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川崎病患儿以男孩多见,典型川崎病23例,不完全型川崎病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发热时间≥10d、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2)30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0g/(kg.d)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1.0g/(kg.d)后有效。(3)23例追踪随访2年,1例冠状动脉瘤已随访3年。随访期心脏彩超检查异常3例,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较典型病例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以典型为主,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肛周脱皮可作为早期诊断线索之一。发热时间超过10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对川崎病随访很有必要,运动负荷心电图可作为随访期检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发病特点。 方法对1999-01—2005-12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月龄以下川崎病患儿3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以男孩多发,无季节差异;以典型病例多见,但仍有约20%患儿为非典型病例,平均确诊时间长,误诊率较高。 结论冠状动脉异常可作为小婴儿非典型川崎病惟一确诊的金指标。同时对于发热>5d,在感染性疾病恢复期再次高热,有明确病毒或细菌感染 存在,有预防接种后不明原因发热持续不退的4月龄以下小婴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策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32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入院时32例患儿中20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畸病3条诊断指标,12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崎病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30例在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脱皮;其中11例有冠状动脉扩张,1例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持续发热5d以上,当出现口唇变化,四肢末端改变及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探索IKD的诊断。方法分析13例I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 13例IKD病例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13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69.2%),球结膜充血7例(53.8%),四肢末端变化7例(53.8%),口腔黏膜病变6例(46.2%),多形性皮疹3例(23.1%)。上述6项表现中,有4项者8例(61.5%)。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管壁毛燥6例(46.2%),冠状动脉扩张4例(30.8%),正常3例(23.0%)。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11例(84.6%),血红蛋白降低9例(69.2%),血小板升高10例(76.9%)。血生化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10例(76.9%),血沉升高12例(92.3%)。11例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例在用后24h内热退,1例在用前已退热。12例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抗凝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但出院后随诊情况均不详。结论 IKD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对于发热时间长、具有川崎病2项以上主要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明显升高病例则应高度警惕。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的评价要辨证分析、采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非典型川崎病的诊疗经验。方法对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中,10例误诊为咽结合膜热,5例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猩红热,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例拟诊为川崎病。25例患儿均有持续发热,误诊患儿中临床症状、体征可有多变性,体征非持续性。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均升高。心脏彩超2例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经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25例患儿预后良好,随诊1年无冠状动脉异常发现。结论对于持续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明显升高,结合多变的临床症状、体征,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性。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是川崎病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d内已退热的川崎病(K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IVGG)治疗的必要性以及不同剂量IVGG治疗对KD预后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10—2005-10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56例KD患儿,所有患儿均为10d内退热后确诊且无冠脉病变。按IVGG治疗剂量分成3组,A组(11例)用1g/kg,B组(26例)用2g/kg,C组(19例)未使用,余治疗相同。对其冠状动脉损害(CAL)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病程14~21d时发生CAL例数:A组2例(1818%),B组4例(1538%),C组16例(8421%),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05年CAL例数:A组1例(909%),B组1例(385%),C组11例(5789%),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10d内一经确诊的KD无论是否已退热均应给予IVGG治疗,对已退热且无冠脉损害的患儿应用总量1g/kg IVGG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44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川崎病诊断水平,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44例川崎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4例川崎病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为1.75:1,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11岁。均以发热来诊,最短起病时间为1天,最长起病时间为8天,平均为5.6天,主要临床表现为:球结膜充血32例(72.7%),口唇改变35例(79.5%),多形性皮疹20例(45.5%),颈淋巴结肿大37例(84.1%),手足硬性水肿15(34.1%),指趾端膜状脱皮36(81.8%)。冠状动脉有病变者9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者8例,1例仅表现为血管周围灰度增强。无冠状动脉瘤形成。随访2—6月,冠状动脉扩张者均恢复。结论:CRP(≥30mg/1)、ESR(≥40mm/h)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有提示意义,但不能提示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主要见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冠状动脉损伤是其最严重并发症。在未治疗患儿中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达25%。在急性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并大大降低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对于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性的川崎病,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也有所应用。本文就川崎病急性期过后的治疗与管理情况也分别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42例和典型川崎病4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中确诊前发热时间、皮疹、口唇皲裂、手足硬肿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典型川崎病患儿心肌酶学值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出现改变在病程中出现的时间显著低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最终均完全康复,无明显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川崎病进行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及患儿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尽可能的避免漏诊、误诊或延误诊断,尽早对患儿进行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川崎病病因认识.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57例,依据是否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为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者,对照组为川崎病不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者.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942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发生CAL(170例)和未发生CAL(772例)的病例进行组间对照研究,对13种影响CAL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热程大于10d(X1)的OR值为1.203(95%CI=1.104~1.312,P<0.001)、血红蛋白(Hb)小于100g/L(X2)的OR值为0.658(95%CI=0.472~0.995,P<0.05)。建立KD发生CAL的危险因素主效应模型是Logit(P)=β0(-2.995)+0.185X1+(-0.378)X2(χ2=16.920,P=0.031)。结论热程大于10d、Hb<100g/L是KD发生CAL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全身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未经治疗,约20%~25%的KD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尽管目前标准化方案已广泛应用,但仍有10%~15%的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且这部分患儿发生CAL的风险升高。尤其合并重症感染更加重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KD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对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疾病发展过程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多见于婴幼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应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认识,及时做心脏超声检查协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小儿不完全川崎病(IKD)逐渐增多,由于其表现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易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国内研究发现,19.4%的川崎病(KD)患儿的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1]。本文对35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完全IK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无反应性的危险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内二科收治川崎病患儿384例,其中典型病例310例,不完全74例。根据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反应,将患儿分为敏感组352例和无反应组32例。对于无反应性川崎病,进行2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或大剂量冲击激素治疗,抗炎、对症治疗。结果无反应性川崎病发生率8.33%(32/384),退热(14.1±1.1)d,治疗2周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其中C反应蛋白仍略高于正常水平(15.3±3.4)mg/L,超声心电图检查出现冠脉扩张8例,未出现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无反应组热程、血沉、谷丙转氨酶、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发热时间、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时间高于敏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程成为独立危险因素[OR=1.48,95%CI(2.41~6.17),P0.001]。结论较长时间的发热可能是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的重要原因,需合理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选择恰当的时机用药,做好抗炎退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而降低心血管损害。方法分析42例住院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病例资料,分析该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的损伤情况。结果 42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中,发热42例(100%),伴随皮疹38例(90.5%),结膜充血30例(71.4%),出现口唇皲裂42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28例(66.7%),有指趾端脱皮34例(80.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40例(95.2%),血沉增快38例(90.5%),C反应蛋白增高38例(90.5%),血小板增多31例(73.8%),冠状动脉扩张10例(23.8%)。所有确诊病例均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随访未发现冠状动脉瘤发生。结论早期诊断并足量应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降低心脏等血管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0—2007年收治的6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冠脉瘤的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随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冠脉瘤患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为5.3∶1;冠脉巨大瘤男女比例为8.3∶1;<1岁患儿多发,占28.6%。(2)本组患儿中不完全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以及KD复发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36.5%、30.2%和7.9%;急性期57例(90.5%)患儿使用IVIG冲击治疗,3例未用,3例使用情况不详;36例(57.1%)患儿发病至丙种球蛋白应用的时间间隔大于10 d。(3)超声检查发现小冠脉瘤患儿7例,中等冠脉瘤19例,巨大瘤37例,左冠脉受累者占76.2%,其中58.3%发生在前降支;右冠脉受累者达87.3%,其中47.3%发生在右冠Ⅱ段;双侧冠脉同时受累者占63.5%。(4)随诊发现71.4%冠脉瘤呈现回缩趋势,45.2%的受累分支冠脉瘤消退,平均消退时间为(2.1±1.5)年。结论对于男性、发病年龄<1岁、不完全KD、发生IVIG抵抗、复发患儿及应用IVIG治疗较晚患儿要警惕冠脉瘤的发生;左冠前降支及右冠脉瘤样病变最多见,多数冠脉瘤在恢复期发生回缩。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故对其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特点,而并无确切的诊断标准。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发热患儿,其表现特点与川崎病相似,但并没有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该类疾病被称为不完全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等。但是,由于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完全,容易漏诊或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从而增加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率。因此,对于该种疾病应尽早诊断,尽快给予合理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5例川崎病误诊原固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减少误诊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9-2011年我科收治的5例患儿的误诊情况。结果误诊原因:对本病认识不足;病例不典型;对该病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不了解;4.缺乏对该病实验室检查的认识。结论医生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是小儿时期一种较常见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由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近年来全国各地报告的川崎病病例有增多趋势,其中少数为川崎病再发病例。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川崎病再发病例发生率为2%~3%[1-3],川崎病再发2次或以上少见。川崎病再发病例有其临床特点,已引起儿科医生的关注。现将2006/2011本院收治的川崎病再发病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