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均采用降颅压、抗惊厥、维持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加用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两组患儿抽搐发生率、存活率,比较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抽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后7、14、28 d NBNA评分比较,亚低温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具有近期及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变化。方法5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14 d采集静脉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MMP-9的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同时间点的NBNA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MMP-9比较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常规组MMP-9继续升高而亚低温组无明显变化,亚低温组NBNA无明显变化而常规组继续降低;14 d后两组MMP-9均下降,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NBNA评分均增加,而亚低温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血清MMP-9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0.825, r2=-0.846, r3=-0.857, 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通过抑制MMP-9的水平而有效降低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进而改善患儿行为神经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重度HIE足月新生儿37例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儿出生体质量、胎龄、临床分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生后6 h内给予亚低温治疗,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334℃,直肠温度维持在3334℃,直肠温度维持在3334℃,持续72 h后复温,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两组均行心电、血压、经皮氧饱和度、鼻咽温度、直肠温度连续监护。检测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小板,并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价。结果两组均无出血、严重感染及死亡。亚低温组治疗期间心率平均下降30次/分,血压及呼吸无明显改变,未发现与亚低温相关的心律失常及肺动脉高压。血钠、血钾、血钙在低温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HIE患儿治疗前均有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儿有急性肾功能异常,治疗后均逐渐纠正。两组患儿生后28 d NBNA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无严重不良反应,对预防或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脊液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鄄BB)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 HIE 患儿 84 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 39 例和常规治疗组 45 例,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 HIE 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儿脑脊液中 CK鄄BB 变化,同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婴幼儿期智能发育评估。 结果: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 72 h 后脑脊液中 CK鄄BB 较治疗前降低(P<0.05);亚低温组治疗72 h 后脑脊液中 CK-BB 为(13.10±1.57)U/ 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出生14 d、28 d 时 NBNA 评分均较出生 7 d 时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组出生14 d 和28 d 时 NBNA 评分为(37.10±1.32)分和(38.10±1.30)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 3 个月和 6 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分别为(91.02±9.80)分和(99.10±7.53)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 3 个月和 6 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87.22±6.72)分和(95.10±5.52)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 HIE 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患儿脑脊液中 CK-BB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高压氧组(n=28)和联合组(n=32),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7 d、12~14 d、26~28 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进行脑部CT检查评估患儿脑部神经发育情况.比较各个阶段两组患儿的NBNA测定评分结果,以及28 d后患儿脑部神经系统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 d的NBNA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儿在12~14 d、26~28 d的NBNA测定结果明显高于高压氧组(P<0.05);联合组的CT检查评估结果优于高压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头部亚低温可有效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48-50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全身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6月~2016年7月确诊中重度HIE患儿46例,按入院时出生时间分为治疗组24例及对照组22例,治疗组为生后6h内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生后6h后行亚低温治疗。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胎龄、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即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均行直肠温度持续监测,维持目标温度33.5~34℃,同时监测血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定期检测血气分析、血糖、肝肾功能、凝血五项、电解质及血常规,持续72h后复温;生后7d行24h动态脑电图检查,生后14、30d以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循环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凝血异常等并发症,两组患儿在入院时均有代谢性酸中毒及部分患儿有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后均已纠正,均无死亡病例;但治疗组患儿生后7d动态脑电图显示最高电压及最低电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4、30d 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6h内行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明显减轻急性期症状,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不同治疗时间窗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生后3 h内进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组、生后3~6 h治疗组、生后6 h以上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各组患儿生后28 d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同时监测严重伤残例数及死亡例数。结果:共117例患儿完成了治疗和随访,其中亚低温治疗生后〈3 h组30例,3~6 h组29例,〉6 h组29例,对照组29例。四组NBNA评分分别为(38.5±5.5)分、(37.6±5.5)分、(30.1±4.9)分、(31.2±4.4)分,〈3 h组和3~6h组患儿生后28 d NBNA评分均高于〉6 h组和对照组(P〈0.05),而〈3 h组和3~6 h组之间以及〉6 h组和对照组之间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h组和3~6 h组患儿严重伤残率(3.33%&3.44%)和病死率(0%&0%)均低于〉6 h组和对照组(17.2%&13.8%,10.3%&10.3%)(P〈0.05),而〈3 h组和3~6 h组之间以及〉6 h组和对照组之间严重伤残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6 h开始的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神经系统近期和远期功能恢复都有明显疗效,明显优于生后6 h开始的治疗,〉6 h则明显无效,而进一步提前开始治疗的时间并无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亚低温和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水平及其行为神经评分(20项NBNA评分),研究亚低温和川芎嗪对新生儿HIE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4组:亚低温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亚低温联合川芎嗪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另取1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选新生儿于生后24h、3d、7d检测血清NSE水平,生后3d、7d、14d进行行为神经测定。结果:常规对照组各时间点NSE水平较亚低温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对照组各时间点NBNA评分均较亚低温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和川芎嗪对新生儿HIE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将42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分为干预组22例,对照组20例,全部患儿治疗复苏后在三项支持、三项对症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72h测心率、呼吸效率、血压、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血糖,两组均于出生28d采用中国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并于出生后2个月做Bayley婴儿量表检查.结果 治疗后72 h干预组心率减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恢复正常;出生28 d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治疗组(37±3)分,对照组(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后2个月婴儿发育量表干预组(91±3)分,对照组(8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度窒息安全、简便,疗效可靠,对于减轻脑损伤,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NBD)的疗效。方法:脑损伤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00 U/k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周3次,应用2周;治疗组同时采用FX-2000亚低温治疗仪(深圳)头部亚低温治疗持续72 h,亚低温治疗结束后自然复温。对照组按HIE治疗方案进行。对各组于生后7 d、14 d、21 d、28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并对生后3个月、6个月智能发育评估(CDCC)及6个月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生后7 d、14 d、21 d、28 d时治疗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008、5.341、6.238、7.485,P均<0.05);治疗组3个月与6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与EPO的联合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短期和远期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6,(6):34-36
目的探究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HIE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HIE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良好通气换气,维持良好循环功能,维持血糖正常值,控制输液支持治疗,予以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早期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14、28d后,两组NBNA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分别比较,观察组治疗14、28d后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促进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亚低温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HIE)临床疗效及行为神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的68例重度HIE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4)和研究组(n=34),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参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亚低温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智能发育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1周、2周后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随着时间延长,评分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商(MDQ)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rh-EPO治疗重度HIE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儿智力及精神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乳酸水平、阿氏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判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自2003年6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窒息新生儿,娩出后在第一声啼哭前立即抽取脐动脉血2ml送检乳酸,其中64例发生HIE的患儿按病情分为轻、中、重3组,第3天及第7天进行NBNA评分,随访至4岁行C-WYCSI智力测验,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临床资料。另选同期出生的80例正常新生儿为脐动脉血乳酸值正常对照组。结果各HIE组脐动脉血乳酸值较正常新生儿组均明显升高,脐动脉血乳酸值、阿氏评分、NBNA评分与C-WYCSI测验结果及四者之间均呈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脐动脉血乳酸水平能早期预测HIE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结合阿氏评分、HIE分度、NBNA评分动态观察结果,更有助于判定HIE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了解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加用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治疗0h、24h、48h、72h、7d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患者血清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h、48h、72h时血清中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抑制患儿血清中NO浓度的过度升高,揭示了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部分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学(NBNA)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18%比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10d观察组NBNA评分为(34.12±4.55)、(36.54±3.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HIE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HIE治疗效果,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商品名:申捷)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42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申捷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疗法,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轻度HIE两组NBN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HIE两组NBN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申捷治疗新生儿HIE尤其是中、重度患儿疗效理想,NBNA可作为申捷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中重度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在"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恢复情况、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入院时,生后28 d,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73.9%(17/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后28 d,3个月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治疗HIE,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HIE的总有效率,NBNA评分明显提高,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复苏后到实施亚低温治疗阶段体温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在HIE实施亚低温治疗前准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窒息并发中重度HIE且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简单抽样法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复苏后亚低温治疗前主动降温)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前常规复温),最后征集到研究组32例,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疗效和远期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后研究组aEEG图形评分更高,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得分更高,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程度更优,研究组意识恢复、吸吮动作、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窒息复苏后尽快主动降低体温为亚低温治疗做准备,可提高aEEG得分,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齐烨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23,26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和NBN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许昌市中心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保暖、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等,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7~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5%(17/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BNA评分干预治疗1~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7~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HIE患儿的临床疗效,有效地控制HIE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NBNA评分及改善患儿的预后,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静脉滴注,1次/天,20mg/次,10~14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及CT测量值。结果:两组患儿治疗5~7天和治疗10~14天NBNA评分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一疗程CT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后28天治疗组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