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柏、黄连、黄芩、诃子、五味子、紫花地丁、金银花、栀子、柴胡、大黄、郁金、穿心莲、白头翁、陈皮、苦参、鱼腥草16味中药及其组方的水煎剂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将16味中药及其组方分别制成水煎剂,采用平皿打孔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每种中药及其组方做5个重复板.在37℃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其结果,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统计结果表明:诃子、五味子、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柴胡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黄连、黄芩、诃子、大黄、五味子、金银花对巴氏杆菌抑制作用较好;黄芩、大黄、诃子、黄连、五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明显.由上述药物为主药组成的三种中药方剂的体外抑菌作用差异不大.结论:16种中药及其组方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黄连、黄苓、黄柏、大黄等通过近年来国内各临床使用和实验研究,证明四黄对多种细菌确有抑制作用。红屯有驱风镇痛,通五淋治肠痈之效,其抑菌作用如何,文献中未见有报告,有待进一步研究,四黄红屯汤治疗阑尾脓肿是我院外科在使用三黄汤治疗各种化脓性疾病中取得肯定疗效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我们曾用单纯三黄汤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2种常见中药免煎颗粒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96孔板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酒黄连免煎颗粒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为15.63mg/ml,黄芩MIC为31.25mg/ml,黄连片及大黄MIC均为62.5mg/ml,连翘抑菌作用弱,MIC为250mg/ml,黄柏、苦参、黄芪、牛膝、昆布、牡蛎、当归无抑菌作用。结论 :酒黄连、黄芩、黄连片、大黄免煎颗粒剂对大肠埃希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连翘抑菌作用弱,黄柏、苦参等无抑制作用;酒黄连的抑菌作用大约是普通黄连片的4倍。  相似文献   

4.
12种中草药对耐药与非耐药菌株抑菌活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五倍子等12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4种菌株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五倍子、黄连、大黄、黄柏、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五倍子、黄连、黄柏、白头翁、大黄、败酱草对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12种中药对各菌株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抑菌活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伤寒论》含黄连复方12首对8种细菌的抗菌效力。方法采用M-H琼脂固体连续稀释法做抗菌作用测定,求出各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在12首含黄连复方中,有6首对所试8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葛根芩连汤最强,大黄黄连泻心汤其次。结论抗菌作用可能是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白头翁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对某些感染性疾患取得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炎必净胶囊是由我院中药自制制剂,由黄芩、大黄、黄连、黄柏、连翘、柴胡、板蓝根等数味中药组成。为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对大黄、黄连与黄柏用薄层色谱法(TLC)法进行定性鉴别,对主要成分大黄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进行定量测定。1仪器与试药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P680泵、PDA-100检测器),BS124S电子天平(上海章门),KQ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  相似文献   

7.
黄连解毒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解毒汤原载于《外台秘要》,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笔者对近年来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作一综述。1抗菌作用黄连解毒汤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脓毒血症的治疗均可用之,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持续高产AmpC酶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  相似文献   

8.
王天中 《陕西中医》2007,28(7):878-878
临床资料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均为成年人,年龄16~47岁,体温在39.0℃~40.4℃之间。部分病例曾经西药治疗,血常规检验34例患者W BC计数均升高。西医诊断:大叶性肺炎1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细菌性痢疾3例。治疗方法基本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化裁:黄连、栀子、黄芩、大黄各10g,柴胡、黄柏各6g。每日1剂,水煎服,热势急迫者可每日二剂。随症加减;衄血、烦躁、舌质红绛者加生地、丹皮;胸痛、咳解热、抗炎、镇静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急性热病;大黄含有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等,有广谱抗菌、利尿、利胆等作用;柴胡含有柴胡皂甙,柴胡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伤寒论》含黄连复方12首对8种细菌的抗菌效力。方法采用M—H琼脂固体连续稀释法做抗菌作用测定,求出各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在12首舍黄连复方中,有6首对所试8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葛根芩连汤最强,大黄黄连泻心汤其次。结论抗菌作用可能是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白头翁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对某些感染性疾患取得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西药合用的协同作用与有害作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协同作用1.1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合用因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还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 ,使在血中浓度升高 ,故药物的作用得以加强。1.2 黄连、黄柏与 PPA、痢特灵、磺胺类合用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也呈现协同作用 ,因细菌、杆菌对它们都敏感。1.3 枳实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胆道感染可提高疗效 ,因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 ,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作用部位。猪苓、茯苓、泽泻与双氢克尿噻、速尿在利尿方面有协同作用。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蒲公英与复方新诺明合用 ,可使疗效增强 ,对扁桃体炎、…  相似文献   

11.
有研究证明升麻的甲醇提取物对卵巢摘除大鼠的骨吸收亢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者研究了含升麻的2种汉方制剂乙字汤(当归、柴胡、黄芩、甘草、升麻和大黄)和升麻葛根汤(葛根、芍药、升麻、甘草和生姜)对卵巢摘除后长时间造成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的影响。SD 雌性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后经过35周造成骨质疏松模型,然后分为乙字汤给药组(OVX-OT)、升麻葛根汤给药组(OVX-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2味中药颗粒逆转对多种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效果。方法:选取6种耐药菌作为实验菌种,测定黄芩、黄连、黄柏等12味中药颗粒的最低抑菌浓度,并对逆转的耐药性以及最佳培养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汉防己以及鱼腥草6味中药颗粒剂对多种耐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在0.031g/ml以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中药逆转耐药菌对对应耐药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低。结论:中药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汉防己以及鱼腥草等配方颗粒体外逆转临床常见细菌后对应耐药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白头翁汤对兔离体十二指肠运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白头翁汤及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的水煎液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运动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将家兔急性致死,取十二指肠肠管,置于恒温通气麦氏浴皿培养液中,向麦氏浴器中逐次加入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汤及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的水煎液,记录十二指肠平滑肌张力的变化.结果:白头翁汤及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的水煎液对兔离体肠管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其中白头翁汤及黄连、黄柏的水煎液抑制作用较强,而秦皮、白头翁水煎液的抑制作用稍缓和.结论:白头翁汤及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的水煎液对兔离体肠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檗碱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檗碱(berberine,BR)又称黄连素,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黄柏的根茎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属季铵类化合物。上世纪50~60年代已有其可抑制癌细胞对羟胺的利用,从而抑制嘌呤及核酸合成的报道,近几年研究发现,BR具有细胞毒性,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蛋白合成、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而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如抗肝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现就有关BR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从以下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应佑华  王征  郑海文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71-1472
作者对30例慢性胆囊炎病人用自拟柴胡四黄汤(柴胡,大黄,黄芬,黄连,黄柏等)治疗,同时在治疗前后测定白介素(IL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一a)含量,旨在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X巧年1月至2007年12月资料完整且符合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5∶2,1∶1,2∶3)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蛋清致肿胀法观察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法观察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的镇痛作用。结果:大柴胡汤中柴胡与大黄不同配比对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蛋清所引起的小鼠肿胀。结论:大柴胡汤中柴胡与大黄不同配比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原方中柴胡与大黄用量比例为5∶2时的抗炎镇痛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疗法对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典型的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病例,予以中药汤剂发颐内服方(金银花、板蓝根、黄芩、陈皮、柴胡、薄荷、牛蒡子、连翘等)、中药熏蒸方外熏(黄连、黄柏、生大黄、紫花地丁等)、外敷加味金芙膏治疗,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治愈,5例好转。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小檗碱(berberine,BR)又称黄连素,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黄柏的根茎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属季铵类化合物.上世纪50~60年代已有其可抑制癌细胞对羟胺的利用,从而抑制嘌呤及核酸合成的报道[1],近几年研究发现,BR具有细胞毒性,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蛋白合成、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而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如抗肝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2-3].现就有关BR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从以下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天然药物小檗碱的临床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荣 《光明中医》2007,22(8):73-75
小檗碱(berberine),常用名黄连素,多为毛莨科黄连属植物,常由黄连、黄柏、三棵针的根茎中提取,其主要成分,属异喹啉类生物碱.其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各型流感病毒、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也有效.[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在体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评价白念珠菌的悬浮菌及生物膜对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敏感性;药物预先包被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黄柏、黄芩对自念珠菌悬浮菌的MIC50、MIC90以及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90与黄连解毒汤的接近:黄连MIC50、MIC90、SMIC50、SMIC90明显低于复方、黄柏、黄芩;复方、黄连、黄柏、黄芩预先包被96孔板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栀子对白念珠菌悬浮菌与生物膜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黄柏、黄芩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与黄连解毒汤相近,黄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