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73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其中脑血栓形成30例均经CT证实,部分TIA病人做了CT检查。对部分血流变学指标与脑血流量的关系进行了直线回归分析并加以讨论,发现本组病人血粘度增高,脑血流量降低,认为及时纠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对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中风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处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并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FM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有显著改善作用,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黄芪对老年心绞痛患血流变学的影响,对63例研究组老年心绞痛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而30例对照组老年心绞病患仅给常规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的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流变学无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差异显。提示,黄芪可以显降低心纹痛患的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拟复方培他啶合剂注射液(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液 灯盏花素针 2%利多卡因针 654-2针)静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6例的疗效。方法 设对照组56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复方丹参针,各治疗2周,治疗前后查血流变学及TCD,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变学及TCD判断疗效。结果 显示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血流变学及VA(椎动脉)、B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缓解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结论 复方培他啶合剂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10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查,并对其部分血流变学指标测定,以探讨其在诊断老年早期脑梗塞方面的价值。结果:脑梗塞组D-二聚体含量及血流变学中的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认为D-二聚体和血液流变学同样对老年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流速度、血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设置4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用降纤酶5U静滴,同时设置4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西比灵及维脑路通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检测其血流变学指标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能降低其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VA、B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降纤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10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查,并对其部分血流变学指标测定,以探讨其在诊断老年早期脑梗塞方面的价值。结果:脑梗塞组D-二聚体含量及血流变学中的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认为D-二聚体和血液流变学同样对老年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8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12项血凝学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同时存在高粘滞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两者均为中风危险因素,且互为因果。建议将部分血凝学指标列为中风危险因素分析内容之一;在治疗高粘滞血症同时,积极纠正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3-05—2014-05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脂水平和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血脂水平和凝血情况、血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血脂水平和凝血情况、血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0,P=0.037 7)。2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血流变,降低病情进展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许多研究认为,机体的代谢状况与关节炎有密切关系,而血流变状况是影响机体内组织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因素。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与健康人之间血流变学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流变学状态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实验从2005年开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并于2008年完成。 对象:选择2005/2007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膝关节炎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9±6.3)岁;同时征集符合标准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0±7.2)岁。按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受试者对测试知情同意。 方法:对受试者进行血流变性指标测量。 主要观察指标:膝骨关节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流变的差异。 结果:采用多因素分析平衡年龄和性别因素后,结果显示膝关节骨关节炎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存在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的情况,并可能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把12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应用舒血宁治疗,并与对照组64例应用维脑路通治疗作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的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和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 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舒血宁组优于维脑路通组。结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从毒论治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0.9%NS250 ml加血塞通8ml静脉滴注,加服中药二陈汤,连用四周,治疗组30例用0.9%NS250 ml加入血塞通8 ml静脉滴注,加服中药中风1号方四周,按卫生部制定的有关中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判,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白血球计数及分类计数,血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从毒论治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不同部位脑梗塞的血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部位脑梗塞的血流变学研究米振洲,元小冬,安心脑梗塞准确定位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将急性脑梗塞病人应用CT定位分类,同时测定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梗塞部位与血流变学改变关系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本组1...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循环障碍性脑病(DE)患者的微循环状况,用活体显微镜检查球结膜;检查血流变学和血凝指标.本组包括DE61例,男48例,女13例,年龄38~68岁.都有高血压病或动脉硬化伴高血压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对照组在凝血3项、血流变学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治疗组及巴曲酶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21d、30d测定凝血3项、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3d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凝血3项、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后7d、14d、21d、30d上述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神经功能评分于治疗后30d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蚓激酶序贯于巴曲酶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反弹,巩固和加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复方培他啶合剂注射液(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液 灯盏花素针 2%利多卡因针 654-2针)静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6例的疗效。方法设对照组56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复方丹参针,各治疗2周,治疗前后查血流变学及TCD,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当流变学及TCD判断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血流变学及VA(椎动脉)、B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缓解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结论复方培他啶合剂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迄今为止,尚缺乏一种比较完善而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分别采用磷酸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对其疗效、血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血脂和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告1711例脑血管病(CVD),回顾性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各类脑血管病发病率,结果显示高血压是CVD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血流变学紊乱、糖尿病,心脏病,咸食为主要危险因素。提示预防上述危险因素可减少CV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学,是40年代由Cooley提出的,本文对4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周围血及上矢状窦血进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以期反映颅内、外血流变学变化情况及差异,结合氧自由基、GCS、血液稀释疗法的作用,以便于临床上更好地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Xingnaojing Injection)对急性重症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研究的共有125例病人,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设计了对照组(61例)、治疗组(64例),以治疗前后的欧洲卒中评分(E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7d,醒脑静组与对照组的GC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周后治疗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与21d后,醒脑静组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均P〈0.05)。血流变学指标治疗14d前后比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用药安全性上,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脑静注射液对促进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是有效而安全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