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菊萍主任医师认为痰瘀痹阻脑络为眩晕病机之关键。又因风、火、痰、瘀、虚引起清窍失养,而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痰浊蒙窍、肝肾阴虚五型。以七味眩晕汤为基础方药,各证型合用相应方药治之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2.
针刺加悬灸百会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及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等[1]。2003-03~2006-03,我科采用针刺结合悬灸百会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36例,并与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32例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3.
周宝宽  周探 《河南中医》2012,32(7):930-931
健忘可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衰退等多种原因引起.健忘除原发病证外,常伴眩晕、失眠、心悸等症状.笔者自拟益智汤,治疗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脑窍失养型健忘;痰浊内盛,脑窍被扰型健忘;房劳过度,肾精亏虚,脑窍失养型健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伍大华教授认为,眩晕乃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其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精、髓亏虚,不能上荣头目;标实或为风火痰瘀郁阻清窍,或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扰,发为眩晕。周围性眩晕急性期病机为肝风裹挟痰浊上犯,应治以熄风化痰,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缓解期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治法,采用平眩定晕汤平补肝肾,熄风化痰。脑梗死或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急性期,应以西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缓解期以中医治疗为主。其病机为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痰瘀同治,常以柔肝通络汤为主方。精神疾患相关眩晕常合并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病机关键为肝郁气滞,且常兼夹血瘀、痰浊、火热、水湿等病理因素,以疏肝解郁为治疗法则,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常以逍遥既济汤为主方。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增大,眩晕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医辨证治疗本病主要从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方面进行。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浊上蒙性眩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于2012年9月~2014年7月我院脑病科门诊或住院符合痰浊上蒙性眩晕患者,共3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0例,治疗组男  相似文献   

6.
自拟双降散治疗高血压病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 ,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 ,病机复杂 ,虚实错杂。病位在肝 ,累及心、脑、脾、肾等 ,肝肾阴虚 ,气血亏虚为病之本 ,风、火、痰、瘀为病之标。笔者采用自拟双降散治疗高血压病 2 9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按WHO 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 18 7kPa(或 )舒张压≥ 12 0kPa即可诊断。排除肾性、内分泌性、颅脑疾病、妊娠中毒症及大动脉炎等继发性高血压者。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5年发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中眩晕的证候分类 ,分为风阳上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疗效。方法:按中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辨证分型,120例急诊眩晕患者辨证论治,分为肝肾阴虚30例、风阳上扰30例、气血亏虚30例、痰浊上蒙30例,不同证型给予不同辨证论治方案。结果:肝肾阴虚好转率90%、风阳上扰86.7%、气血亏虚83%、痰浊上蒙93%。结论:针对眩晕患者病因、症候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好转率大为提高,本研究对中医急症辨证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眩晕一证,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轻则闭目静卧稍安;重则如坐车船,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甚至昏倒,可发生于多种疾病之中,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贫血等病,可由外感、内伤引发,与风、火、痰、虚、瘀关系密切,主要原因为肝阳上扰、肾精亏虚、气血亏虚、痰浊内阻、痰血停留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清窍失养,耐心细致的护理与辨证施护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像学支持下的痰浊蒙窍型与瘀阻脑络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比.方法: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出痰浊蒙窍型和瘀阻脑络型血管性痴呆,各20例,对以上患者进行MRI检查以及MMSE和SDSD量表分析.结果:两证型患者半数以上存在多发性梗死,验证患者均为脑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量表及SDSD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痰浊蒙窍型血管性痴呆MMSE得分高于瘀阻脑络型,而SDSD得分低于瘀阻脑络型与临床症状相符.  相似文献   

10.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治疗aMCI提供辨证依据. 方法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患者及招募的7个北京社区的居民进行神经心理学、影像学、生物化学检查,根据MCI和AD诊断标准,分为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组(aMCI组)、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别.分析评价aMCI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对aMCI的危险度,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 结果 aMCI组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及瘀阻脑络证积分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NC组主要以单证居多,而aMCI、AD组患者中,以3证及以上复合证居多,其中痰浊蒙窍证合并肾精亏虚或瘀阻脑络证或气血不足证的比率较高,aMCI组、AD组患者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CI最危险的中医证候是痰浊蒙窍证.NC组肾精亏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aMCI和AD的主要证候特征是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其中正常老年人肾精亏虚证具有年龄依赖性,而痰浊蒙窍证可以作为aMCI独立的危险因素,证候越复杂,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中老年眩晕10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多因风阳上扰、痰浊中阻、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而发.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106例眩晕患者进行疗效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闫东升 《河南中医》2005,25(12):38-3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ral Basilarartery Insufficiency 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吐、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枢、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或体征.本病多由痰浊内蕴、瘀血阻络所致,痰瘀互结,阻于脑窍,脑府失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笔者采用健脾化痰祛风,补气活血通络之法,以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眩晕是脑系病在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认为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发,故统称为"眩晕"[1]。1病因病机1.1一般认识中医将眩晕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归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及病后体虚,导致气血肾精亏虚而脑髓失养;或是因为肝阳痰火上逆,扰动清窍所致。其病位在头窍,主要病理因素以风、火、痰、瘀为主,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痰浊上蒙清窍引发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 0例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运用温胆汤对症加减,观察其治愈情况。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温胆汤加减对痰浊中阻型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轻微型肝性脑病在肝硬化患者中有较高发病率,但目前临床上存在套用显性肝性脑病中医病因病机来诊治本病的误区。研究组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应至少包含如下几个方面:长期肝硬化基础不可忽视,脾胃功能日渐衰微应作为发病基础,痰浊上蒙心神脑窍是致病关键,肺与大肠肃降失常是其重要病机,总结起来本病的基本病机可概括为:脾胃衰微、痰浊盘踞、上蒙心神脑窍。  相似文献   

16.
张雪乔 《河北中医》2002,24(9):681-682
眩晕是自觉头晕目眩的一种症状,可发生在多种疾病中.究其病机是由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扰清窍而致.  相似文献   

17.
郝芳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82-483
目的:通过对眩晕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观察研究,来揭示由多种疾病导致的眩晕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为眩晕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10例眩晕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和西医诊断,再进行TCD观察分析。结果:梅尼埃病以肝肾阴虚型为主,高血压病以肝阳上亢为主,脑动脉粥样硬化以痰浊上蒙为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气血亏虚为主。肝阳上亢和痰浊上蒙以血管痉挛为主,气血亏虚和肝肾不足以供血不足为主。结论:经颅多普勒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已广泛使用,它提供的颅内血流信息可以为中医诊断治疗眩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及"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等病.  相似文献   

19.
于晓东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686-1687
路志正教授崇尚脾胃学说,临床治疗眩晕病多从脾胃入手,认为痰浊阻滞,清阳不升;湿热中阻,上蒙清窍;脾虚湿盛,清窍失养;脾阳不足,寒饮上泛等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上或祛邪或扶正,但每每兼顾培补后天之本,验之临床,其效甚佳。  相似文献   

20.
百会穴压灸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眩晕是由风阳上扰、痰浊中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引起的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梅尼埃综合征等。近年来,笔者采用百会穴压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30例;年龄22~63岁;病程3~7天。临床均见反复或突发性头晕,天旋地转感,甚则如坐舟车,伴头痛头胀,颈部僵直,部分可伴恶心呕吐,胸闷心慌,视物不清,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排除可引起眩晕的其他颅内疾病。患者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辨证属痰浊中阻型。2治疗方法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将百会穴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