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速度向量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弹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并分为A组(32例,无血管并发症)和B组(28例,存在血管并发症).58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颈动脉管壁6个节段(前外侧壁、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的速度达峰时间(VTTP)、最大速度(Vmax)、最大应变(Smax)和最大应变率(SRmax).结果 对照组、A组、B组组内各节段间的VTTP、Smax和SR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节段间的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前外侧壁、后外侧壁高于后壁、后内侧壁、前内侧壁.对照组、A组、B组间对应各节段的VTTP、Vmax、Smax、SR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能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初步探讨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方法试验组27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5例正常人,VVI技术测量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各壁的收缩期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结果对照组颈总动脉各壁间(除前壁与外侧壁间)V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壁、外侧壁Vs高于内侧壁、后壁。脑梗死组Vs各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各壁间Smax、SRmax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颈总动脉各壁(除后壁外)Vs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对应各壁Smax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总动脉各壁SRmax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VVI技术可用于颈总动脉管壁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颈总动脉弹性的改变.方法 将68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雌二醇(E2)下降组(42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应用VVI技术获取颈总动脉短轴切面的6个壁(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的收缩期径向速度的平均达峰时间(VTTP)、最大平均速度(Vmax)、最大平均应变(Smax)、最大平均应变率(SRmax)及面积改变率(△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2下降组VTTP明显缩短(P<0.01),ΔS、Smax明显增大(P<0.01),Vmax、SRmax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可以简便、敏感地反映围绝经期妇女颈总动脉的弹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颈总动脉短轴方向管壁的应变、应变率及其相关衍生参数,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方法 用VVI软件分析40例CAT患者(CAT组)及36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右侧颈总动脉短轴方向二维图像上6个侧壁(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的收缩期弹性参数及其衍生参数,并观察CAT患者管壁弹性参数的曲线变化特点.结果 CAT组6个侧壁的收缩期最大应变、应变率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应变率的变化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AT组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和后壁应变率曲线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及应变率收缩期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 VVI技术可显示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特点.血管壁弹性及弹性衍生参数与传统的超声检测指标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评价和了解血管壁的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VI技术分别检测54例脑梗死患者、51例非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短轴切面各壁的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Vs)、最大应变(Smax)及最大应变率(SRmax)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内颈总动脉管壁的Vs、Smax 和SRmax在各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壁的Vs和S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梗死组各壁的SRmax均小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检测颈总动脉的弹性变化,为临床定量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璐  陈悦  陈林  朱隽  詹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0):2040-204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及运动同步性。 方法 选择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CAG结果分为正常组(30例)、CAG阳性组 。采集右侧颈总动脉短轴二维图像,运用VVI脱机软件分析,测得血管短轴6个壁最大运动速度(Vmax)、最大应变(Smax)、最大应变率(SRmax)及最大位移(Dmax),并测量血管各壁的径向速度(Tvr)、环向应变(Tsc)、环向应变率(Tsrc)、径向位移(Tdr)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r-SD、Tsc-SD、Tsrc-SD、Tdr-SD)及最大差值(Tvr-max、Tsc-max、Tsrc-max、Tdr-max)。 结果 ①多支病变亚组颈总动脉各壁Vmax、Smax、SRmax、Dmax均小于正常组及单支病变亚组(P<0.05);②单支及多支病变亚组Tvr-SD、Tsc-SD、Tsrc-SD、Tdr-SD、Tvr-max、Tsc-max、Tsrc-max及Tdr-max均大于正常组(P<0.05)。 结论 VVI技术是检测颈总动脉弹性和运动同步性的可靠方法,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各壁的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评价VVI技术检测T2DM患者左室室壁运动改变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44例,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21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23例,以VVI技术测量左室短轴方向各壁的收缩期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心尖部各节段及前、后间隔中部Vs明显减低;B组Smax除侧壁、后壁的基底部无明显差异外,余节段较A组均明显减低;B组心尖各壁、后间隔基底段、后壁中段的SRmax明显减低.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室壁运动的分析,是评价室壁运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颈总动脉管壁运动力学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正常人颈总动脉(CCA)短轴方向管壁运动和弹性参数特点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方法 健康志愿者40名,采用Siemens 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CCA动态短轴二维图像,分析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6个节段(前壁、后壁、前外侧壁、前内侧壁、后外侧壁、后内侧壁)的运动、弹性及其衍生参数的特点,并分析这些参数间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结果 各侧壁的弹性相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相关参数(除速度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外侧壁和前壁明显高于后壁和内侧壁.年龄及内-中膜厚度与部分弹性参数及部分运动参数呈负相关(P<0.05).心率与部分弹性参数及部分运动参数呈正相关(P<0.05).弹性与运动参数间呈正相关(P<0.05),弹性及运动参数达峰时间呈正相关(P<0.05). 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研究正常人CCA管壁的运动力学特点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分析颈总动脉壁运动,评估颈部放疗对颈总动脉管壁运动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14例颈部放射治疗患者(研究组)和33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检查,分别测量两侧颈总动脉前壁、后壁、内侧壁和外侧壁,并对动脉壁运动进行观察和测量,计算血管壁各点速度向量值。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颈总动脉壁运动应变值除右侧颈总动脉后壁和外侧壁外,其余测量点血管壁应变值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为血管壁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指标,能更早地发现颈部放疗对颈总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初步探讨正常人颈总动脉管壁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及关系.方法 试验组32例正常人,用VVI技术测量颈总动脉管壁长轴方向前壁、后壁的收缩期及舒张期最大峰值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颈总动脉前壁与后壁长轴方向运动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前壁与后壁应变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前壁与后壁应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颈静脉搏动对于颈动脉前壁的影响不明显,近心端分析点与远心端分析点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颈总动脉管壁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推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分析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纵向及环向血管壁硬度,比较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壁硬度差异,探讨2种技术在高血压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2至12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分级分为1、2、3级高血压组3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无高血压病史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获得所有研究对象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得到颈动脉的纵向血管壁硬度;应用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获得所有研究对象颈总动脉壁的脉搏波速度,包括收缩期开始时的脉搏波速度(PWVBS)、收缩期结束时的脉搏波速度(PWVES),得到颈动脉的环向血管壁硬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级别高血压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颈总动脉壁硬度值(Mean、Max、Min、PWVBS、PWVES),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壁硬度值(Mean、Max、Min、PWVBS、PWVES)与高血压级数的相关性。 结果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均为高血压3级组>高血压2级组>高血压1级组>健康对照组,且任意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与高血压级数均有相关性(r=0.817、0.767、0.796,P均<0.05)。随着高血压级数的增高,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呈增高趋势。颈总动脉脉搏波速度(PWVBS、PWVES)均为高血压3组>高血压2组>高血压1组>健康对照组,且任意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脉搏波速度(PWVES、PWVBS)与高血压级数均有相关性(r=0.650、0.585,P<0.05)。随着高血压级数的增高,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PWVBS、PWVES)呈增高趋势。 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为高血压分级诊断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随着高血压级数的增高,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的纵向及环向血管壁硬度均呈增高趋势,且两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对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形态学、生理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的评价。方法12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水平分为3组,即高血压1级、2级和3级组,每组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形态学、生理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级高血压组扩张系数(Dc)、顺应系数(Cc)降低,动脉壁僵硬度(B)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级高血压组比较,2级和3级高血压组左右两侧颈总动脉主干及膨大处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检出率增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VM)、平均血流速度(M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Dc、Cc、B可作为评测高血压病的生理学指标;随着高血压分级增高,IMT、斑块检出率可作为评价的形态学指标;PSV、EDV、TAVM、MV作为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研究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55例高血压患者和46例健康人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记录颈动脉中内膜的厚度(IMT);M-型超声观测颈总动脉前后壁运动曲线,并测量舒张期和收缩期内径,计算僵硬度指数口、扩张性(distensibility)和顺应性(compliance),经心率和脉压矫正后的前壁加速度(AGi)、减速度(DCi)等参数。结果高血压患者比健康人平均IMT增厚,僵硬度指数增大,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01),加速度和减速度降低(P〈0.001)。僵硬度指数、扩张性、顺应性、加速度和减速度等指标与脉压相关(P〈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高频超声所检测的多项参数能反映颈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的特征,是无创诊断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前循环脑梗死发作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因头颅DWI诊断为前循环新发脑梗死并患高血压的患者181例,其中同时查颈彩超及头颅MRA共98例(CI组),与同期住院并接受过相同检查的高血压性非脑梗死69例(nCI组)相比较.通过x2检验及均数比较分析两组组内及组间颈动脉的IMT,斑块的类型、Crouse评分和指数的差异.结果:组内比较发现:CI组病灶侧颈动脉扁平斑块比例减少,溃疡斑块和混合斑块比例增多(P=0.012);和非病灶侧相比,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降低,IMT增高(均P<0.05);nCI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斑块类型、Crouse积分和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CI组的SBP(P=0.002)及DBP(P=0.003)、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P=0.002)及指数(P=0.019)均明显高于nCI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前循环发生脑梗死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更与其斑块的脱落有关,溃疡斑块和混合斑块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对照组)正常颈动脉和66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组)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内镜导航超声成像,将两种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管壁和管腔显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正常颈动脉内壁均匀、光滑,呈整齐环状结构;颈动脉硬化表现为局部内壁不光滑,颈动脉斑块显示为大小不等的团块向腔内突出,表面不光滑,管腔不规则变窄;颈动脉狭窄支架表现为凸凹不平的支架与血管壁紧密贴合,表面不光滑.2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常规超声检出38个斑块,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检出48个斑块;常规超声显示颈动脉斑块伴50%以上狭窄20例,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3例狭窄不足50%;颈动脉狭窄支架后常规超声复查正常6例,未见明显狭窄,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2例支架内可见小斑块.结论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动态、直观地显示颈动脉管腔内结构,提高前壁及侧壁的斑块显示率,更准确地确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可作为常规超声有益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颅内、外段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 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高血压分级分为1~3级高血压组,另选正常对照组50名。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对各组颈内动脉系颅外段的颈内动脉和颅内段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的颅外段椎动脉2和颅内段的大脑后动脉、椎动脉1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结果 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均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PSV和EDV减低,PI和RI增加。颈内动脉系的PSV和EDV在2级高血压组减低,椎-基底动脉系在1级高血压组EDV减低,RI增加。椎-基底动脉系除3级高血压组的颅内段大脑后动脉和颅外段椎动脉2的PI及RI呈负相关外,两系的2级和3级高血压组的颅内、外参数相关均呈正相关。结论 2级高血压患者颈内动脉系PSV和EDV降低,1级高血压患者椎-基底动脉系EDV降低和RI增高。颅内、外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仅在2级高血压以上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超在观察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超声分别对正常组(A组)、高血压患者组(B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C组)的颈部动脉的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及颈总动脉血流频谱数值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颈部动脉血管的超声多支异常明显增多,并且两组的各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指标较正常组明显异常,均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最为严重。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增加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几率,彩超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提供确切的证据,对病情的评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therosclerosis of the carotid artery in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Ultrasound high resolution B-mode imaging of carotid arteries was conducted on 71 nondiabetic subjects without hyperlipidemia or hypertension and 295 diabetic patients to determine IMT of the arterial wall. RESULTS--IMT was linearly related with age in nondiabetic (IMT = [0.0087 x age] + 0.3318) and diabetic subjects (IMT = [0.0155 x age] + 0.32450).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for ag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diabetic than nondiabetic subjects. IMT (mean +/- SD) of diabetic subjects aged 20-29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nondiabetic subjects aged 20-29 (0.73 +/- 0.27 vs. 0.52 +/- 0.07 mm, P less than 0.01).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275 NIDDM patients indicated smoking, hyperlipidemia, duration of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age were factors determining thickness of the carotid arterial wall. CONCLUSIONS--Diabetes, along with age, hyperlipidemia, smoking, and hypertension, aggravates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颈总动脉壁弹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运动特点和弹性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 2 4例正常人和 2 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右侧颈动脉硬化患者 ,应用 M-型超声和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记录颈总动脉内径、计算可扩张度和顺应性 ,经颈总动脉内径和脉压矫正后的前壁峰值速度 (Vimax)和加速度 ACi;经心率和脉压矫正后的加速时间 (ATi)和减速时间 (DTi)。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年龄与 Vimax和 ACi呈负相关 ,Vimax、 ACi与颈总动脉壁弹性可扩张度 (DC)、颈总动脉弹性顺应性(CC)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组 Vimax、 AC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 ,ATi和 DT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本研究显示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可用来评价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运动特点与弹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超声心动图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肺动脉栓子、右心结构及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4月间经肺动脉CT或肺血管造影证实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溶栓治疗,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30h、1个月的肺动脉栓子、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内径、右房室内径,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结果3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治疗24~30h后右房室结构明显改善,表现为右房长径及横径、右室前后径及横径、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回缩(P<0.01),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室射血分数有所增加(P<0.01),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个月后右房室大小、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等仍有恢复(P<0.05或P<0.01)。5例患者主肺动脉和/或右、左肺动脉内检出栓子,溶栓后栓子逐渐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动态、实时、无创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效果,尤对血栓的溶解、右房室结构、右室超负荷及肺动脉高压的变化有独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