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规范化礼仪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7年未实施规范化礼仪服务与2012年以来实施规范化礼仪服务的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各300份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者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调查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礼仪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明显降低患者的临床投诉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其中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的临床护理服务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后的临床护理服务为观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服务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行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规范护理工作,保障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及应用体会,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水平.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进行此次研究,其中100例为优质护理实施前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100例为优质护理实施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更好的发挥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作用,需要继续加强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6月门诊患儿家属225名和护士26名作为对照组,7~9月门诊患儿家属229名和门诊护士31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职业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t=17.764,P<0.01),护士职业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t=5.780,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门诊患儿家属满意度和门诊护士职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6月~2011年10月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完成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的差别。同时调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都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优质服务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为37例(83.7%)和30例(6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2.8±2.5)分和(83.6±4.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探讨服务流程重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影响,对服务流程重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对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的784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392例患者,采用服务流程重组方法,对照组392例不采用服务流程重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控评分,评价服务流程重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两方面低于对照组,分别为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然而其在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控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护理管理中采用服务流程重组方法是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够减少护理差错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护士准确方便地获得各种信息并且方便护士按顺序操作执行,避免了工作遗漏等。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方法 将16名护士按照分层次培训和目标管理结合分层次培训两种方法进行培训管理,2011年1~12月实行分层次培训,但无明确的目标管理,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进行目标管理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层级目标明确,持续管理与监督,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神经内科护理理论与技能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护士神经内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目标管理结合分层次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并且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袁瑞香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33-13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本院自2009年开始在护患沟通方面实施了加强措施,本研究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语气、态度及护士对患者提出问题的解答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患沟通的加强,护理质量及医患满意度得到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6,(9):697-70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145例按照常规体检流程体检者(对照组)与166例按照健康体检路径体检者(观察组)的体检质量、体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以及体检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检者体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检效率评分和体检可信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礼仪评分、沟通能力评分、主动服务评分、健康宣教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检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实施健康体检路径能够有效提高体检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新护士培训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将116名新护士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方法进行科室轮转;观察组在科室轮转的同时采用规范化培训方法,内容包括岗前培训、专科理论、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知识讲座及护理科研能力培训等。结果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结束后,两组护士在护理理论及护理操作方面均较实习和培训前分值有较大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各项心理指标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但两组除躯体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改进,可在新护士科室轮转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胡英  李燕梅  刁利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36+138-136,13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成效。方法从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计划,落实措施,规范服务,夯实基础护理、APN排班等环节具体开展;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2010年6月~2011年4月)和实施前(2009年8月~2010年6月)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P〈0.01),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85.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7.0%;同样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效能,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文件合格率(P〈0.05),及病区管理合格率(P〈0.01)。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12例患者,按入院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入院时护士接待、服务态度、巡视病房频率、病房护理工作及病房环境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社区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实施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21例妇产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的686例妇产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临床护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晓洁 《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764-3766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12例实施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建立责任分工制,全程、全面护理患者;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注重细节管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2例实施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指标,手术过程中焦虑、疼痛程度的差异及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患者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使对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6.
杨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652-653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实施责任包干制优质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实施责任包干制)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行为、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包干制有利于护士明确分工,能够显著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李红  孙贵豫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22-623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门诊部就诊的260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安排就诊;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安排患者就诊,在患者就诊前的一段时间前,安排接待患者的护士积极学习先进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做法及经验,不间断进行礼仪规范培训;与此同时,我院积极开展预约挂号诊疗服务并推行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站式服务"接待患者。在此期间,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因服务态度差投诉和护理安全措施不到位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期间,门诊月平均接诊量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实施中,可有效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加门诊的接诊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门诊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实施服务流程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神经外科作为争创省级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试点单位,以实施护理服务流程为切入点,从人员配置、分级培训、强化实施、加强督导等方面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于2011年1月成为省级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试点单位。现将护理服务流程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外科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本院自2011年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通过改革护理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等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护理服务。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因护理产生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患者最后出院时填写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调查表等,作为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评价标准。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在发生医患纠纷和患者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院普外科自2012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狠抓护理服务质量,在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减少医患纠纷发生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病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科住院患者13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的实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680例设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68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组护理工作制模式,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指标及满意度,并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基础护理等六项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科病房,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士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