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系统疾病,王雪峰教授基于儿童肺脾不足的生理特点,从肺脾论治,以宣肺祛邪以安正,健脾扶正以祛邪为治疗原则。简要介绍王雪峰教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辅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刘霞教授认为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由血热妄行及气阴两虚兼血瘀所致,临床主要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法,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原晓风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晓风教授根据温病学思想及疾病发展规律以三焦辨证为理论基础,采用三期分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是治疗的难点及重点,故从发病初期应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药物,可早期干预以防肾损害的发生。对于腹型紫癜的患儿,运用中药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缓急止痛功效。  相似文献   

4.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效果缓慢,且易复发。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化血及“凡治血者,必先祛瘀为要”的理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既应该注重补肾,又要注意活血。基于上述认识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了“益肾活血方”治疗本病,该方由熟地、菟丝子、仙灵脾、枸杞子、鸡血藤、土大黄、丹参、三七等药物组成。通过补肾生髓,祛瘀生新,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血小板破坏,提升血小板数量,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5例小儿I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ITP男女比例为1.33∶1;〈1岁者18例(51.43%),〈3岁者28例(80.00%)。(2)18例(51.43%)ITP有前驱感染史,有7例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其中1例阳性;有疫苗接种者8例(22.86%),年龄在4个月内的7例(87.50%);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皮肤及黏膜下出血,重度出血3例(8.57%)。(3)23例(65.71%)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4)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或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案治疗小儿ITP疗效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ITP中婴幼儿的发病率高,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发病有多种因素;激素为主的治疗有效;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对其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儿童鼻窦炎有较高的发病率,孙浩教授根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及万全提出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病理生理特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儿童鼻渊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邪,肝胆湿热、脾肺气虚。其中正气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提出“宣肺、通窍、益气、祛浊”的治疗方法,采用内服或(和)外治熏蒸鼻腔的方法治疗儿童鼻窦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疾病,其以实证居多,虚证较少;究其病机,主要与热邪有关。林季文主任总结其治疗原则包括除邪、止血、化瘀、补虚四个方面,并按风热伤络、血热妄行、气不摄血、阴虚火旺四型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王烈教授根据宏观与微观的密切关系,将中医辨证理论与西医化验单辨证分析相结合,率先提出应用解毒,益气,养血,佐调脾胃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分析王桂荣,刘映粦(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好发于年轻妇女,但妊娠伴发ITP者少见。1980~1990年我科共收治3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住院的ITP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疗程均为21~28d。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处理的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癜(ITP)并不少见,该病主要通过排除其它原因作出诊断。ITP 孕妇治疗的重点是预防由于重度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并发症,首先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次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孕期尽量避免行脾切除术,输血小板只能作作临时性应急措施。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25%,出血者〈10%,颅内出血〈1%。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方法预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ITP产妇的分娩方式尚有争议:①ITP不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59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合并妊娠的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1999年间37例ITP合并妊娠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37例ITP孕妇中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21例。与ITP有关的围产期并发症有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1%和2.7%。无孕产妇死亡。3例新生儿出现血小板减低,发生率为8.1%。无颅内出血发生。结论 ITP合并妊娠时,如不无科合并症,产妇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也可在血源充足时行选择性剖宫产;不主张使用干预性措施预防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 发展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 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诊断AITP住院患儿138 例,对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等16个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成组对照研究。对有意义的单因素,再运用非条件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以期找到有意义的因素。结果 病程(患儿起病至治疗时间)、O Rh(D)+型血、用含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血小板上升正常时间都是影响AITP患儿转为慢性的主要因素,而与发病年龄、治疗初用血小板、血小板开始回升时间、性别、有无前驱显性感染、治疗前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分布系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幼稚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数、有无幼稚淋巴细胞数无关。结论 AITP患儿早期治疗时用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治疗时血小板回升正常时间晚、O Rh(D)+ 血型 (相对于A和B血型)是转为慢性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贞芪颗粒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贞芪颗粒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2/50),对照组64%(4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血消失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贞芪颗粒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结合临床从"热、瘀、虚"3个方面着手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探讨及辨证论治。翟文生教授认为热邪是诱发和加重ITP的始发因素,瘀血贯穿于ITP的始末,虚是ITP的根本原因,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治疗上应虚实并重,祛邪为标,治病求本,同时灵活运用中药的药性,辨证施治,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十年,对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认识有较深入的进展。新生儿出现中—重度血小板减少以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几率并不高,但目前试图从众多病例中识别出少数将发生严重ITP的胎儿的无创和有创操作均不可靠,仍是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剖宫产并不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建议只用于有产科指征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