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腭部腺泡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泡细胞癌亦称浆液细胞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腮腺。发生于腭部者罕见。现将笔者收治的一例腭部腺泡细胞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腺泡细胞癌是一种不常见的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为涎腺腺癌的特殊类型。现将我院诊治的20例作一临床病理分析。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部位与病期 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70岁。发生在腮腺10例、腭腺5例、颌下腺3例、舌下腺2例,病期最长20余年,最短1月余。  相似文献   

4.
腭部涎腺上皮性肿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腭部涎腺上皮性肿瘤43例临床分析CLINICALANALYSISOF43CASESSALIVARYEPITHELIALTUMORINPALATE王益华周东升郑家伟近年来,有关大涎腺肿瘤的临床资料报道较多,对于小涎腺肿瘤的研究报道则比较少。我科自198...  相似文献   

5.
60例腭部小涎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例腭部小涎腺癌临床分析CARCINOMAOFMINORSALIVARYGLANDSINTHEPALATE-ACLINICALANALYSISOF60CASES王志勇叶炳飞徐明耀作者单位:南京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10008)小涎腺癌是腭部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小涎腺非肿瘤性病变26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导了268例小涎腺非肿瘤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并总结。其中病例最多的是粘液囊占88.4%,其次为小涎腺炎占56%,其余小涎腺结石,坏死性涎腺化生1小涎腺移位,小腺增生等共占3.33%。粘液囊肿发病率占颌面部囊病挛21.15%,其临床及病理等方面与国内文献及教科书一致。小涎腺炎症及增生大部病例临床表现为外突 性无蒂小肿物,易误诊,应注意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切除后应常规作活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Aci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生物学行为相关的病理因素。方法 :收集1988—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腺泡细胞癌病例68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随访调查。结果:平均发病年龄为44.4岁,20岁以下4例(5.9%),男女比例为1∶1.13;就诊平均病程为45.2个月。肿瘤发生于腮腺为57例(83.8%)、腭部为4例(5.9%)、颊部为3例(4.4%)、颌下腺为2例(2.9%)。68例AciCC中,56例获随访信息,随访率为82.4%。复发率为26.5%,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8.82%,5年生存率为98.21%。肿瘤间质中有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的患者,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AciCC肿瘤间质中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是提示患者预后较好的一个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papill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SCC)即疣性癌,是在临床和病理学上具有独特性的一种少见的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其好发部位为宫颈和阴茎,在头颈部较少见,发生在口腔黏膜则更为罕见。我科曾诊治1例腭部乳头状鳞状细胞癌,现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涎腺局灶性增生为发生于口腔小涎腺的少见病,临床常误诊为良性肿瘤或其他病变,为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本文进行了总结。方法:复习628例小涎 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理切片中,有9例属于本病。结果:9例的发生部位以腭部最多见(4/9),其次为上唇(2/9)、颊、磨牙后垫及舌各1例,临床表现增生物较小,为柔软的实性团块,与周围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病理表现为大量粘液腺泡的聚集,腺导管基本正常,无炎症或散在少量慢性炎症细胞,偶见少量腺泡的细胞膜消失,腺泡融合,增生物与周围腺体之间无明显界限。结论:本病临床表现为缓慢增生的肿块,作为准确诊较困难,只有手术后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0.
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s)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方法:收集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文献回顾对涎腺透明细胞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EMA和CK8全阳性表达(8/8、100/100),Ck18和CK-HMW小部分阳性表达(各2/8、25/100),S-100仅1例阳性表达。SMA、Calpon in和P53无表达,bc l-2全阳性表达,PCNA阳性表达率为72.25%。结论:涎腺透明细胞癌是腺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涎腺肌上皮瘤是一类比较罕见的涎腺肿瘤,由Sheldon[1]首次报道并命名,好发于腮腺和腭部小涎腺。WHO在涎腺肿瘤组织病理类型新分类中正式将良、恶性肌上皮瘤分别列入腺瘤类和癌类,并指出其约占涎腺肿瘤的1%[2]。  相似文献   

12.
1953年 Foote 和 Frazell 首次把腺泡细胞癌作为涎腺肿瘤的一个独立类型提出来。国外学者在60年代后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作了一些研究,国内仅见少数报道。目前,该肿瘤之病理分型、临床病理联系等问题尚无明确一致的意见。本文对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13.
腭部涎腺肿瘤不同手术方式效果的追踪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86例腭部涎腺肿瘤的没手术方式的效果进行了3年以上的追踪,结果显示:64例良性肿瘤绝大多数以单纯切除为主,春复发率为19%,均菜性腺瘤,22例恶性肿瘤,单纯切除者7例,扩大切除者9例,上颌骨次全切除者6例,6例行舌骨上淋巴清扫,3便行颈淋巴清白,12例术后放疗。其复发率为41%,恶性肿瘤复发率明显主于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不同手术方式效果的比较亦有明显的差别。单纯切除得和扩大切除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粘液表皮样癌能发生在口腔小涎腺所分布区域。临床表现随发病部位不同而不一 ,治疗方法较为复杂。 1 982~ 1 996年我们共收治经病理证实小涎腺恶性肿瘤 92例 ,其中粘液表皮样癌 35例 ,占38.0 4 % ,为探讨影响粘液表皮样癌预后因素 ,现将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35例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 ,男性 1 3例 ,女性2 2例。年龄在 6~ 62岁 ,以 31~ 50岁居多。发病到就诊时间在 1~ 6月 1 8例 ,7~ 1 2月 1 0例 ,1年以上7例。临床分期为 T1期 1 2例 ,T2 期 6例 ,T3 期 9例 ,T4 期 8例。部位以腭部最多 ,为 2 1例…  相似文献   

15.
涎腺透明细胞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分析涎腺透明细胞癌(C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科在1985年1月至2004年5月期间诊断为涎腺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确诊了10例CCC,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结果 10例CCC部位:7例腭部、1例舌根、1例磨牙后区、1例口底,男、女性各5例,平均年龄为55岁。光镜下肿瘤主要由排列成小梁状、带状、巢状、团块状的透明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细胞组成,细胞周围常有玻璃样变物包绕。免疫组化:10例肿瘤细胞EMA、CK8呈阳性表达,5例CK18呈阳性表达,2例CKHMW呈阳性表达,CK10/13、S-100、SMA、Calponin均呈阴性表达。8例随访患者术后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CCC是一种独立的、低度恶性的涎腺肿瘤,好发于小涎腺,肿瘤可能来源于闰管储备细胞。  相似文献   

16.
刘婷姣  王如等 《口腔医学纵横》2002,18(1):30-31,I002
目的;分析、探讨涎腺导管癌。方法:本研究对6例涎腺导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其临床特点为:主要发生于腮腺,次为颌下腺,好发于老年男性,生长迅速,病程较短,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率高,易侵犯神经,患者预后差。组织学特点为:组织学表现与乳腺导管癌极为相似,并因此而得名。瘤细胞向导管内生长,形成乳头状,筛孔状,实性等多种结构,并可发生粉刺样坏死,瘤细胞也向导管外浸润生长,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是其显著特征。结论:涎腺导管癌高度恶性,预后较差,治疗方法以局部彻底扩大切除,根治性颈清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7.
6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6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的部位分布、发病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5例小涎腺上皮性肿瘤中腺瘤265例,癌350例,良恶性肿瘤之比为1∶1·3。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81·1%),其次为肌上皮瘤(14·7%)。恶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最常见(32·9%),其次为粘液表皮样癌(21·4%),腺癌(11·7%)。小涎腺上皮性肿瘤以腭部最为好发,分别占良、恶性肿瘤的77·0%和60.0%。腺瘤中女性患者(51·3%)稍多于男性(48·7%);小涎腺癌患者中男性(56·3%)多于女性 (43·7%)。小涎腺腺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0·9岁,小涎腺癌平均发病年龄49·1岁,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 小涎腺上皮性肿瘤在病理类型构成比、部位、年龄、性别分布上具有其独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系涎腺低度恶性肿瘤之一。占涎腺肿瘤的1%一3%,约80%~90%发生在腮腺,其次为颌下腺,发生于小涎腺者极为罕见。近年偶见发生于上腭、颊粘膜、下唇、颌骨等部位的个案报道,国内尚未见发生于上唇部位的报道。现我科遇见1例上唇腺泡细胞癌(经病理确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腭部腺样囊性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腭部涎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在1983年至2006年问住院治疗的116例腭部涎腺肿瘤病人的临床病理类型、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16例中良性肿瘤71例(61.21%),以多形性腺瘤最为多见。恶性肿瘤45例(38.79%),以腺样囊性癌最多见,黏液表皮样癌次之。肿瘤发生在软腭者38例,硬腭者33例,软硬腭交界处者45例。11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95例获3年以上随访,良性肿瘤复发率为7.4%,恶性肿瘤复发率为22.0%。结论腭部涎腺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重视术前组织学诊断,尽量避免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