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HBOT)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统计1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HBOT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再次HBOT的时机、疗程、格拉期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HBOT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GCS评分有关,评分低出血多、出血量大;HBOT配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可预防出血的发生。结论:HBOT重型颅脑损伤中应使用H2受体拮抗剂,HBOT应掌握时机、制定患适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和影响预后的相关重要因素.方法 通过对103例完整的颅脑损伤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103例死亡病例中主要死亡原因为中枢性衰竭、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等;影响预后的因素有GCS评分、年龄、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低血压及脑灌注不足和高血糖,影像学资料中基底池受压或消失是一个重要的客观指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主要有中枢性衰竭、低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等;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有GCS评分、年龄、瞳孔直径及对光反射、低血压及脑灌注不足和高血糖,而影像资料中基底池受压或消失则是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2 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年龄、性别、GCS评分、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呕吐误吸、PaO2 /FiO2 等相关因素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结果年龄、GCS评分、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呕吐误吸、PaO2 /FiO2 等因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年龄、GCS评分、胸部外伤程度、呕吐误吸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PaO2 /FiO2 是判断伤情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预后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预后特点进行分析,对其进行积极预防与治疗。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可达到38.5%;其死亡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有关,GCS评分不同其死亡率特点也不同。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有着较高死亡率,并且与GCS有关,对于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行及早治疗与预防,在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激性高血糖对颅脑损伤和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03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和血糖的关系,入院时血糖和预后的关系.[结果]GCS评分越低,血糖值越高,其增高程度与GCS评分有相关性;入院时血糖和预后有相关性.[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提示脑功能损害加重,同时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及预后的标准之一;加强必要的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160例,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预后、性别、年龄、中线移位情况、减压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瞳孔散大、合并伤、脑池闭塞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存活118例。减压时间、GCS评分、瞳孔散大、年龄、合并伤、脑池闭塞数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减压时间、GCS评分、瞳孔散大、年龄、合并伤、脑池闭塞数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手术救治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急诊手术救治的170例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格拉斯哥计分(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瞳孔变化、中线移位、并发症与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中线移位、瞳孔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缩短伤后手术时间,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后,防治术后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HBOT)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统计1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HBOT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再次HBOT的时机、疗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HBOT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GCS评分有关,评分低者出血多、出血量大;HBOT配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可预防出血的发生。结论:HBOT重型颅脑损伤中应使用H2受体拮抗剂,HBOT应掌握时机、制定患者适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对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血糖水平、CRP、颅脑损伤类型及血肿量等12个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CS、年龄、血糖值及脑肿胀等6个指标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S、年龄、血糖及脑肿胀可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临床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很多,它们之间并非互相独立而是彼此影响的。但临床工作中更应注意术前GCS评分、年龄、术前血糖值及脑肿胀这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间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高血糖病例,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的治疗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及高血糖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著相关(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血糖越高预后越差。结论正确血糖控制和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中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浆渗透压监测的意义及其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浆渗透压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护理措施。方法13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测患者血浆渗透压,并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院后3个月给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患者入院时颅脑伤越重,血浆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水平与血钠、血糖、血尿素氮相关;住院期间死亡及随访植物生存患者入院时血浆渗透压水平高于其他患者。结论血浆渗透压监测既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又是指导治疗的可靠指标之一;加强中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浆渗透压患者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s,LDH)在重症颅脑外伤急性期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5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依据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FPG联合HbAtc检测情况及GCS预后评分进行分组,比较重度颅脑损伤组(GCS评分6~8分)与极重度颅脑损伤组(GCS评分3~5分)、糖尿病高血糖组(FPG〉6.1mmol/L且HbAlc〉6.2%)与应激性高血糖组(FPG〉6.1mmol/L且HbAlc〈6.2%)及不同预后患者LDH、FPG水平,并分析GCS评分与LDH、FPG的相关性。结果极重度颅脑损伤组FPG、LDH水平高于重度颅脑损伤组(P〈O.01);糖尿病高血糖组与应激性高血糖组FPG、LDH水平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良好组、预后差组、死亡组LDH、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人院时GCS评分与LDH、FPG水平呈负相关(r=-0.948,P=0.001;r=-0.941,P=0.001)。结论FPG、LDH可用于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判断患者预后,HbA,c在鉴别诊断糖尿病性或应激性血糖增高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Sixty-one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were examined on days 1-3 after the injury. Consciousness was no more than 8 points by the Glasgow Coma Scal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1) favorable outcomes and 2) unfavorable outcomes. Gaseous composition of arterial and venous blood was analyzed in all patients,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PP) were measured, artificial ventilation of the lungs (AVL) and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cerebral oxygenation (CO)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CPP and CO helps control the time course of cerebral blood flow, thus promoting early detecti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 in critica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3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施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仅行单纯病灶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64例(A组),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66例(B组),将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组较单纯病灶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组颅内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GOS治疗结果,B组良好率较A组提高了17.2%,B组病死率较A组下降13.2%(P<0.05)。结论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急性脑膨出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对改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蓖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方法 将134例行气管插管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即早期气管插管组58例和常规气管插管组76例,两组在气管插管前后呼吸生理指标变化、上机概率、呼吸机治疗和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重残死亡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呼吸和生理监测指标在气管插管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两组气管插管前后PaO_2、PaCO_2、SaO_2、HR和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上机概率、机械辅助呼吸治疗时间、ICU监护时间以及并发ALI或ARDS、难治性肺炎、消化道出血、MODS和重残死亡等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插管能更好地改善机体的缺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重残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特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进行积极早期护理,探讨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术后患者常规进行脑科监护,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高热、应激性溃疡、高血糖等重型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防止坠积性肺炎、褥疮发生。结果患者术后早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经过后期治疗,提高了治愈率,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积极开展早期护理,能减少急性期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莫地平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7年该院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腰大池引流,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颅脑CT、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检测,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21d时GCS评分与MCA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10、14d时观察组颅内压下降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总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清除速度,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避免脑血管痉挛,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中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动态变化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重型脑外伤患者30例,入院时GCS<8分。入院后24 h及3,5,7 d动态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脑血流速度以及脑脊液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浓度。结果:13例(43%)发生脑血管痉挛。外伤后血管痉挛组与非痉挛组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均高于正常组,一氧化氮浓度均低于正常组。血管痉挛组患者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浓度变化过程同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相符,与非痉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血管痉挛组与轻度血管痉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高;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机制可能与脑脊液内皮素升高,一氧化氮抑制,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平衡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 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8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型16例、中型24例和重型46例,分别在受伤后48h内、伤后1周、1个月和2个月对血糖进行检测,并结合损伤部位和残疾分级量表(DRS)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轻型颅脑损伤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型患者受伤时血糖水平高,重型颅脑损伤时高血糖水平可持续2个月以上。DRS评分与伤后48h和伤后2个月时的血糖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受伤后血糖水平越高,则残疾程度越重,预后越差。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时,颅内损伤广泛并累及脑干功能和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中血糖水平高且持续时间长。结论 颅脑损伤早期因应激反应出现高血糖,血糖水平可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受伤时血糖水平高且持续时间长提示病情严重、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