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观察和护理。方法20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和对照组(肌注杜冷丁镇痛)。观察手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小时镇痛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最早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安全、简便。产妇下床活动时间早,肠蠕动恢复快,肛门排气早。泌乳量增多,母乳喂养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术后使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50例为实验组,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50例为对照组,记录术后4、8、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并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剖宫产术后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患者 2 0 4例作为观察组 ,同期未应用此方法患者 1 0 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达 98.0 4 % ,对照组 1 3.0 0 % ,两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观察组初乳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两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应用为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自愿选择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观察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阴道出血量、宫缩、乳汁分泌情况及肠蠕动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肠蠕动恢复速度及乳汁分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泵有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剖宫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05年9月~2006年9月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组(A组)50例,非镇痛组(B组)50例,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两组的麻醉效果均优,手术均顺利.A组术毕硬膜外导管接自控镇痛泵后送回病房,B组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后送回病房.观察术后产妇的镇痛效果初乳时间及24h母乳喂养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效果明显,体能恢复快,产妇能舒适度过术后疼痛期,副作用与B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术后的恢复更有利,对母婴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82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C组未施行镇痛措施。比较3组镇痛效果,并观察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尿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自控微量注射泵镇痛对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镇痛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例均为持续硬外麻醉,穿刺点选择L1~4,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10~18ml.在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带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镇痛情况和泌乳情况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镇痛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且能提前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护理对策。方法观察159例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患者,统计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镇痛的总有效率高达93.71%,共39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术后加强观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诸英  沈陆华  冯彦 《海峡药学》2012,(12):253-254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方法 8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布托啡诺6mg复合罗哌卡因400mg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布托啡诺8mg复合枸橼酸芬太尼0.4mg行自控静脉镇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产妇满意度、副反应,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产妇镇痛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的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通过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倪飞英 《重庆医药》2009,38(16):2009-20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的4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0例使用PCEA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200例使用传统方法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PCEA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盐酸哌替啶镇痛。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PCEA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和术后的恢复,并且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的影响。方法 98例行剖宫术产妇,按治疗所用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方式镇痛,观察组行静脉自控镇痛方式镇痛,比较两组宫缩、伤口及腰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宫缩VAS评分(3.8±1.4)分、伤口VAS评分(3.7±1.3)分及腰背VAS评分(3.5±1.5)分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9%比对照组的18.2%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镇痛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通过使用不同方法给予药物镇痛。方法结合有效沟通和护理,比较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20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静脉镇痛泵持续给镇痛药、硬膜外腔一次性给药镇痛,两组产妇均进行术前、术后宣教及严密观察护理。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能起到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且产妇舒适感好,不良反应的发生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费用较低,不失为经济困难者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采用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40例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40例,观察术后12h、24h、48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头晕、恶心呕吐、下肢异感、尿潴留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均能得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产妇的护理经验。方法妇产科剖宫产产妇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用度冷丁镇痛,对全部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2%(100/105),明显优于对照组38.1%(40/105)(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同时进行全面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 100例于2012年 1月 ~2013年 7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产妇,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产妇应用传统镇痛方法观察组产妇应用自制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对全部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 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 34%,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 86%,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同时进行全面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比较硬膜外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组 (观察组 )与肌肉注射镇痛组 (对照组 )的镇痛效果 ,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情况。结果 :在术后 4 h、8h、2 4 h、4 8h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 ;两组产妇的术后监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生命体征平稳 ,无发热、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切口不愈合等现象 ,观察组发生一侧下肢麻木 2例 (2 % )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输注微量低浓度布比卡因、芬太尼和氟哌啶混合液镇痛 ,可达到充分镇痛 ,促进泌乳的目的 ,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对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孕妇,根据孕妇要求分为镇痛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孕妇采用相同的术前操作、剖宫产手术方式及术后抗炎、止血方式,镇痛组术后加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泵内含吗啡3 mg、0.2%罗哌卡因100 mL.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清醒后30 min、2h、8h、12 h、24h、48 h各个时间点的疼痛情况,同时观察两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初乳时间、术后24h血清催乳激素、泌乳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镇痛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初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t=2.15、2.16、2.24,均P<0.05),镇痛组术后24h血清催乳激素含量及泌乳次数均多于对照组(t=2.12、2.25,均P<0.05),镇痛组产妇术后清醒后30 min、2h、8h、12 h、24h、48 h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3.48、3.45、3.08、2.31、2.25、2.86,均P<0.05).镇痛组、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2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有利于产妇机体的恢复,增加催乳激素的分泌及泌乳次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婴健康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60例,把其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180例,对照组180例;镇痛组是在剖宫产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J~时。对照组180例是术毕拔除硬外管,术后6~8小时如果产妇出现疼痛难忍时肌注止痛剂。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乳汁分泌、新生儿黄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比对照组早而且多;出现新生儿黄疸低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无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及早促进母乳分泌,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术后排尿情况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10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华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02-103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8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并自愿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剖宫产术后使用盐酸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被动镇痛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24h内活动,睡眠时间及泌乳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产妇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自控镇痛组,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均满意,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氯芬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自由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氯芬酸钠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较自控镇痛组提前,镇痛费用显著低于自控镇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