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苦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我刊78年第3期已报道。现将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苦黄注射液系采用中药苦参、大黄、大青叶、茵陈、柴胡经提取精制后制成的灭菌注射液。处方:苦参800克,大黄2000克,大青叶2000克,茵陈2000克,柴胡2000克,加注射用水制成8000毫升。制法: 甲液:取茵陈、柴胡加蒸馏水适量蒸馏,收集蒸馏液4000毫升,重蒸馏一次,收集重蒸馏液2000毫升,加吐温-80 10毫升,溶解后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使用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处方,建立Excel数据表对处方进行筛选处理,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复方170个,用药以寒性、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柴胡、甘草、郁金、金钱草、茵陈、白芍、大黄、川楝子、黄芩、延胡索;关联规则显示药物以白芍-柴胡、白芍-甘草、黄芩-柴胡、大黄-金钱草、川楝子-柴胡、川楝子-郁金、川楝子-金钱草配伍较多;聚类分析得到7类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得到30味核心中药和3组核心药物网络配伍。结论 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专利复方药物性味以苦寒为主,多归肝经,用药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泻下通腑类药物为主,配伍以疏肝柔肝、缓急止痛、和解表里、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主,治疗上常用四逆散、金铃子散、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方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3.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一旦发展为亚急性肝坏死(以下简称“亚黄”)、慢性活动性肝炎或失代偿期肝硬化,便成为顽固与难治的疾病,目前尚缺乏肯定有效的药物和可靠的治疗措施。苦黄注射剂是由苦参、大黄、茵陈、柴胡、大青叶提取制成的灭菌溶液,供静脉滴注。我们在附属医院传染科,从1976年8月至1977年10月一年多时间中,试用本品治疗难治性乙型肝炎39例,经临床初步观察,对多数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与肝功能方  相似文献   

4.
1 辨证施治 1.1肝郁气滞型 本型多见于胆绞痛或单纯性胆囊炎而未见化脓、梗阻及黄疸者。症见右胁或上腹绞痛、窜痛、常呈阵发性加剧,并兼发热口苦,恶心呕吐,胸闷嗳气,舌苔薄黄,脉弦紧或弦细。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处方: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青皮、陈皮、郁金、香附、木香。若胁痛重加川楝子、元胡;胸闷嗳气加旋复花、代赭石;发热口苦加黄芩;若胆囊火兼有结石者则宜舒肝行气、利胆排石,予茵陈、金钱草、郁金、柴胡、枳壳、香附、木香、大黄等药。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5年6月以来应用大柴胡汤化裁治疗急性胆囊炎46例,其中男性18例,年龄18~62岁,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 基本方:柴胡10g、郁金10g、枳实10g、黄芩10g、生大黄20g(后下)、蒲公英20g、虎杖15g、赤白芍各15g、半夏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7日为1疗程。 加减法:蛔虫梗阻者加川椒6g、乌梅15g;胆结石者加海金  相似文献   

6.
苦黄注射液系中药制剂,由苦参、大黄、大青叶、茵陈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退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有湿热内蕴、胆汁外溢、黄疸胁痛、乏力、纳差等症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较好的退黄作用。我院在应用苦黄静滴治疗黄疸型肝炎时发生2例药物热,报告如下:例1女,41岁。因乏力1月,纳差、尿黄3d于2002年4月16日入院。查体:T37℃,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神经系统无异常。肝功能检查:T-Bil79.7μmol·L-1,D-Bil51.2μmol·L-1,TP73.9g·L-1,GLB27.6g·L-1,ALT1824U·L-1,A…  相似文献   

7.
凌美  武谦虎 《医药导报》2012,31(6):804-807
摘要目的调查门诊肝炎患者中药使用情况,对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中药治疗肝炎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调2010年1月~2011年1月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诊断为肝炎的278张中药处方,并对组方治则及治法中常用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做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278例治疗肝炎中药处方平均每张处方中中药15.27 味,大部分处方含中药10~20味(89.85%);平均每例每日用药金额约15.28元;以清热解毒法、利湿退黄、疏肝理气、扶正固本法、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法等6类基本治法最常见,清热解毒法+利胆退黄+疏肝理气法处方最多(35.97%);此6法中使用最多的中药分别是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茵陈、垂盆草、柴胡、陈皮、郁金、生黄芪、白术、白芍、赤芍、丹参、石见穿、鳖甲、龙骨、牡蛎等。结论中药作为肝炎的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肝纤维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995年4月至1999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石嵌顿性胆绞痛125例,获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8例,女87例;年龄16~88岁。B超检查证实胆囊结石嵌顿52例,胆总管结石嵌顿56例,肝管嵌顿17例。胆绞痛伴高热者76例,伴黄疸者81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高,血清淀粉酶增高者18例。1.2 治疗方法1.2.1 夏柯三联症方 3剂,每日1剂,分3次煎服。该方药组成:柴胡30 g,川芎12 g,厚朴18 g,苍术10 g、青、陈皮各10 g,白芍30 g,枳壳18 g,甘草10 g,香附16 g,川郁金18g,延胡16 g,粟壳粉16 g,青木香12 g,鱼腥草30 g,生大黄30g,芒硝30g。加减:黄疸加茵陈50g,生山栀20g;大便灰白色加番泻叶0.5g(研细末装入胶囊)吞服,3次/d;剧痛缓减后减去粟壳粉;高热退后柴胡减至16g;大便通畅后去芒硝,生大黄减至16g。1.2.2 西药 中药尚未使用时,可用阿托品或抗生素;黄疸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急肝退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肝退黄胶囊为茵陈、关黄柏、板蓝根、白茅根、苍术、郁金、秦艽、蒲公英、车前草、黄芩、麦芽、大黄、栀子诸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黄芩为主药。具有清肝利胆,退黄除湿之功效。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该制剂卫生部药品标准无含量测定方法,且未见有关报道。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法简便、迅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急性黄疸型肝炎为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属祖国医学黄疸范畴,笔者近几年以清热利湿为治则,自拟茵陈去疸汤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0例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全部为住院及门诊观察患者,男13例,女7例。20岁以下3例,20~30岁8例,30~40岁5例,40岁以上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6岁。发病最短1d,最长20d。1.2诊断标准症状:目黄,身黄,小便黄,口干而苦,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周身倦怠无力;体征:右上腹有明显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略数;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清黄疸指数明显增高,肝功检查转氨酶明显增高,B超可见胆囊肿大、胆壁增厚、胆汁消失、肝内光点粗大。1.3治疗方法方药组成:茵陈100g,黄芩15g,黄连15g,大黄10g,山栀15g,龙胆草20g,车前子15g,苍术15g,猪苓15g,茯苓15g,青皮15g,泽泻15,甘草10g。水煎服,日一剂。随症加减:腹胀明显者加鸡内金10g,郁金15g;大便不实加附子10g;发热者加双花20g,公英20g。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禁食油腻及辛辣刺激之品。1.4疗效标准显效:服药一周后,症状,体征消失,化验、B超...  相似文献   

11.
李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132-133
目的从疗效和疗程、不良反应、口味和费用等多方面了解一个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1524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不分胎龄体重及男女,随机分成四个组,分别应用四种药物退黄治疗,其中:口服亮菌口服液组567例,茵陈五灵糖浆组447例,茵栀黄组407例,赤胆退黄颗粒组103例,结果①亮菌口服液组退黄疗程平均16d,无不良反应发生,口感好,易被新生儿接受,567例新生儿,557例新生儿接受,接受率98.24%;整个退黄疗程费用在175元。②茵陈五苓糖浆组退黄疗程平均17d,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47例,发生率10.5%,味苦,447例新生儿,401例新生儿接受,接受率89.71%;整个退黄疗程费用平均120元。③茵栀黄组退黄疗程平均14d,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61例,发生率为14.99%,味苦,不易被新生儿接受,407例新生儿,326例新生儿接受,接受率80.09%;整个退黄疗程费用105元。④赤胆退黄颗粒组退黄疗程平均15d,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17例,发生率16.50%,味苦,新生儿难以接受,103例新生儿,16例新生儿接受,接受率15.53%,几乎都要添加些葡萄糖才能接受,整个退黄疗程费用平均114元,结论新生儿退黄治疗,从疗效、疗程、不良反应、口味和费用等多方面评价,亮菌口服液优于其他药物,应是首选。  相似文献   

12.
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过敏反应邵柏松(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12003)茵栀黄注射液是由茵陈、栀子、黄芩等中药提取物精制而成的复方注射液,具有利胆、退黄、抗病毒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的治疗,消炎退黄效果明显。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往...  相似文献   

13.
甲型肝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均各有所长。我们采用赤黄汤治疗80例,效果尚佳,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5岁。其中黄疸型64例,无黄疸型16例,均为急性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最低达100u,最高达300u。来诊治疗时病程最短2d,最长者已达2w。2.处分组成及用法:本方由赤芍60g、大黄20g、金钱草30g、茵陈15g、川朴12g、当归、甘草各10g组成。以上药物加水500ml,前至250ml,(大黄后下),每日三剂,分2次,饭后顿服,互利为1疗程,一般用1疗程,必要时服用2个疗程。3.治疗结果:本组治愈规6床症状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退黄肝康合剂治疗肝硬化黄疸,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血浆、白蛋白对症支持疗法,其中对照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思美泰片,治疗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成药退黄肝康合剂(处方:茵陈、大黄、栀子、败酱草、金钱草、北柴胡、白茅根、龙胆草、赤芍、山楂、神曲、厚朴、甘草、蜂蜜)。观察治疗1疗程后两组TBIL、ALT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之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黄肝康合剂治疗肝硬化黄疸,具有消退黄疸、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黄的传统用法及其现代药理学特点。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大黄的用法,总结其药效特点及在现代药理学中的应用特点。结果大黄是临床中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清热解毒、泻下攻积、除湿退黄等作用,在现代药理学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价值。结论大黄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药材,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现代药理学的应用中与传统用法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临床中应在传统用药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更好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胆仙片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仙片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福建省人民医院(350004)刘紫英,赵竟成我院研制的胆仙片,经临床应用于胆石症及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一、处方组成柴胡、大黄、延胡索、黄芩、茵陈、枳壳、连钱草、鸡内金、陈皮、川楝子。二、制备方法大黄、延胡索、鸡内...  相似文献   

17.
自1986年以来,运用自拟银石桑苹汤治疗肺热咳嗽100例,现总结如下。II$床资料100例中,均为门诊患者,男63例,女37例,年龄3-56岁。职业:工人"例,农民20例,学生8例,儿童6例。病程1-25天,发热37.5℃-39℃。化验:血白细胞正常者35例,12000-ZXXVnd者65例。肺部X线透视或摄片:正常者25例,肺纹理增粗者58例,一侧肺叶或肺段有炎性阴影者17例。退热时间:最短1天,最长6天。2方法与结果2.l银石t$汤组方金银花209,石膏3(),黄$129,桑白皮15g,杏仁10g,桔梗10g,炙麻黄6g,麦冬12g,生地12g,柴胡12g,ru参12g,大黄4g…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以来在我院以中药三黄汤治疗急性结膜炎、配合面都点眼观察了10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6~16岁有引例,16~45岁59例,45岁上的10例,从临床看该病多发于青壮年及学龄儿童。其中患病无数在1~3d的50例,3~7d的20例,并且大部分患者是一家人,或是一个群体之中。就诊时都是先后双眼发病,症状表现从双眼球结膜充血,分泌物的轻症初期至眼睑红肿,脸球结膜充血明显分泌物至怕光不能睁眼的重症或。2.治疗方法(药物方剂组成):大黄5g,黄连、黄羊、生地、龙胆草、升淋、柴胡、金银花、栀子、甘草,各12g…  相似文献   

19.
舒肝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黄疽、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肿瘤患者的保肝护肝治疗,主要成分由茵陈、栀子、板蓝根、灵芝提取物以及黄芩苷等组成.我院2010年6-12月期间的舒肝宁注射液使用量平均每月500支左右,住院患者中,有2例发生该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中有1例症状严重,现报告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77年开始应用自拟炎平汤治疗男、女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坠胀等症状,效果满意,观介绍如下。1.方剂组成:元胡索,黄岑、丹参各10~209,他愉、泽兰,没药、续断、丹皮各109,柴胡、振子各10~15g,海嫖峭15g,甘草6g。以上为每剂的量。2.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10剂为一疗程。根据症状,随证加减。酸楚,坠胀症状为主,无明显局部体征者用元胡索209、柴胡159;疼痛、麻木,有局部压痛硬结或发红者用费事、丹参各209,板子15g以活血散结。3.质量标准;炎平汤以煎煮浸出法制成剂,主要质控标准是,组成方剂的12种中药材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