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131例及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1997年1月至2003年11月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发展历程,总结并发症处理要点。【方法】收集并分析7年期间1131例3岁及3岁以下(≤3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低龄化及复杂化的逐步发展过程。[结果]1997年1月-2003年11月,≤3岁先心病手术例数年增长率为35%,其中≤1岁年增长率为53%。平均体质量逐年下降。重症及复杂心脏手术逐年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从45%降至16%。1—3岁术后病死率从大于10%降至1.6%-1.8%。2003年1—3岁死亡为零。≤1岁术后病死率从大于10%降至4%-6%。【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发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手术的成功取决于:①熟练的专业队伍术前术中术后的良好配合;②心内畸形得到完全矫治或姑息术维持满意的病理生理状态;③掌握手术适应症;④术中良好心肌保护及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D术后严密监护,准确、及时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低体质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嗣术期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11年1月320例体质量≤10kg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嗣术期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1.88%:死亡原因: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随访复查心脏彩色超声,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结论及时的手术治疗充分的围术期处理、加强术后监护是低体质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手术之前着重在于改善心脏及呼吸功能;手术之后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适时脱离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结果本组30例中有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着重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达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92例术后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婴幼儿生理特点认识的深入,手术和体外循环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年龄已不是影响婴幼儿心脏手术的主要因素[1].但由于婴幼儿耐受性较差,完善的术后监护和治疗措施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现将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92例的术后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不停跳下,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在常温体外循环下,不阻断主动脉进行心内矫治术。包括房间隔缺损(ASD)7例,室间隔缺损(VAD)3例,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狭窄(PS)1例,肺动脉狭窄1例。年龄4~44岁,中位数16.1岁。【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4~48min,中位数30min,7例术后即拔管,平均辅助呼吸时间1.8h,术中平均用血140mL,术后平均输血110mL,无低心排综合症,心律失常,栓塞、肺部和脑部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发生。病人恢复快,疤痕隐蔽。随访无残余漏。【结论】在常温不停跳下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可提高心肺保护效果,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和取得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7年 9月~ 1 998年 8月我们为 2 3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经右侧腋下胸部小切口(经肋间 )进行了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本文将着重介绍此种微创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及与之有关的问题。1 临床资料与方法对象 :1 5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5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2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 ,1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三联症。其中男 7例 ,女 1 6例 ,年龄 1岁 8个月~ 6岁 6个月 ,体重 1 0~ 2 5公斤 ,身高 4 5~ 1 1 0cm。手术方法[1] :气管插管全麻 ,患者取左侧 60~ 90度卧位 ,双上肢自然放于头侧 ,右侧腋下小切口 ,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2年6月手术治疗的24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4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活222例。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体重段的死亡率比较,P<0.05。有并发症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从而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45例3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接受体外循环手术36例,剖左胸动脉导管结扎术9例;围术期采用小儿心脏内、外科,麻醉、体外循环和术后监护等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结果全组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为6.7%。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及出血等。死亡原因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危象等。结论婴幼儿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一旦确诊就应尽早手术,但对术前有肺部感染或心衰,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积极控制感染和心衰,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力;小儿心脏内、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和术后监护等的镶嵌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过去10年间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手术术前、术中各因素的回顾性多因素分析,以发现其中影响外科治疗近期效果的重要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111例手术后确诊且主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月龄≤36个月的患儿.加以入选分析。对可能与手术近期死亡率相关的各因素分别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单因素分析中与手术近期死亡率相关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向前(wald)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1例,近期死亡率9.9%。术前心功能分级和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对月龄≤36个月婴幼儿VSD修补术手术死亡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功能分级和右心室流出道切口是影响月龄≤36个月婴幼儿VSD修补术手术近期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冯玉玲  张维  马爱英 《医学争鸣》2002,23(18):1673-1673
0 引言 肺部感染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矫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了解肺部感染的原因 ,是防治的关键 .我科 1997- 0 1/ 1998- 0 1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施行 17d- 5岁的婴幼儿心脏病矫治手术 2 10例 ,术后肺部感染者 2 3例 ,感染率 10 .9%.我们对引起婴幼儿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降低感染率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10 (男 12 9,女 81)例 ,年龄 17d~5岁 ,心功能 - 级 ,术后气管插管 2 h~ 2 4d,气管切开 3例 .180例为非紫绀型先心病 ,术后肺部感染 16例 ,其中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 83例 ,术后肺部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 2 3例 (年龄 40d~ 2岁 )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施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及血管瘤切除术 ,随访 3个月至 3年。【结果】全部创口Ⅰ期愈合 ;2 2例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 ,1例术后 3个月复发 ,再次手术后至今未复发 ;所有病例均无感染、涎瘘、永久性面瘫等并发症。【结论】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早期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是直接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婴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障碍发生率高达67.4%,并可能成为致死的主要因素[1].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护理的关键.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心胸外科2003年5月~2006年5月共完成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36例,现将呼吸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围术期处理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6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年龄 20 d~3岁,体质量3~18(9.60±2.75)kg;非紫绀型心脏病149例,紫绀型先心病57例;206例中2例行姑息性手术,204例行根治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4.85%;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13.6%。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把握好手术时机尽早治疗;提高手术及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管理,注意重要器官的保护和营养支持是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汪雪芳 《安徽医学》2010,31(2):165-166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资料。结果90例中2例死亡,病死率2.2%,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1.11%(包括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出血等)。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根据其生理特点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温等监护措施,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26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了其术前、术后处理、手术技术,特别是术后降低肺动脉压综合疗法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65例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者85例,占32.1%,住院死亡42例,占15.8%。采取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后,结果明显改善。【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术中彻底矫正畸形和缩短缺血时间;术后采用综合疗法降低肺动脉压等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近期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过去10年间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手术术前、术中各因素的回顾性多因素分析,以发现其中影响外科治疗近期效果的重要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111例手术后确诊且主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月龄≤36个月的患儿,加以入选分析。对可能与手术近期死亡率相关的各因素分别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单因素分析中与手术近期死亡率相关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向前(wald)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1例,近期死亡率9.9%。术前心功能分级和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对月龄≤36个月婴幼儿VSD修补术手术死亡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功能分级和右心室流出道切口是影响月龄≤36个月婴幼儿VSD修补术手术近期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 ,改善预后 ,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1] 。但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的手术治疗对术后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加强婴幼儿先心病的术后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自 1995年 9月~ 2 0 0 1年 6月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心病 312例 ,经加强术后监护及护理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12例患儿中男 16 0例 ,女 15 2例 ,体重 5~ 2 0kg ,其中≤ 10kg4 3例。年龄 3个月~ 5岁。病种包括 :室间隔缺损(VSD) 2 37例 ,房间隔缺损 (ASD) 31例 ,法乐氏四联症 (TOF)2 7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1例病人接受手术 ,其中房间隔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 4例 ,心内膜垫缺损 1例 ,双腔右室并亚急性心内膜炎 1例 ,房间隔并室间隔缺损 1例 ,房间隔缺损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皮肤切口长 6~ 9cm。【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进行手术 ,阻断时间 15~ 76min ,平均 31.3min。术中术后无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2 4h内全部脱离辅助呼吸 (平均 8h) ,疼痛反应轻。随诊 2周~ 8个月 ,无残余瘘 ,心功能恢复到Ⅰ级 ,疤痕隐蔽。【结论】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地应用于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保持了常规手术的效果 ,创伤小 ,病人恢复快 ,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3岁以下婴幼儿心脏手术41例。其中根治手术40例(97.5%),姑息手术1例(2.5%),术后死亡5例(12.2%),除去处理不当等人为因素所致死亡2例,病死率7.3%。强调良好的心肌保护,完善的手术矫治及严密的术后监护是降低婴幼儿心脏手术病死率的关键,并就其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婴幼儿哮喘110例,均符合1998年10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1]。全部病例起病时间<3天,喘息≤24小时,入院前均未用过激素且均无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并发症,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喘息的疾病。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