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水症是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临床表现。临床上除对这些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外,对腹水的解除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用验方消臌散治疗多类腹水21例,疗效满意。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35岁,平均51岁。肝硬化腹水11例、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6例、肾病综合征2例(一例合并胸水及心包积液)、腹腔肿瘤2例。以上均通过有关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2.
自拟膨胀症瘕汤治疗肝硬化腹水96例哈尔滨制药二厂职工医院赵桂芬,刘瑜君,肖显龙肝硬化腹水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用自拟膨胀症病汤治疗肝硬化腹水96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96例中,男,69例,女,27例,年龄,35~50岁36例,5...  相似文献   

3.
杨永海 《河南中医》2008,28(10):44-45
目的:观察柔肝散结散治疗肝硬变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柔肝散结散治疗64例肝硬变合并腹水患者,并根据临床兼症不同随症治之,2月为1个疗程.结果:64例患者获一级疗效31例,二级疗效19例,三级疗效14例,有效率为76.6%.结论:柔肝散结散治疗肝硬变合并腹水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柔肝疏肝、化瘀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本组观察治疗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35~45岁8例,46~55岁11例,60岁以上2例;肝包如早期患者9例,晚期肝包如(肝硬化)腹水患者12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6个月;肝功能代偿期6例,肝功能失代偿期15例,有乙肝病史17例。2治疗方法主用蒙药红花-10味散,根据其临床表现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5.
李刚 《中医药导报》2002,8(4):163-164
目的 :观察服用新加大黄甘遂散配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 (速尿、安体舒通联合用药 ) ,按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腹水、少尿、纳呆、齿鼻谬血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3% ,亦优于对照组 76.67%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新加大黄甘遂散为主 ,温阳逐瘀利水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症 ,较单纯西药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正> 肠气囊肿症是一种以肠壁多发性含气囊肿为病理特征的肠道疾病,术前不易作出正确诊断。现将我院38年间收治的17例报告如下,并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58~1996年收治肠气囊肿症17例,均经手术及组织学检查证实。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14~56岁,平均34.9岁。术前诊断:胃窦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湖南省血防研究所工作期间,参加了103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症患者在针刺麻醉下施行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成功率达94.2%,优良率为75.7%。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03例中,男性73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7岁。本组除一例脾肿大Ⅰ度外,其余均在Ⅱ度以上。其中5例上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行急性手术。35例有不同程度粘连,51例术前轻度腹水,2例中度腹水,21例合并各种不同程度夹杂症。  相似文献   

8.
人工冬虫夏草菌丝制剂治疗肝炎后肝硬化2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4年起,我们应用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菌丝制剂治疗肝炎后肝硬化22例,发现对提高患者血浆白蛋白有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小结如下。对象和方法本文22例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包括1例合并血吸虫病),男17例,女5例;年龄37—68岁,平均51.6岁;2例为代偿期,20例为失代偿期。22例中伴有腹水症者18例,其中2例同时伴有胸水;食道静脉  相似文献   

9.
腰、颈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突出部位压迫神经根发生水肿、无茵性炎症、周围组织增生和粘连,使该神经支配区出现放射性疼痛,是引起腰、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自1992年直开始收集有关资料,对“腰颈熏蒸散”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应用此疗法治疗本病800例,临床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依据1991年解放军部后勤部卫生部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好转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片、CT确诊为腰、颈椎间盘突出症1300例,男781例,女519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1个月~…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4月 ,笔者对自配中药散剂护髓散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研究 ,取得了可观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护髓散 ) 12 6例 ,对照组 (服用其它升白细胞药物 )5 8例。其中男 134例 ,女 5 0例 ;食管癌 5 2例 ,肺癌 6 1例 ,恶性淋巴瘤 31例 ,胃癌 18例 ,乳腺癌 13例 ,其它肿瘤 9例 ;年龄 30岁以下者 17例 ,30~ 39岁者 11例 ,4 0~ 4 9岁者 32例 ,5 0~ 5 9岁者 93例 ,6 0岁以上者 31例。所有病例均经细胞学检查病理确诊 ,其中未经手术的中晚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服用新加大黄甘遂散配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速尿、安体舒通联合用药),按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腹水、少尿、纳呆、齿鼻谬血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亦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新加大黄甘遂散为主,温阳逐瘀利水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症,较单纯西药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蛭蛄化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开苏 《四川中医》1999,17(8):37-37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上较常见难治之疾病。近年来,笔者运用目拟轻姑化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力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对例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0岁,20~35岁者6例,36~50岁者15例,51岁以上者12例;有黄疸性肝炎病史者13例,有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20例。患者全部均经B扭、肝功能检查确诊。单纯型肝硬化腹水16例,伴有胆囊炎、胆结石、脾肿大者17例。2治疗方法蛭蛄化瘀汤:北沙参、白芍、车前于、黄茂、沙白术各30g,当归、积壳、猪警、鸡内金各15g,水&、蓝虫、$始各109。辨症加减:湿热有黄疽者加茵…  相似文献   

13.
<正>我院自2007年11开始在临床运用活血定痛散治疗颅脑外伤症情较轻且出血已止的患者,包括脑震荡、脑外伤后遗症、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等的血瘀性头痛,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12~20岁2例,>20~25岁7例,>25~30岁5例,>30~35岁7例,>35~40岁3例,40岁以上2例。病程最短3 d,最长2  相似文献   

14.
吴言聚 《中医正骨》2000,12(6):33-34
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好发于16~30岁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0∶1。发病多在15岁以后,16~25岁为发病高峰。其特征是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步上行蔓延至脊柱关节,后期可引起关节强直、驼背畸形和严重功能障碍。到目前为止,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自1989~1999年12月,我们采用自制八味镇痛散加手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12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96例,女2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1岁;其中20岁以下8例,21~30岁64例,31~40岁20例,41~50…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腹水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症,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不得当易造成严重并发症,或在短期内复发,尤其是难治性腹水,单一方法治疗难以奏效,临床应考虑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我院2006年1-12月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23例,经综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34~70岁;肝炎后肝硬化2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运用消臌散治疗腹水,疗效颇为满意,现将1997~1998年对47例腹水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7例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8岁,以40~50岁居多;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多数为3~7年;其病因肝硬化36例,慢性肾...  相似文献   

17.
1984年以来,笔者用自拟方虎牛汤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17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7例中门诊5例,住院12例;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在35—59岁之间;肝炎引起肝硬化8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化6例,慢性痢疾史2例,原因不明1例;出现腹水时间一月以内3例,一月至二月10例,二月以上4例;轻度腹水5例,中度腹水9例,重度腹水3例。  相似文献   

18.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多种疾病均易出现烦燥、惊啼睡眠不安、甚则神昏抽搐等临床症状。尤以惊厥为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6岁以下小儿惊厥发生为成人10-15倍,由于惊厥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对脑组织有一定损伤,笔者临床应用镇静散收治小儿神经系统疾患30例,证明该药对缓解各疾病的神经精神症状有一定疗效,报导如下。一临床资料 1.年龄与性别:30例患儿中男16例、女14例,其中1岁以内8例,1-3岁10例,4-7岁5例,7-14岁7例。 2.临床特点:30例中有惊厥病史者17  相似文献   

19.
李振宏 《新中医》2006,38(11):72-72
笔者自1999~2005年应用自拟威灵抗骨增生散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疼痛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以临床C线检查或CT检查为诊断依据,并坚持连续治疗2疗程者为入选病例标准,共选择门诊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1~53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年。  相似文献   

20.
咽异感症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但有相当部分病例无明确器质性疾病,应用西医治疗收效差。近年来,家师运用玄麦甘桔汤加减治疗这类无器质性病变的咽异感症患者效果良好。现将病史记录完整的28例报告如下。l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ll例,女17例。年龄17~68岁,平均37.5岁。以30~40岁年龄段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