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静脉吸毒者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与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同时收集静脉吸毒者血清1036份和正常人群血清标本874份,进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1036例静脉吸毒者血清标本中,肝功能异常率3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7.86%;丙肝抗体阳性率55.3%;梅毒抗体阳性率4.5%;艾滋病抗体0.68%;对照实验:874例正常人群,肝功能异常率5.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0.18%,丙肝抗体阳性率2.7%,梅毒抗体阳性率0.8%,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零。两组结果对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吸毒者肝功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吸毒者的吸毒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各项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惠州市孕产妇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状况,为预防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惠州市范围内到医院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进行HIV抗体、HBsAg及梅毒血清学进行检测;HBsAg采用ELISA法;HIV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梅毒筛查(RPR)和特异抗体(TPPA)两项阳性为感染梅毒;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惠州市孕产妇检测梅毒75315人,阳性81例,阳性率0.11%;HIV抗体检测73331人,阳性4例,阳性率为0.05%。;HBsAg检测78605人,阳性6103例,阳性率7.76%;结论惠州市孕产妇三种传染病的感染率依次为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三种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阻断母婴传播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群中梅毒、HCV及HI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松  李光勤  赖智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2-122,124
目的:调查了解近年梅毒、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感染情况的变化。方法:对输血前及其他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HCV和HIV检测。梅毒先采用TP-ELISA方法进行初筛检查,阳性者再采用TPPA方法进行确诊;血清HCV和HIV1/2抗体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梅毒TPPA阳性率为2.29%,血清HCV抗体阳性率为0.35%,血清HIV1/2抗体阳性率为0.05%;2009年梅毒TTPA阳性率为3.72%,血清HCV抗体阳性率为0.60%,血清HIV1/2抗体阳性率为0.13%。结论:梅毒、HCV及HIV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加强对梅毒、HCV及HIV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琳 《江西医药》2009,44(9):916-917
目的调查上饶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乙肝感染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06~2008年对本市信州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2658例血清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乙肝检测。结果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率0.02%;梅毒感染者29例,梅毒感染率0.23%,乙肝感染者962例,乙肝感染率7.6%。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是艾滋病和梅毒等疾病的易感高发人群,对其进行实验室常规的血清学乙肝检测外,还应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需加强监测力度,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5.
8282例患者输血前及术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输血前及术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以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状况,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8282例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HCV和HIV检测,同时应用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方法查滴度,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方法确证。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6.70%(555例)、梅毒抗体阳性率1.36%(113例)、丙肝抗体阳性率1.64%(136例)、HIV抗体阳性率0.48%(40例)。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检查,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产前四项传染病[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接受产前四项传染病检测与否分为观察组(接受过产前四项传染病检测, 735例)及对照组(未接受过产前四项传染病检测, 265例)。分析观察组产前四项传染病的阳性检出率;对比两组新生儿四项传染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产前四项传染病检测显示: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4%、2.99%、3.54%、0.27%。观察组新生儿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14%、1.50%、0;对照组新生儿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89%、3.77%、0.75%。观察组新生儿的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结论 产前四项传染病检测能够及时获悉孕妇自身是否携带相应的病毒。当孕妇确诊携带某种可通过母婴方式进行传播的病毒时,可提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在我市各三甲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资料,共计1250例,对所有孕产妇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1250例孕产妇中检出抗-HIV阳性1例并经过我中心确认,阳性率为0.08%,梅毒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24%,HBsAg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HBsAg阳性合并梅毒抗体阳性1例,占比0.08%。结论研究发现对孕产妇进行母婴阻断三项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并且进行治疗,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母婴传播,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减少院内感染和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手术前、输血前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TP)的感染状况,笔者对检验科做术前检查和输血前检查的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IgM抗体(HCV—IgM)、梅毒螺旋体抗体(RPR)、HIV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患者在输血前感染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状况。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127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结果 HBsAg、抗-HCVIgG、抗-HIVAb和TPPA阳性率依次为13.30%、0.86%、0.42%和2.05%,总阳性率为16.63%(520/3127);2012年与2010年比较,梅毒增长率为1.39%,艾滋病增长率为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乙型肝炎首次发现率(25.92%)与2010年乙型肝炎首次发现率(39.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拟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已有16.63%的患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相关输血感染性疾病,梅毒与艾滋病有上升趋势,乙型肝炎输血前首次发现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浪活动对精神病患者是否有心室复极影响,从而评价流浪精神病患者入院时心脏事件的安全性。方法对50例初诊流浪精神病患者,50例普通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4周后分别进行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得出的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以正常职工体检人员5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组和普通精神病患者入院时比较,以及和对照组比较,均有QT间期延长,QT弥散度增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4周后流浪精神病患者组和普通精神病患者组较入院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数值增大,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期间有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存在心脏复极影响,存在心脏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邵群 《中国当代医药》2015,(7):117-118,123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戒毒所中选取109例感染梅毒患者,其中52例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患者设为观察组,57例HIV抗体阴性混合感染梅毒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为61.4%,高于观察组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为梅毒的监控、确诊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同时阳性或其中任何一项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TRUST法测定梅毒血清非特异类脂质抗体,TPPA法测定梅毒血清特异性螺旋体抗体。结果 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试验结果阳性共300例,TRUST(+)/TPPA(+)188例,TRUST(+)/TPPA(-)37例,TRUST(-)/TPPA(+)75例。其中188例TRUST(+)/TPPA(+)均为梅毒患者;37例TRUST(+)/TPPA(-)均为非梅毒患者;75例TRUST(-)/TPPA(+)中有3例为梅毒患者,1例为既往感染梅毒并治愈,其余均为非梅毒患者。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或TPPA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发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不同试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PPA、TRUST两种方法同时检测4811例住院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所有TP抗体初筛阳性样品结合临床资料最后确诊为梅毒。结果 TPPA法阳性123例,TRUST法阳性44例,结合临床资料确诊为梅毒43例。TPPA和TRUST两种方法阳性率分别为2.56%、0.91%;特异性分别为98.83%、99.99%;灵敏度均为为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应用TPPA和TRUST两种方法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本地区待孕女性乙型肝炎、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TORCH)、梅毒、艾滋病4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某地区接受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者5187例分别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某地区待孕女性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435例(8.39%),TOX-IgM阳性10例(0.19%),CMV-IgM阳性27例(0.52%),梅毒阳性(RPR及TPPA)10例(0.19%),抗HIV阳性0例。待孕产妇乙肝、梅毒感染率有上升趋势,TORCH感染率略为下降。结论:携带传染性病毒的孕产妇群体往往把病毒垂直传播至胎儿,影响着人口质量的发展,对待孕女性进行HIV、HBV、TORCH及梅毒4项传染病筛查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0例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对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对S/CO结果为1到10的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复检,对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检测。结果 2000例患者确诊为梅毒患者有120例,检出率为6%,TP-CLIA阳性348例(17.4%),TRUST阳性有138例(6.9%);TP-CLIA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结果中,患者年龄越大其假阳性率越高,其中以65岁以上患者的假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梅毒抗体经CLIA检测的复检率为8.7%(共检出174例),和TPPA相比,复检样本内S/CO为1到5组、5到10组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2.98%与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梅毒螺旋体应用化学发光法筛查安全可靠,若样本的S/CO值较低,则需要给予复检,将假阳性进行排查出去,确保检查治疗,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检测梅毒的4种血清学方法,寻找合理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胶体金试验(SYP)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该院2014年7月的58例临床怀疑梅毒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分析,并比较TRUST、TPELISA、SYP 3种方法所测结果与TPPA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TRUST结果 与TPPA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LISA、SYP结果与TPPA结果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和SYP对梅毒抗体检测均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而TRUST与TPPA差异较大,需合理利用TRUST的检测结果。结合各方法的优缺点建立一种便捷、准确和合理的检测模式,为临床诊断梅毒提供依据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项目的感染率。方法将对3728例孕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及艾滋病,用凝集法检测梅毒,如确证试验阳性者被视为感染个案。结果从2005~2007年间乙肝的感染率分别为8.48%,7.98%和7.62%。梅毒的感染率为0.53%,0.67%和0.93%。年份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艾滋病没发现感染个案。结论在怀孕期间查出患有各类型传播病应采取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1月到某院皮肤科就诊的75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以同期就诊的50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三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血清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TRUST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的灵敏度为78.8%,ELISA为97.3%,TPPA为100.0%。结论:ELISA法可用于筛查标本;TRUST法可用于疾病治疗的观察;TPPA法可用于确诊试验,有些情况必要下可多种方法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4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医院梅毒检测的模式。方法(1)分别用以上四种方法检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间确诊为梅毒的患者135例,其中一期梅毒46例,二期梅毒39例,三期梅毒5例,潜伏梅毒45例。(2)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间我院住院患者术前或输血前抽取血样32066份,先用TP-ELISA法检测,发现阳性266例,再用TPPA、RPR、SYP法分别检测。结果 (1)第一组试验结果:TPPA、ELISA、RPR、SYP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分别是98.78%、98.78%、78.52%、91.11%。TPPA、TP-ELI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PA、ELISA、RPR、SYP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前两种与后两种间以及后两种互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第二组试验结果:266例TP-ELISA阳性标本分别用TPPA、RPR、SYP法检测,阳性率分别是85%、69%、79%。TPPA、RPR、SYP三种试验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PPA法适用于其他方法检测阳性后再进行确诊试验,或者工作量较小的医疗机构;RPR适合基层医院的梅毒筛查和治疗疗效观察;TP-ELISA法适合工作量较大的医疗机构进行初筛检验;SYP法适用于基层医院或急症检测,但检测后应用其它方法进行复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探究不同梅毒检验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34例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35例非梅毒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ELISA、TPPA、TRUST等检测,对比探究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与TRUST检测方法相比,ELISA、TPPA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RUST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灵敏度最低,不宜在临床中使用,而ELISA、TPPA在检测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