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射频及神经阻滞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336例患者,分别随机按腰腿痛分类给予射频及神经阻滞治疗。结果:射频热凝在腰腿痛治疗较神经阻滞临床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腰痹通胶囊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老年慢性腰腿痛,观察其临床效果,并检测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分析作用机制。方法:120例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脉冲射频治疗,研究组同时应用腰痹通胶囊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应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功能评价表(M-JOA)评估患者腰腿部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DI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状况,并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JOA总评分为(22.85±1.73)分,高于对照组的(20.31±1.56)分;研究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为(2.33±0.48)分和(25.24±2.70)分,低于对照组的(3.54±0.51)分和(30.18±2.9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分别为(32.31±4.58)pg/mL、(64.62±7.08)pg/mL和(25.02±3.65)pg/mL,均低于对照组(38.65±4.46)pg/mL、(72.38±6.90)pg/mL和(31.62±3.74)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腰痹通胶囊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老年慢性腰腿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或体征,减轻腰腿痛疼痛程度,下调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幻肢痛是截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达50%-80%[1],它是患者主观感觉已被截除的肢体仍存在,并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常伴有残肢痛。临床表现为肢体钳夹感、针刺样或切割样疼痛,患者也因此变得孤僻与消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且易反复。为此,我院采用脉冲射频脊神经治疗幻肢痛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左残足疼痛3年,以"左残足幻  相似文献   

5.
张海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197-4198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脉冲射频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2周及24周后的随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所致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LDH所致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59例,分为2组: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组(S组,n=30):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患侧臀部坐骨神经阻滞,并行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硬膜外腔及坐骨神经处均注射含糖皮质激素的镇痛复合液;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组(E组,n=29),硬膜外腔注射含糖皮质激素镇痛复合液.2组患者均7 d注射1次,4次1疗程.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9 d(T1)、1月(T2),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点S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E组;下肢麻木消失、坐骨神经出盆口压痛消失及直腿抬高试验转阴率,S组均高于E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能更快、更好的缓解LDH所致根性坐骨神经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脉冲射频术(PRF)与射频热凝术(RFTC)对兔股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疼痛治疗.方法 健康家兔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均分离双侧股神经,分别采用PRF及不同热凝温度的RFTC对股神经进行治疗.T42组(温度42℃,时间120 s,脉冲频率2 Hz),T42′组(同T42组,重复1次),T50组(温度50℃,时间120 s),T70组(温度70℃,时间120 s),T80组(温度80℃,时间120 s).5组射频治疗后均取股神经作光镜检查.结果 光镜下,T42组大部分神经束结构完整,仅局部少量神经束外膜轻度热凝性破坏;T42'组可见局部神经束外膜热凝性破坏;T50组可见神经束外膜局灶性热凝性破坏,神经纤维束局灶性外膜不完整;T70、T80组均见外膜及神经纤维热凝性变性、坏死并出现断裂现象,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索结构完全破坏.结论 RFTC严重破坏神经及周围组织,导致毁损性损伤;而PRF对神经及周围组织损伤轻微,较RFTC安全、重复性高.同时证明RFTC的镇痛作用是通过破坏神经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及脉冲射频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组21例采用中药结合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 a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简式疼痛问卷表(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病变皮肤麻木评分、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QOL评分及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相比,VAS评分、SF-MPQ评分及QOL评分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 a随访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给予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 a时的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麻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可能是通过激活疼痛感受抑制系统及调节三叉神经功能而起到止痛效果,中药长期服用可能是缓解患者动脉痉挛和神经的敏感性而起到治疗作用,所以二者结合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性腰腿痛患者,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3d、1个月、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VAS为(65±07)分,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VAS分别为(23±06)分、(24±0.5)分和(25±08)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显著降低(P〈005);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ODI(%)为(60±60)%,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ODl(%)分别为(18±60)%、(22±40)%和(25±30)%;与术前相比,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0DI显著降低(P〈O05);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oDJ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腰骶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神经根性疼痛有良好治疗作用,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脉冲射频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调制手段,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将对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谭嵘  徐军美  蒋劲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58-359,363
目的 观察腰骶部背根神经的脉冲射频对细胞因子TNF-、IL-1和IL-6的影响.探讨脉冲射频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1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性腰腿痛患者,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行背根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在行背根神经的脉冲射频前24h(T0),术毕后即时(T1),术毕后6 h(T2),术毕后24 h(T3),术毕后4 h(T4),术毕后72 h(T5),分别抽取肘静脉血测定TNF-a、IL-1和IL-6浓度并对患者进行活动时视觉模拟尺度评分(VAS)评分.结果 与行背根神经的脉冲射频前24h比较,术毕后6 h(T2),术毕后24 h(T3),术毕后48 h(T4),术毕后72 h(T5)的TNF-浓度逐渐下降(P<0.05),与T0比较T3、T4、T5IL-1和IL-6的浓度明显降低.与T0比较T1、T2、T3、T4、T5,(VAS)明显改善(P<0.05).结论 腰骶部背根神经脉冲射频通过降低细胞因子TNF-a、IL-1和IL-6的产生,对神经根性疼痛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炙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1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0例给予针炙疗法,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物理疗法。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的痊愈率、无效率及总效率方面均效果好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32、8.31、和3.29。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治疗时间方面,治疗组在前两个疗程,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2χ值分别为8.12和9.5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炙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效果好于西医物理疗法,能够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疼痛采用神经妥乐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S(0.9%)100ml,使用静脉滴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神经妥乐平7.2NU100ml,使用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0天。结果:手术以后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疼痛使用神经妥乐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使病人疼痛感明显减轻,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时采用闭合性松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神经根性颈椎病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5例,其余45例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闭合松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牵引推拿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疗程,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和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现的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根性颈椎病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体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松解术对于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具有非常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损伤,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损伤后肩胛带以下的肌肉麻痹,使上肢的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如何恢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病人的功能一直是广大骨科医生不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开展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针穿刺臭氧注射结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盘源性腰腿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盘源性腰腿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B组行双针穿刺臭氧注射,C组行双针穿刺臭氧注射结合低温等离子射频。评价各组治疗前,治疗后3、30、90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治疗效果、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30、90 d VAS和治疗效果优良率及治疗后90 d ODI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针穿刺注射臭氧结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比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或双针穿刺注射臭氧治疗效果更确切,持续时间更长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连续脉冲射频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济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案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即通过利多卡因、曲安奈德实施形状神经阻滞的35例患者设为参照组,而通过利多卡因实施阻滞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形状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舌咽神经行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舌咽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38例,在CT引导下经颈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舌咽神经,经测试穿刺到位后行脉冲射频术并注入抗炎镇痛复合液,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1周.3月,6月及1年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临床治愈率不同随访时间分别为13.2oA(5/38例)、13.2%(5/38例)、10.5%(4/38例)、7.9%(3/38例),优效率分别为:34.2%(13/38例)、28.9%(11/38例)、26.3%(10/38例)、26.3%(11/38例),良效率分别为:44.7Voo(17/38例)、42.1%(16/38例)、42.1%(16/38例)、34.2%(13/38例),有效率分别为:92.1%(35/38例)、84.2%(34/38例)、79%(30/38例)、68.4%(26/38例)。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治疗后饮水出现呛咳症状,但24h后呛咳症状自行消失。结论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舌咽神经痛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腰神经后支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腰腿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常见,成为临床就诊、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如:中医按摩、推拿、中药贴敷、痛点封闭,以及射频、冷冻、神经切断等,但由于疗效缓慢、不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