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炎是一种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截止八十年代中期已相继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即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与丁型肝炎病毒。在1995年下半年有两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几乎同时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美国Abbor实验室的Simons等研究人员从绢毛猴清中分离出三株病毒.命名为CBV—A、GBV—B、GBV—C。其中GBV—C可以引起人类肝炎。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分为HAV(甲型肝炎病毒)、肠道微小RNA病毒、肠道病毒性肝炎、H B V(乙型肝炎病毒),嗜肝病毒性肝炎H C V(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性,输血有关N A N B肝炎,H D V(丁型肝炎病毒)性丁型肝炎,以及H E V(戊型肝炎病毒)肝炎,经口型NANB肝炎.  相似文献   

3.
在急慢性肝炎及暴发型肝炎中,约10%20%的病人用目前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CMV、EBV肝炎相应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尚未能明确病因,提示存在新的病原分子。近年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暂称之为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推测可能同人类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简称非甲一戊型肝炎)关系密切。但目前庚型肝炎病毒尚有待世界病毒术语和命名委员会公认,其致病性尚未完全证实,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l病原学1967年,D动讪用血等证实灵长类动物中存在非甲一成型肝炎病毒传播。试验中发现,从一名外科医师患者…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知的5种肝炎病毒中,3种能引起持续性感染和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δ型肝炎或丁型肝炎病毒(HDV)。其他两种病毒只引起急性、自身限制性疾病。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另外一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与最近发现的两种人类病毒—G型肝炎病毒(HGV)和GB型肝炎病毒C(HGBV-C)有关。HGV和HGBV-C可能是相同的病毒,它们对急性和  相似文献   

5.
6.
83例散发性慢性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患者,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出庚型肝炎病毒RNA21例,证实广州地区存在有慢性HGV感染,HGV感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之一。本研究证实HGV感染可经非输血途径传播。HGV感染后所致的肝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83例散发性慢性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患者中,尚有62例HGV RNA阴性,提示可能还存在其他新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Simons等[1]、Leary等[2]和Linnen等[3]分别从肝炎病人的血清中克隆出两株GBV-C病毒和一株庚型肝炎病毒(HGV),并确定立者为同一病毒的不同亚型病毒,这一新型肝炎病毒的确定为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原学诊断提示了新思路。我们采用逆转录一套式一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技术检测了广州市43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GVRNA,以了解本地区非甲-戊型肝炎中HGV的感染情况。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43例非甲一戊型肝炎病人血清,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9.2岁(6-70岁),急性肝炎26例,慢性肝炎14例,肝炎后肝硬…  相似文献   

8.
目前肝炎病毒家族中已明确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新命名的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F virus,HFV),最近被证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变异体,所以HFV不宜再称作为新型肝炎病毒。最近被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是最新列入肝炎病毒家族的一种肝炎病毒。要检测一种病毒是否有资格命名为肝炎病毒,必须证实该病毒和肝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以侵害肝脏为主而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病原体所致。目前,己明确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个型,即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炳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相关的病毒还有庚型肝炎病毒和TT型肝炎病毒,但均未被最后确定。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病毒性肝炎中的重点防治传染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10.
现时医学界已证实最少有五种病毒会引致肝炎,分别为甲型、乙型、丙型、T型及戊型肝炎病毒,还有部分的肝炎现时仍未能确定由那种病毒引致。I(各病毒性肝炎的比较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1.
以往将在病原学与血清学上不能证明是甲型或乙型肝炎,也不能证明是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CMV)所致的肝炎,并除外其它病因所致的肝损害,一律称之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on—A,non—B hepatitis,HNANB)。1988年美国学者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两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克隆,分别命名为丙型肝炎(hepatitis C)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但对此尚未分离出病毒来的肝炎的称为HNANB。现将最近有关C型和E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资料综合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83例散发性慢性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患者,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出庚型肝炎病毒(HGV)RNA21例(25.3%),证实广州地区存在有慢性HGV感染,HGV感染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之一。本研究证实HGV感染可经非输血途径传播。HGV感染后所致的肝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83例散发性慢性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患者中,尚有62例(74.7%〕HGVRNA阴性,提示可能还存在其他新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3.
对160例同期住院肝炎病人的血清检出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G30例,平均35.6岁。以相同的感染背景分组与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示:①本地区存在戊型肝炎流行,感染率男多于女,常与其它嗜肝病毒重叠感染,加重了肝损害;②戊型肝炎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性大于甲型肝炎病毒,次于乙、丙、丁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庚型肝炎病毒是1995年底和1996年初由美国两个科研小组先后发现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分别称为GBV-C和HGV,经研究证明这两种病毒同属于黄病毒科不同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同种病毒不同分离株,故统称为庚型肝炎病毒。我国是肝炎大国,在我国临床型肝炎中有10%.20%的急慢性肝炎病原不明。诊断HGV感染唯一的方法是靠RT-nPCR.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戊型肝炎的源头,我国研究人员对家畜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研究人员采集了上百头猪、牛和上百只羊、鸡的血清,检测了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结果发现,猪血清中抗体和病毒核酸的阳性率最高,而且猪体内的戊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与人戊型肝炎病毒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A—C型及非A~非E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103名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HGV—RNA,根据不同病原类型和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对庚型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原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患者HGV-RNA的阳性率为33.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者(P〈0.01),在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中,慢性肝炎患者HGV—RNA的阳性率为32.6%,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P〈0.01)。结论:HGV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之一,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并常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了解其在本地区流行状况。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1125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HEV-IgM和HEV-IgG)。结果:肝炎住院患者中有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阳性115例(10.22%)。结论:对肝炎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可帮助了解本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重症病毒性肝炎可分急性、亚急性(统称暴发性)和慢性重症肝炎。自1989年日本国际肝病会议,已明确分为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即A、B、C、D、E)。以后相继又研究发现己型(F)肝炎病毒、庚型和经血传播的TT肝炎病毒。但可能还有一些肝炎病毒尚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别引起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近年还发现了部分可能引起肝炎的新型病毒。肝炎患者病程较长。尤其是乙肝和丙肝在长期患病过程中可能出现重症肝炎、肝硬化或是肝癌等,甚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我国当前针对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手段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针对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手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 C型肝炎和E型肝炎,是国外新分离出的肝炎类型,现将1989年11月参加上海国际病毒性肝炎研讨会得知的部分材料和从日本与美国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做以综述。病毒性肝炎的分类,由于HCV抗体(Chiron)测定系统的出现,得到了迅速的进展。从一向认为由未知肝炎病毒而引起的非A非B(NANB)肝炎群中分离出C型肝炎与E型肝炎。现今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