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三联疗法)和对照组(38例,给予三联疗法),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 Hp 根治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P<0.05)。观察组治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P<0.05)。2组均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5.9%,低于对照组的16.7%。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 Hp 感染性消化溃疡,Hp 根治率高,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2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1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积分、Hp根除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患者为80.33%,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各症状积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且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4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小儿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基准,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pH值、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H值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实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既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又可改善pH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照组采取复合维生素B及乳酶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佳,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卫东 《大家健康》2016,(1):151-152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102例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 ,予以联合组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美沙拉嗪联合治疗 ,仅予以对照组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腹痛、腹泻、便血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治疗总有效率为94.1%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 ( P<0.05 ).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起效快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与三联疗法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44例以及常规组44例,给予研究组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给予常规组三联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34/44)。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时运用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效果确切,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蒙脱石散预防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8例腹泻患儿,按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比对照组(70.33%)高,组间差异显著(P 0.05,χ2=5.400)。结论在治疗小儿腹泻过程中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IBS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胜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96-19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序贯三联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序贯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痊愈40例,占71.4%,显效8例,占14.3%,有效6例,占10.7%,无效2例,占3.6%,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而对照组56例患者,痊愈18例,占32.1%,显效17例,占30.4%,有效8例,占14.3%,无效13例,占23.2%,治疗总有效率为76.8%,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HP根除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补液、胃肠内外营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9 %)优于对照组(60.7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药价便宜,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给予厌食症患儿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补锌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123例厌食症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1),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补锌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59/62)高于对照组80.33%(49/61)(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腹部皮下脂脂肪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厚,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厚(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厌食症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补锌疗法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加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甘草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患儿采取甘草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3%,且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大便病毒检测结果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剂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服索拉非尼治疗患者过程中出现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的患者31例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剂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并在腹泻缓解后低剂量维持预防;对照组急性期给予洛哌丁胺治疗,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5例观察期内未再发生的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7例在观察期内出现的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明显好转,有效率达75%;观察组有16例(100%)患者均未因腹泻行索拉非尼剂量下调。结论蒙脱石散剂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琛  ;邹益友 《湖南医学》2014,(4):696-698
【目的】从临床表现、肠镜及肠道菌群变化多方面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9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肠道菌群、肠镜分级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58.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肠镜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罗海清  林伟泉 《吉林医学》2014,(36):8068-8069
目的:探讨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80004,全名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为其商品名)联合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金双歧联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2.0%,溃疡愈合率为9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根除率(P<0.05),且患者耐受性佳,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金双歧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18和TNF-α的影响。方法收集190例患者,依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95例)与对照组(9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蒙脱石散、奥替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组治疗后血清中IL-18和TNF-α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更明显。结论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明显,并能有效调节血清中IL-18和TNF-α的含量,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序贯三联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序贯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痊愈40例,占71.4%;显效8例,占14.3%;有效6例,占10.7%;无效2例,占3.6%,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56例患者,痊愈18例,占32.1%;显效17例,占30.4%;有效8例,占14.3%;无效13例,占23.2%,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序贯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Hp根除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儿童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把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都进行水电解质的补充、水的补充及炎症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对照组进行治疗,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对照组为77.36%(41/53),观察组为94.34%(50/5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治疗方案能及时有效地对患儿进行治疗,促进其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及补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 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5例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及补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0%和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388,P=0.021).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及补锌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