、宽度、及随访12个月心功能(EF值)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无显着差异,12个月时随访心脏超声的EF值分别为:室间隔起搏术前60.37±4.13,术后61.49±3.57,无显着变化;心尖起搏术前60.37±4.13,术后54.71±4.62,差别明显。结论对于超高龄老年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远期对心功能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8.
心尖球囊样综合征首次由日本学者Dote等[1]1990年报道,随着心导管检查的广泛开展,本病逐渐被越来越多人认识。现将1例心尖球囊样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患者,女性,77岁,因“突发胸闷胸痛1d,加重6h”于2013年1月3日入院。患者出现胸骨后绞痛,伴有胸闷及汗出,无放射痛,症状持续不缓解且进行性加重。既往有胃癌手术史。入院后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4导联ST段抬高0.2-0.4mV,  相似文献   

9.
黄党生  罗北捷  沈东  张许文  亢君 《天津医药》2000,28(12):710-710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55岁。因突感四肢肌肉疼痛伴双前臂皮肤淤斑3天于1999年7月21日入院。1999年4月29日因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尖部室壁瘤,心功能2~3级在我院行前降支PTCA 冠脉内支架术治疗。术后5月10日予华法令4.5mg每日一次(患者对噻氯匹定过敏),术后当天予肝素800u/h抗凝治疗。3天后停肝素静滴改肝素钙10000 u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7天。出院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分别为:19秒、39%;对照为13秒、102%。出院后第1个月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分别为:14.8秒、70%;对照  相似文献   

10.
哑型(即听不到舒张期隆隆性杂音)二尖瓣狭窄大多误诊,本院近期也曾误诊二例,特报道如下: 例1:男,55岁。因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10年于1993年5月18日入院。心脏检查:血压14/Kpa,心尖搏动不弥散,心前区未扪及震颤,心界不扩大,心率96次/分,心律齐,心尖区未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右室肥厚、有不典型的二尖瓣P波。门诊诊断:慢支炎,肺心病。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陈××,女,22岁,农民,住院号196024。患者平素健康,“无心脏病”史,妊娠六个月。于妊娠五个月时出现心悸气短,三天前突然咯血,于1982年3月30日9时急诊入院。查体口唇无紫绀,颈静脉不怒张,双肺正常,心界向左扩大,心尖搏动于左第五肋间锁中线外1.5cm,心律齐,心率100次/分。听诊肺动脉瓣第二音增强,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腹部: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功代偿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6例安装埋藏式DDD起搏器患者分为流出道起搏组和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结果比较两组QRS波宽度(P〈0.05),术后3-6个月,患者的LVEF、LVEDD及L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LA、LVEF、LVEDD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前者的QRS宽度明显窄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杨某,女性,2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瘀点,鼻腔及牙龈出血4天,于1999年4月14日入院。入院后解黑大便及肉眼血尿,无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及阴道流血等情况。体检:T 36.8℃,P 74次/分,R 18次/分,BP 80/60 mmHg(1mmHg=0.133 kPa)。面色苍白,淋巴结不肿大,心肺(一),肝脾不肿大,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尤以下肢明显,两侧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10年于1998年4月入院,无蹲踞现象。查体无紫绀与杵状指(趾),血压17/10kPa(128/75mmHg)。心律规整,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尖部闻及舒张早中期杂音,股动脉枪击音(&#177;)。心电图检查示电轴右偏(+101&#176;),右心室肥厚。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右肺动脉呈瘤  相似文献   

15.
任素芹 《河北医药》2004,26(3):272-272
患者,男,17岁,学生。主要因胸闷、心悸、上腹部不适3d,于2004年元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无明诱因发热,体温38.3℃,自以为是感冒,自服感冒药后体温降至37.2℃,后出现胸闷、心悸、上腹部不适,不思饮食入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50次/min,血压160/100mmHg。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心尖部可闻到第3心音,肺动脉瓣第2音分裂,双肺(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2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100例正常小儿左心室Tei指数测值,比较两种结果的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1]PW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和心尖五腔观,获得二尖瓣口和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止点到下一血流频谱起点时间(a)和主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频谱持续时间(b),Tei-1指数=(a-b)/b;[2]TDI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获得后间隔、左室侧壁、前壁和下壁的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分别测量每一频谱的a和b,分别计算出4个位点的Tei指数,取其均值(Tei-2).结果:两种方法测量正常小儿左心Tei指数测值分别为0.46±0.13和0.50±0.09,两种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小儿左心Tei指数测值与成年人报道结果高度一致,且与心率、年龄、血压及体表面积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病例报告:患者,女,9岁。运动后心慌气短4年于1996-09-19入院.查体:体温36.0℃,血压12/8 kPa,神志清楚,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min,律齐。胸骨左肋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流量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摘要 患者王某,男,9岁,小学生,因两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抽搐,于1999年10月5日首诊我院.该患者每次发作时四肢强直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意识不清,每次持续2~3分钟后自行缓解,无头部外伤、头痛、呕吐及大小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11岁。因面色苍白3周、左耳后疼痛8天于1982年6月3日入院。既往史及家族无特殊。体检:T37℃,P80次/分,BP100/80mmHg。精神不振,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左耳乳突尖有一绿豆大肿物,较硬、固定,无压痛。左耳后颌下及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可移动。咽充血。胸骨压痛明显,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  相似文献   

20.
徐韬  高冬梅 《天津医药》1997,25(4):242-243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的一个亚型,是以心尖部及其附近心肌厚为突出表现。左室前壁导联V_3(可延及V_2、V_4)高大R波及深倒置T波是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此病首先由Yamaguch等于1976年首先报告。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特点酷似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极易误诊,本文报道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