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0):1322-1323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液系统反应,肝肾脏系统、头痛腹痛、痉挛性千咳、双硫仑样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应加强对该药的观察与监测,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84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84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事件以0~10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多数不良反应/事件出现在用药后30分钟内,且以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症状较重。结论应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药监护,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2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在我市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淄博市2008年收集的72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男性41例(56.94%),女性31例(43.06%);不良反应以老年人及儿童居多;不良反应一般较轻,严重不良反应12例(16.67%);经采取治疗措施后治愈64例(88.89%),好转8例(11.1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结论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究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原则。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治疗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肝损害、干咳、头痛、腹痛等,其中主要是变态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结论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时应该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禁忌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1月~2010年1月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查阅原文,共计121篇文献154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ADR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较高(占36.36%),多发生于用药后10min内(占33.77%)。临床表现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表现复杂,以变态反应为主(占42.21%)。11例死亡病例中,有9例死于过敏或过敏性休克,并且都在10min内发生。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12.
13.
患者,女,64岁. 因受凉后出现咳嗽2 d,咳少许白痰,伴咽痛,咽痒不适,且发热. 于2010年1月13日来我院就诊. 体检:体温38 ℃,无畏寒,寒战,无胸痛,声嘶,无咯血,盗汗,无鼻塞,无腹痛不适,无变态反应史. 在门诊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4 g,症状稍改善. 2010年1月15日改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3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皮试阴性,用药3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无力,四肢麻木,大汗,面色苍白,黑蒙,皮肤瘙痒等症状,并晕厥1次,体检36.5 ℃,呼吸20次.min-1,心率98次.min-1,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 kPa),予以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多巴胺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约30 min后患者颜面,呼吸恢复正常,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分析研究,探讨其治疗效果与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所有患者采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并对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分析.结果:经过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后发现,参与治疗的60例患者中,经过药物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或者康复5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在治疗过程中有12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以胃肠系统及皮肤反应为主,约占总人数的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的使用中,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转,炎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不良反应适应症相对较多,所以该药物要谨慎使用、科学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100例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情况及采取的相应对策。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60例,占60.0%,其次为血液系统反应。结论应合理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严格掌握禁忌证,以预防和制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发布的《ADR信息通报》(简称《通报》)进行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避免一些严重ADR的重复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2001年1月-2011年4月发布的《通报》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就其发布频度、涉及药品类别及剂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及引发ADR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结果:2001年1月-2011年4月国家ADR监测中心共发布《通报》37期,涉及药品88种,其中化学药75种,中成药13种,分别占85.23%和14.77%;在通报的化学药品中,以抗微生物药占比最大,达40.00%;通报药品中由注射剂引发的ADR与口服制剂引发的大致相当;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受损或过敏反应最多;而引发ADR的原因除药品因素外还与患者个体差异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70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9年至2009年间国内中文期刊中公开报道的70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多(40.00%),其次为血液系统反应(27.14%)。结论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1例72岁男性患者因右下肺感染入院,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出现严重迟发型过敏反应。通过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探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为该品种的生产、贮存和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 色谱柱:Phenomenex C18 (250 mm×4.6 mm, 5 μm), 流动相:0.005 mol8226;L-1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磷酸调pH值至4) 乙腈(75:25), 检测波长:230 nm. 分别考察光照、氧化、pH值及温度对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稳定性的影响, 并用初均速法研究头孢哌酮钠热降解的动力学特征. 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光照、氧化、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均不稳定. 结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生产、贮存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均应注意光照、氧化、pH值及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09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0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9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胃肠系统、肝胆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30min内,且以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较重。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与其化学结构、患者个体体质、饮食、联合用药等有关。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合理使用及用药监护,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