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微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超微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NO、ET的影响.结果:超微血府逐瘀汤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少(P<0.01),可以明显提高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ET含量(P<0.01).结论:超微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Pit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注射Pit后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血府逐瘀汤对Pit所致缺血性ST段有明显改善作用,能明显增加血清SOD的活性,降低MDA、CK和LDH的含量。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明显对抗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冠心苏合滴丸Ⅰ号、Ⅱ号、冠心苏合胶囊3药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SO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测心电图,检测心肌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新冠心苏合滴丸Ⅰ号、Ⅱ号均能明显提高心肌匀浆组织中NO、SOD活性,降低心肌MDA含量,降低血清AST含量,并改善心电图的异常,与心肌缺血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新冠心苏合滴丸Ⅰ号对抗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显著优于Ⅱ号和冠心苏合胶囊。  相似文献   

4.
加味生脉散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加味生脉散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经十二指肠给予不同剂量的加味生脉散水煎液,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程度;检测血清SOD活性与MDA,NO含量。结果:加味生脉散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梗死程度,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与NO含量。结论:加味生脉散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升高血清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0,(1)
目的:观察鹿衔草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ECG,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测定心脏指数(HW/BW),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鹿衔草总黄酮能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电图T波降低;降低血清CK、LDH的活性及FFA含量,降低心脏指数,减轻心肌损伤及坏死的程度;升高血清SOD活性及NO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结论:鹿衔草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增加NO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母草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血管舒缩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肌内皮素(E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心肌一氧化氮(NO)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和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益母草碱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升高血中和心肌NO水平(P&lt;0.01),降低ET含量(P&lt;0.01),增加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P&lt;0.01),且存在量效关系。结论:益母草碱具有对抗垂体后叶素性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平衡血管舒缩功能、抗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药对”不同配比的血府逐瘀汤抗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Pit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注射Pit后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桃仁、红花不同配比的血府逐瘀汤对Pit所致缺血性ST段有明显改善作用,能明显增加血清SOD的活性,降低MDA、CK和LDH的含量,其中桃仁、红花配比为4∶3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桃仁、红花不同配比的血府逐瘀汤均具有明显对抗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其功效与桃仁-红花的不同配比之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当归四逆汤中芍药苷、阿魏酸、甘草酸、肉桂酸4种有效成分的不同组合及含量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观察其血清中内皮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过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优选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保护的最佳配比。方法:将上述4种单体按无、低、中、高剂量4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配伍,连续灌胃SD大鼠4 d,第4天灌胃30 min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开放结扎复灌12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大鼠血清分别检测血清中NO、ET、SOD及MDA含量。结果:再灌注120 min后对血清中NO影响最大的为阿魏酸第4水平(P<0.01),其次为甘草酸第3水平,芍药苷第2水平,肉桂酸第2水平;对ET影响最大的是阿魏酸第3水平(P<0.05),其次为肉桂酸第4水平(P<0.05),芍药苷第1水平,甘草酸第3水平;对SOD影响最大的为芍药苷第4水平(P<0.01),其次为肉桂酸第3水平(P<0.05),阿魏酸第2水平,甘草酸第2水平;对MDA影响最大的为阿魏酸第2水平(P<0.01),其次为芍药苷第3水平(P<0.05),肉桂酸第3水平,甘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鬼箭羽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经ECG筛选后随机分为鬼箭羽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等指标。结果:鬼箭羽高、中剂量组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CK、CK-MB、AST、LDH和MDA水平,提高模型大鼠血清SOD、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箭羽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一定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芩苷元(Baicalein,Ba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以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中LDH、肌酸激酶(CK)含量;放射免疫法测血浆中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Bai能降低血清中LDH、MDA、MPO含量,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血浆中ET含量,提高血浆中ANP水平;增加心肌中LDH、CK含量。结论:Ba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减少心肌酶的漏出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区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祛瘀生新(生新络)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血府逐瘀汤进行干预,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处死动物取血,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血清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缺血区心肌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ligand 4,DLL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缺血区心肌VEGF、DLL4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麝香保心丸组血清NO含量均升高(P〈0.05),缺血区心肌VEGF、DLL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促进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区心肌血管新生,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祛瘀生新(生新络)作用与提高血清NO含量及缺血区VEGF、DLL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微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心肌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检测缺血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观察超微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VEGF的影响.结果:超微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麝香保心丸组,并设假手术组。造模后24h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7d,于第7日灌胃后1h断头处死动物,取出心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心肌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检测缺血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血府逐瘀汤组内皮细胞数、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促进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局部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家免心电图,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内皮素(ET)含量和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青紫蓝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肾活血解毒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6只,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基础上,监测各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八味沉香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普罗帕酮组,八味沉香胶囊大、中、小剂量组。观察大鼠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检测心肌梗死范围,测定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八味沉香胶囊能减轻心肌缺血大鼠的心律失常程度,缩小心肌梗死范围,降低心肌缺血后血清中MDA含量和CK活性,提高SOD活性和NO含量。结论八味沉香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的拮抗自由基损伤,提高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血府逐瘀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降糖处理,观察组40例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眼底出血、微血管瘤、荧光渗漏范围、血糖、血脂、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D-二聚体含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PG、TC和TG水平均得以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T-1和D-二聚体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O水平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对单纯型DR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瓜香(VDG)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SO)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大鼠Ⅱ导联心电图变化,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瓜香可降低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急性心肌模型大鼠的血清中LDH、CK和MDA含量,升高血清中SOD含量(P〈0.05)。结论:黄瓜香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桂汤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正常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胺碘酮组(25 mg/kg),参桂汤高(3.060 g/200 g)、中(1.530 g/200 g)、低(0.765 g/200 g)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14 d。末次给药1 h后假手术组舌下静脉推注生理盐水0.5 mL/kg,空白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舌下静脉快速推注垂体后叶素[0.5 U/kg(1 U/mL)],造成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通过心电图观察各组药物对大鼠心电图ST段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丙二醛(MDA)的活性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升高,血清MDA和iNOS活性水平均升高,SOD活性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胺碘酮组、参桂汤高、中剂量组血清MDA和iNOS的活性水平降低,SOD活性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参桂汤通过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MDA和iNOS活性水平,提高SOD活性水平,起到保护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四逆汤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和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通过观察体表心电图(ECG),测定血清心肌三酶(AST、LDH、CPK),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四逆汤可明显改善缺血性ECG中ST段偏移的幅度(P<0.05);四逆汤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ST、LDH、CPK和MDA的活性,同时可提高血清SOD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四逆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