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14-116+120
目的 了解本院精神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处方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2019 年11 月抑郁障碍患者处方2797 张,对其处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1030 例,女性1767 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抗抑郁药物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占比最大,其次为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使用量排名前五种分别是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舍曲林和阿戈美拉汀。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的有2750 张处方(99.98%),有47 张处方(0.02%)为两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与抗抑郁药合并使用的药物主要是苯二氮pagenumber_ebook=120,pagenumber_book=114类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结论 本院门诊抑郁障碍患者以单一用药为主,新型抗抑郁药已经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
沈宁平 《西部医学》2009,21(8):1388-1389,1392
目的评价抗抑郁症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随机抽取1603张住院处方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处方出现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抗抑郁药物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荆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不同的抗抑郁药物间联合用药处方出现频率低于10%。结论我院抗抑郁药处方以单用药物为主,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都药应用普遍。  相似文献   

3.
邵全明  黄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7):765-766
目的:了解门诊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障碍药物现状。方法:根据我院门诊登记本记录的数据,按一般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单一用药为81.23%,两药合用为17.08%,三药合用为1.69%。单一用药中利培酮比例最高,达26.14%,两药联用中氯氮平37.64%居首,三药联用中,仍为氯氮平,比例达57.69%。抗抑郁药氟西汀13.38%的总处方量排在第一位。结论:新型、不良反应小的抗精神障碍药物,正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临床医生选用氯氮平的比例仍相当高,说明临床医生对于用药原则和躯体情况缺乏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障碍药物现状.方法根据我院门诊登记本记录的数据,按一般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单一用药为81.23%,两药合用为17.08%,三药合用为1.69%.单一用药中利培酮比例最高,达26.14%,两药联用中氯氮平37.64%居首,三药联用中,仍为氯氮平,比例达57.69%.抗抑郁药氟西汀13.38%的总处方量排在第一位.结论新型、不良反应小的抗精神障碍药物,正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临床医生选用氯氮平的比例仍相当高,说明临床医生对于用药原则和躯体情况缺乏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门诊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抽取门诊开具的抗抑郁症用药处方2 160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处方可分为6大类,合计14个药种,其中SSRI(选择性5-TH再摄取抑制剂)使用率最高,达38.7%;各种抗抑郁药物的剂量都控制在该药物说明书的推荐范围内;88.2%采用单一抗抑郁药,11.8%两药联合,无多药(三种及以上)联用现象。结论: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抑郁症已普遍采用新型抗抑郁药-SSRI,用药原则为尽量单一用药,需要二药联用时,谨慎选择,重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门诊患者苯二氮类(BZD)药物的使用状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门诊处方。对其中使用BZD类药物的处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使用BZD类药物的处方约占17.2%。其中BZD单、联或加用其它镇静、催眠、抗焦虑药占36.01%;BZD 抗精神病药12.91%,BZD 抗抑郁药50.03%,BZD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1.043%。结论:DUI值提示,氯硝安定有一定滥用倾向;高比例联合用药,较长的服药周期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燕 《求医问药》2014,(16):136-137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不进行药学干预。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进行药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率为95.56%,而未接受药学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其处方用药的合理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率,预防患者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时而引起不良反应。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采取横断面法调查我院287例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新型抗精神病药后来居上,新型抗抑郁药取代了传统的抗抑郁药。用药方式主要是单一用药,二联用药居于其次,三联、四联用药少见。结论精神科临床用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用药的规范化、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孟丽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42-1143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抗抑郁药用量的调查统计,分析该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的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及药品计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研我院7种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计算三环类抗抑郁药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占总量的比例,根据使用金额较大或具代表性。选择目前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7个品种,逐一计算不同年份的用量,分别将各药及两类药的用量做比较。结果:三环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药物使用逐渐上升。结论:随着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新型的抗抑郁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越来越受到临床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采取横断面法调查我院287例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新型抗精神病药后来居上,新型抗抑郁药取代了传统的抗抑郁药。用药方式主要是单一用药,二联用药居于其次,三联、四联用药少见。结论精神科临床用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用药的规范化、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医院门诊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市2家医院近3年的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查,共收到各科室处方共10000张,对其中的含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每科室使用比例,常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种类以及使用的合理情况等.结果随机抽查的10000张门诊处方中,涉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共有2610张,占总数的26.01%.不同门诊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量主要为五官科、急诊科、皮肤科,分别占到30.31%、29.31%和17.47%;主要以单一药物使用为主共有1912张,占到总数的73.26%;最长使用的药物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占到总数的59.01%.其它使用较多的还有曲安奈德注射液以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结论糖皮质激素对维持人类正常生命体征意义重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发广泛,但是要积极避免临床乱用,建立合理的用药规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常用降血脂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方法:获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门诊开出2645份降血脂药物处方,回顾性分析这些处方的降血脂常用药物,分析其药理特征,并统计其用量和用药后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门诊常用降血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和选择性TC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我院对于这三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好,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及临床症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163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肝脏损伤、血小板减少、多尿等症状,但均在停药、换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后缓解。结论:我院降血脂药物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常用降血脂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注重患者的病史、禁忌及临床症状,促进合理有效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2009年3月与2010年3月精神科专科门诊抗抑郁药处方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与2010年3月我院精神科专科门诊抗抑郁药处方资料,对性别、年龄、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使用人群以40岁到59岁年龄所占比例大。2009年与2010年抗抑郁药处方的诊断以抑郁症为主,其次为分裂症。2009年西酞普兰所占比例比2010年大(P<0.05),而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所占比例2010年比2009年大(P<0.01、P<0.05)。2009年以西酞普兰、文拉法新、帕罗西汀所占比例较大;2010年西酞普兰、文拉法新、帕罗西汀、氟西汀、度洛西汀、舍曲林较均衡,且2010年增加了舍曲林,曲唑酮。两年中三环类用药比例均较小。2009年与2010年药物合用情况除三环类药物2010年所占比例比2009年高(P<0.05)外其他没有明显差别(P>0.05)。药物合用所占的比例两年中均大于未合用药物的比例。合用药物以苯二氮类为主,其次为抗精神病药。结论:目前抗抑郁药使用以20~59岁年人群占多数,药物方面以SSRI、SNRI等新型的抗抑郁药为主,三环类较少,合用苯二氮类药物及小剂量的三环类药物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首次入住我院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治疗是否合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09年首次入住我院的625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疾病患者43.2%为单一用药;精神分裂症50.4%为单一用药,首发精神分裂症51.1%为单一用药,最常用的药物是氯氮平,最常用的联合用药是氯氮平+舒必利;情感障碍17.3%为单一用药,最常用的药是丙戊酸钠,最常用的联合是氯氮平+碳酸锂。一入院抗精神病药就合并抗胆碱药的35.7%。长期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22.2%。结论首次入住我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多数用药规范,但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两种以上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后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种类及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随机选取1800张西药处方进行研究试验,按照我国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搜集与整理两种以上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后发生ADR的处方,并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1800张西药处方中,有725张为两种以上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处方,所占比重为40.28%(725/1800)。其中有72张(9.93%)处方出现药物ADR,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22.22%)、消化系统症状(19.44%)、肾功能损伤(18.06%)、过敏反应(16.67%)及二重感染(16.67%)等。结论临床在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需明确掌握药物的性质、药学原理等,并加强相关药物ADR监测,以做到安全用药,高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门诊处方中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间的门诊处方,分析其中不合理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结果: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246张,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的10.56%。结论:我院门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基本合理,但尚有某些问题应需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环丙沙星缓释片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按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2013年1-9月门诊处方697张,对其有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为313张,占抽查处方的44.9%。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64.5%,无指征用药占不合格处方的33.29%,诊断书写不正确占不合格处方的12.5%,选药不合理占不合格处方的4.8%,用量超过7天未注明原因的占不合格处方的4.8%,联合用药很少,无不合理用药处方。结论:我院环丙沙星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陈玉明 《中外医疗》2010,29(18):49-4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合理运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2008年门诊非手术患者的门诊处方1170例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运用的合理性。结果 1170例门诊处方中,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569例,占48.63%;不合理处方共189例,占抗菌处方的33.22%。不合理用药主要以单剂过大和超大剂量、每日给药次数过少及选药过高或不当为主。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需落实原因给予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2012年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我院门诊开出的1000张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在这1000张门诊处方中,涉及到抗菌药物的处方有378张,在这些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为37.8%。其中,单独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283张,所占的比例为74.8%;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83张,所占的比例为21.9%;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12张,所占的比例为3.2%。这378张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类药物。其中,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的处方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余的给药途径依次为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和皮肤接触给药。在这378张处方中,因药物选择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有25张,所占的比例为6.6%;因给药剂量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有7张,所占的比例为1.8%;因给药时机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有2张,所占的比例为0.5%;因给药速度过快、给药时间过长、给药浓度过大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各有1张,所占的比例均为0.26%。结论:2012年我院门诊开出的处方中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对此,应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院使用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3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药途径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在这23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3例,女性患者107例。他们中有70%的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这23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占74.7%。这230例患者使用的抗生素共有9大类28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1.3%和27.0%。在这23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中,以皮肤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所占的比例为最高,分别为37.4%和20.4%。结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我院使用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主要为20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使用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与其性别无关。导致他们出现不良反应的抗生素主要为喹诺酮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其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滴注。他们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临床上医生在给患者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要对上述情况加以注意,并加强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