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对609名60~83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时作了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心电图正常者372名(61.0%).异常者237名(38.9%)。异常心电图中窦性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占29.8%.ST-T 改变占24%.传导阻滞占17%,早搏占10.2%.低电压占7%.陈旧性心肌梗塞占6.7%.心室肥大占6%。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常规心电图的特征,探讨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2 951名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心电图异常1 738人,异常检出率为58.90%,异常结果主要有: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异常检出率与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等有关。结论 :社区老年人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在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中,应重视心电图定期检查,为社区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2500名健康体检的老年人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异常心电图1152例(46.1%),其中ST-T 改变最多,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无论男女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无论哪个年龄段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结论老年人无论有无自觉症状,均应定期检查心电图,以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参加体检的200例电焊和200例非电焊作业人员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电焊作业工人心电图结果的分布特点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17~21日来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00例电焊工和200例非电焊工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0例工人中,异常心电图91例,占22.8%,200例电焊工组中,异常心电图58例,占29.0%,而200例非电焊工组中,异常心电图35例,占17.5%,电焊工组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非电焊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焊工组异常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占36.2%,而非电焊工组异常心电图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占37.1%。结论电焊工组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非电焊工组高,以心律异常为主,对电焊工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孟睿 《中国医药科学》2011,(18):162+170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进行分析,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800例体检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00例体检心电图中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1256例,占69.78%,异常心电图544例,占30.22%,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ST-T改变、传导阻滞、早搏等。结论定期检查心电图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文珍 《哈尔滨医药》2012,32(2):137-137
目的 通过检查足月待产孕妇心电图,分析其异常心电图发生原因.方法 观察分析560例足月待产孕妇同步12导联心电图,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妇女作对照.结果 560例足月待产孕妇组,异常心电图190例,占33.93%,其中窦性心律失常(89例为窦性心动过速和2例窦性心动过缓),占异常心电图的47.89%,ST-T改变53例,占异常心电图的27.90%,期前收缩18例(包括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6例),占9.47%,心电轴左偏5例占2.63%,房室传导阻滞11人,占5.79%,短PR间期12人,占6.32%.非妊娠组:心电图异常34例,占6.07%.妊娠期妇女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ST-T改变较非妊娠组健康体检妇女显著增加.结论 对足月待产孕妇应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异常者,分析异常心电图发生原因是生理性改变还是器质性变,及时发现问题,安全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情况。方法采用BRENTWOOD心电工作站12导联同步机描记1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组的心电图和100例健康体检组妇女的心电图作对比。结果孕妇组心电图异常48例,其中短P-R8例,占异常的16.7%;心律失常24例,占异常的50%(包括窦性心动过速12例、房性早搏8例、室性早搏4例);ST-T改变16例,占异常的33.3%。结论孕妇的异常心电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最多见的是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心电图异常情况,不同年龄段和男、女性别之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对733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并进行数据汇总.结果 7332例老年人中,男3278例(44.71%),女4054例(55.29%),男、女性别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心电图1365例(18.62%),异常心电图5967例(81.38%),异常心电图前五位是:ST-T改变3115例(42.48%),房室肥大1808例(24.66%),期前收缩969例(13.22%),束支传导阻滞795例(10.84%),窦性心动过缓633例(8.63%);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随年龄增长而减少;ST-T改变、房室肥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房颤房扑和窦性心律不齐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室预激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 0.05); ST-T改变、房室肥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房颤房扑男、女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发生率相当高,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女性比男性多见,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电图应作为老年人常规体检项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的心电图改变及类型分布,以利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方法13962例健康女性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标准依据病史、症状及本次心电图检查情况进行分类。结果13692例中发现1228例心电图异常改变,占8.79%。其中以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劳累、S-T段改变居多。结论健康女性人群心脏疾患不可忽视,尤其工作繁重的女职工,定期心电图普查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常规心电图的特征,探讨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石坪桥社区1521例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年龄、性别、有否心血管疾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 594例(39.05%)心电图正常,927例(60.95%)心电图异常;各年龄段参检者心电图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男性心电图异常率较女性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率较"健康人"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积极地开展心电图检查,为今后社区老年保健、疾病预防及慢性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890-891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分布状况。方法对12815例体检人群检出的异常心电图,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类统计。结果12815例,正常心电图10143例(79.1%),异常心电图2672例(20.9%);异常心电图较多的有ST—T改变(16.50%),窦性心动过缓(14.70%),束支阻滞(14.25%),窦性心律不齐(10.89%);多数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室预激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2,P〈0.05)。结论健康人心电图检查发现的心电图异常有助于心脏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新 《中国医药指南》2009,7(5):100-101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情况。方法 采用BRENTWOOD心电工作站12导联同步机描记1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组的心电图和100例健康体检组妇女的心电图作对比。结果 孕妇组心电图异常48例,其中短P-R 8例,占异常的16.7%;心律失常24例,占异常的50%(包括窦性心动过速12例、房性早搏8侧、室性早搏4例);ST-T改变16例,占异常的33.3%。结论 孕妇的异常心电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最多见的是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144名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十二导联心电图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55.81%,女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57.7%。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中ST-T检出率最高,其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大,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电图常规检查中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受检者安静状态下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采用仪器自动分析加人工分析两种方法判断结果。结果老年人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心电图检查是健康体检必要的检查项目,应提高检查率和重复性,对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心电图异常类型分布情况,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 919例健康体检者按性别、年龄对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5.8%,781/3 024)高于女性(21.3%,617/2 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6,P<0.01);各年龄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58,P<0.01);不同年龄组窦性心律失常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46,P<0.01)。ST-T改变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窦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20岁以下人群。结论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心电图异常,对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3860例体检者按年龄性别分组,对其中的异常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中老年组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各组男女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异常心电图中,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各类期前收缩较为多见。结论异常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观察自身心电图变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126-12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电图异常的规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心电室2010年1月至20010年12月863例老年患者心电图检查中的异常结果285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发生心电异常率33%,在老年人群中,ST段改变、右束支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是异常心电图的主要表现形式。结论老年患者心电图异常率33%,定期体检项目包括心电图检查可以较早的发现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18.
熊翔凤 《上海医药》2014,(20):50-52
目的:了解世博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2014年世博社区10971名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结果:世博社区老年人体检问题前5位为白内障(89.83%)、高血压(56.03%)、B超异常(53.49%)、心电图异常(49.52%)、高脂血症(39.01%)。结论: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可以实行体检结果录入到居民健康“户籍”中,全科团队分片到户,进行个体行为干预及疾病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健康体检指标中最多见的血脂、心电图、血压等9个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001名企业职工健康体检中发现指标异常检出率高达70.73%,血脂异常者占36.06%,心电图异常占19.68%,高血压占17.48%为检出率最高的三项。而干部体检中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空腹血糖升高为突出。结论社区企业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和具体的干预措施以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定期体检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自愿原则,选择2016年1~12月来我中心接受免费健康体检的267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体检项目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检查等。结果各项体检指标正常748名,占体检总人数的28%。其余老年人中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疾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健康体检对于老年人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且只有定期健康体检才可以尽早发现疾病,尽早预防,尽早治疗。因此定期健康体检对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