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脉冲射频模式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源性疼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脊神经根阻滞组(n=15),Ⅱ组为经椎间孔硬膜外阻滞组(n=15),Ⅲ组为脉冲射频治疗组(n=62),其中Ⅲ组又分为4个不同的脉冲射频模式组。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G)评估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3组术后疼痛均改善(P〈0.05),以Ⅲ组疗效更显著,VAS术前(7.69±0.43),术后1周(3.99±0.61),术后3个月(2.72±0.19)。结论脉冲射频是治疗神经源性疼痛安全、有效的神经调制技术,其疗效优于神经根阻滞及经椎间孔硬膜外阻滞,而脉冲射频4个模式中以温度42℃,时间120s,脉冲持续时间40ms,脉冲频率2Hz,2个射频周期的模式为本研究中最佳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脉冲射频术(PRF)与射频热凝术(RFTC)对兔股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疼痛治疗.方法 健康家兔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均分离双侧股神经,分别采用PRF及不同热凝温度的RFTC对股神经进行治疗.T42组(温度42℃,时间120 s,脉冲频率2 Hz),T42′组(同T42组,重复1次),T50组(温度50℃,时间120 s),T70组(温度70℃,时间120 s),T80组(温度80℃,时间120 s).5组射频治疗后均取股神经作光镜检查.结果 光镜下,T42组大部分神经束结构完整,仅局部少量神经束外膜轻度热凝性破坏;T42'组可见局部神经束外膜热凝性破坏;T50组可见神经束外膜局灶性热凝性破坏,神经纤维束局灶性外膜不完整;T70、T80组均见外膜及神经纤维热凝性变性、坏死并出现断裂现象,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索结构完全破坏.结论 RFTC严重破坏神经及周围组织,导致毁损性损伤;而PRF对神经及周围组织损伤轻微,较RFTC安全、重复性高.同时证明RFTC的镇痛作用是通过破坏神经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射频套针作眶上神经、眶下神经、下颌神经或颏神经穿刺,神经电刺激引导下接近神经,到位的参数为频率50 Hz,电压0.5~0.7 v.脉冲射频参数为频率2~4 Hz,脉宽20 ms,电压20~56 v,温度38℃~42℃,作用时间240 s.结果 脉冲射频治疗后1 d,平均VAS评分从治疗前的8.53降至3.47,卡马西平服用量从治疗前的0.56 g/d降至0.20 g/d,有效率69.4%.治疗后12周内的上述指标仍有进步,以第2周为最明显,有效率达75.0%(P<0.05).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叉神经末梢支脉冲射频镇痛有效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姜开洋  董莉丽 《重庆医学》2016,(16):2261-2263
目的:探讨不同射频温度及不同电压对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PRF)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PHN老年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n=35)、B组(n=33)、C组(n=31)和D组(n=37),4组患者均行PRF治疗,A组患者术中应用标准电压、42℃脉冲射频治疗,B组患者应用标准电压、48℃脉冲射频治疗,C组患者应用高电压、42℃脉冲射频治疗,D组患者应用高电压、48℃脉冲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时间均为120 s ,2个周期。分别于术前(T0)、术后第7天(T1)、术后1个月(T2)、术后3个月(T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生活满意度指数B表(LSI‐B)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4组患者T1~3时VAS、PSQI均明显降低,LSI‐B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患者T1~3时,VAS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5);C、D组患者T1时PSQI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5);4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LSI‐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PRF治疗老年PHN安全有效,高电压射频脉冲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睡眠治疗和生活质量,不同温度缓解疼痛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30),单纯阿霉素组(ADM组)、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组(PRF+ADM组)和单纯脉冲射频组(PRF组),比较三组患者的VAS评分、PRI总分、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PRF+ADM组VAS评分、PRI总分明显低于PRF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PRF组(P<0.05).术后1d、3d PRF+ADM组各指标与A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时间点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PRF联合ADM治疗三叉神经痛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罗高权  肖芳  杨忠民  武肖娜  项薇 《广东医学》2011,32(12):1582-1583
目的 观察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58例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60、120、180 s),观察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各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疗效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性腰腿痛患者,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3d、1个月、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VAS为(65±07)分,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VAS分别为(23±06)分、(24±0.5)分和(25±08)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显著降低(P〈005);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ODI(%)为(60±60)%,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ODl(%)分别为(18±60)%、(22±40)%和(25±30)%;与术前相比,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0DI显著降低(P〈O05);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oDJ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腰骶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神经根性疼痛有良好治疗作用,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预注法对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观察使用预注法对两药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诱导前分别给予和不给予预注剂量的维库溴铵或阿曲库铵,观察其肌松起效时间。结果肌松起效时间,组Ⅰ(168.3±13.1)s,组Ⅱ(95.7±7.6)s,组Ⅲ(128.4±10.8)s,组Ⅳ(86.5±7.5)s。组Ⅰ与组Ⅱ比较,后者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前者(P<0.01)。组Ⅰ与组Ⅲ比较,组Ⅲ起效时间短于组Ⅰ(P<0.05)。组Ⅱ与组Ⅳ相比,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预注法能显著缩短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脉冲射频治疗顽固性外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顽固性外周神经痛患者,采用Baylis射频治疗系统,脉冲治疗模式,刺激相应的外周神经.技术参数为:治疗温度42℃,峰值电压45V,时间20min,间隔0.5min,治疗持续时间120s.结果 17例即刻效果全部有效,随访6个月,只有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复发.结论 脉冲射频是治疗顽固性外周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对脉冲射频(PRF)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三叉神经痛采用PRF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温度分为三组,分别为38℃Ⅰ组,42℃Ⅱ组,48℃Ⅲ组,各20例。观察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和患者的卡马西平服用量,比较三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三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均起到镇痛效果,治疗4周有效率,38℃组为70%,42℃组为75%,48℃组为80%,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三叉神经痛采用PRF治疗,温度设置为38℃、42℃、48℃均有效果,没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或侧人路行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治疗,温度用60℃、65℃、70℃、75℃、80℃、85℃各1次,每次60s。结果105例中,Ⅰ支12例,Ⅱ支45例,Ⅲ支23例,Ⅱ、Ⅲ支同时受累25例。治疗后3个月评定疗效.优效84例(80.0%),良效15例(14.2%),3例经2次治疗后获良效(2.9%);无效者3例(2.9%),包括虽经2次治疗仍有部分疼痛者。总有效率为97.1%。除原疼痛部位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外,无其他严重、永久并发症。结论采用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安全,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谭嵘  徐军美  蒋劲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58-359,363
目的 观察腰骶部背根神经的脉冲射频对细胞因子TNF-、IL-1和IL-6的影响.探讨脉冲射频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1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性腰腿痛患者,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行背根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在行背根神经的脉冲射频前24h(T0),术毕后即时(T1),术毕后6 h(T2),术毕后24 h(T3),术毕后4 h(T4),术毕后72 h(T5),分别抽取肘静脉血测定TNF-a、IL-1和IL-6浓度并对患者进行活动时视觉模拟尺度评分(VAS)评分.结果 与行背根神经的脉冲射频前24h比较,术毕后6 h(T2),术毕后24 h(T3),术毕后48 h(T4),术毕后72 h(T5)的TNF-浓度逐渐下降(P<0.05),与T0比较T3、T4、T5IL-1和IL-6的浓度明显降低.与T0比较T1、T2、T3、T4、T5,(VAS)明显改善(P<0.05).结论 腰骶部背根神经脉冲射频通过降低细胞因子TNF-a、IL-1和IL-6的产生,对神经根性疼痛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磷脂酶A2的表达及与神经根性疼痛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性疼痛患者,根据神经根性疼痛程度分为四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每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腰椎间盘患者髓核组织中磷脂酶A2水平,分析后者与患者神经根性疼痛的关系。并取同期20例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正常腰椎间盘进行对照。结果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磷脂酶A2的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物中磷脂酶A2的表达随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即表现为IV级>Ⅲ级>Ⅱ级>Ⅰ级(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磷脂酶A2的表达比正常椎间盘明显增加;髓核组织中磷脂酶A2水平增高可能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脉冲射频电压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A组射频电压为45 V;B组射频电压起始为45 V,逐渐升高至65 V;C组射电压起始为45 V,逐渐高至患者最大受水平(65 V).所有患者均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进行穿刺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比较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匹森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比较3组总有效率、加巴喷丁用量、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匹森堡睡眠质量评分、加巴喷丁日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A组比较,C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VAS评分更低,术后3个月加巴喷丁日用量下降[(840±396.56)vs(525±320.98)mg]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有效率比较,B组(70%)、C组(90%)高于A组(55%),且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提高脉冲射频电压可以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加巴喷丁的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对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对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37例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38℃、42℃、45℃),观察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及卡马西平服用量,计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治疗后2周有效率分别是54.5%(38℃组)、66.6% (42℃组)、82.4% (45℃组),45℃组的有效率高于38℃组和42℃组;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38℃、42℃、45℃脉冲射频均有效,但45℃组的有效率高于38℃组和42℃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痔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发现对Ⅲ-Ⅳ期内痔及混合痔有效率100%,治愈率95%,论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痔疮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200例痔疮患者采用痔疮治疗机进行治疗。未发现大出血、肛门狭窄,疼痛轻、愈合时间短。结论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痔疮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腰痛1号方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 0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再配合内服经验方腰痛1号方,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0%,治疗组有效率为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当天疼痛缓解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症状、疼痛缓解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腰痛1号方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背根节脉冲射频对坐骨神经缩窄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背根节脉冲射频,参数为温度42℃,脉宽20ms,频率2Hz,时间240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后1周各组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OX-42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OX-4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OX-42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背根节脉冲射频对坐骨神经缩窄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痔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200例痔疮患者并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 Ⅲ期-Ⅳ期内痔及混合痔有效率100%,治愈率95%,疼痛轻,愈合时间短。未发现大出血、肛门狭窄。结论 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痔疮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2):137-138
[背景]观察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自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确诊为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为32例.对照组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实验组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明显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脉冲射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