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腭部腺泡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泡细胞癌亦称浆液细胞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腮腺。发生于腭部者罕见。现将笔者收治的一例腭部腺泡细胞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涎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s)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约占涎腺恶性肿瘤的2%,发生在小涎腺者更为少见。国内鲜有报道。现报道我科诊断的腭部小涎腺小细胞癌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涎腺小细胞癌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它的发生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紊乱所导致细胞的失控性生长密切相关.细胞周期的运行受多种因素所调控.有两个主要调控点:一个处于G1/S转折点,是控制细胞进入S期的控制点(G1期检测点),另一个处于G2/M转折点,是控制细胞进入M期的控制点(G2期检测点).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状细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抗牛乳头状瘤病毒(BPV)的抗血清对3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结构抗原进行检测,证明其中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PV结构抗原一,说明口腔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对防治HPV感染,减少口腔癌的发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因“舌痛,舌右缘溃疡4月余”就诊于我院口腔内科。门诊行舌部溃疡病理切片检查,诊断为舌右缘鳞状细胞癌(Ⅰ级),收入院。1月余前患“伤寒”,已治愈;并同时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体检:面色晦暗,双侧面颊部、颈部、左上臂及背部皮肤散在分布暗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无压痛,无明显浸润感,表面未见糜烂。  相似文献   

6.
淋病在我国性病传播中占首位。但发生在口腔内的淋病极为少见。笔者收治 1例幼儿腭部淋病性溃疡 ,报道如下 :患儿 ,女 ,2个月 ,汉族。因进母乳时哭闹发现腭部溃疡 7天 ,来院就诊。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 ,口腔检查见腭部正中软硬腭交界处有一约 8mm× 8mm浅溃疡 (见附图 ) ,表面被覆黄白色粘液样分泌物 ,周围黏膜轻度充血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 ,RPR阴性 ,TPHA阴性 ;溃疡区分泌物涂片找到大量细胞内、细胞外G-肾形双球菌 ,分泌物淋球菌培养见奈氏菌生长。患儿父母同时作尿道或阴道涂片及培养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诊…  相似文献   

7.
口腔鳞状细胞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及口腔粘膜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感染与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73例口腔鳞癌及40例正常口腔粘膜石蜡包埋组织中HPV16、HPV18的DNA。统计分析其与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口腔鳞癌HPV16/HPV18 DNA阳性率为74%(54/73),正常口腔粘膜为55%(22/40)。口腔鳞癌与正常口腔粘膜HP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0)。统计分析显示:HPV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有关,与其它因素(肋瘤发生部位、嗜烟酒情况、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有关。口腔粘膜中HPV感染普遍存在,提示HPV在口腔肿瘤的发生中并非独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鳞状细胞癌是口腔常见的颌面部恶性肿瘤,约占80%以上.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是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癌变率约9%~19%[2].  相似文献   

9.
57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COX-2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乳头状瘤(SC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黏膜炎症、增生及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在20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单纯增生10例,伴糜烂10例)、20例口腔乳头状瘤(单纯增生10例,伴糜烂10例)、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Fromowitz法计数阳性细胞。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OX-2在不同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舌背斑块型扁平苔藓中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糜烂型扁平苔藓中50%为中度阳性表达,40%为强阳性表达。在口腔乳头状瘤中,同样发现单纯增生的乳头状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合并炎症的乳头状瘤组织中均有COX-2的高表达。本实验结果显示,糜烂型扁平苔藓组及乳头状瘤组与鳞癌组相比较,COX-2的强阳性表达无率明显差异。但COX-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细胞与糜烂型扁平苔藓组及乳头状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扁平苔藓组和乳头瘤组炎症程度与COX-2的高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随着炎症加重,COX-2的表达加强。口腔鳞癌中炎症程度与COX-2的高表达无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是一种由黏膜复层鳞状上皮发生而来的良性肿瘤,常见于颊、腭、唇和舌部。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牙龈乳头的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1年前发现左侧耳垂区有一蚕豆大小肿物,疼痛。  相似文献   

14.
15.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除吸烟、饮酒外第3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其中,高危型HPV16在OPSCC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HPV16相关OPSC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其预后及治疗方法与其他类型的OPSCC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原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延伸出经口腔内窥镜手术技术、放...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0岁,无明显诱因左颊部黏膜出现米粒大肿物,破溃后疼痛,去陈刺激因索后好转,1月后左颊部出现溃疡,疼痛,3月后迅速增大,并突出于黏膜表面,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olymorphous low grade adeno-carcinoma,PLGA)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肿瘤,又名为小叶癌、终末导管癌,腭部为好发部位,尤其以硬软腭交界处为常见,罕见由腭部浸润生长至鼻腔者。本文汇报我院1例腭部浸润生长至鼻腔的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误诊为多形性腺瘤者,探讨PLG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鳞状细胞癌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EGF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VEGF多克隆抗体对 10例正常黏膜、2 7例口腔扁平苔藓、2 4例口腔白斑及 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 ,与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中VEGF有一定的表达 ,且表达强度强于正常口腔黏膜组 (P <0 .0 5 )。结论 :VEGF的过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以将其作为预测口腔黏膜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鼠颊黏膜鳞癌单克隆细胞系,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口腔癌的研究提供大鼠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系、移植瘤和转移动物模型。方法:将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发的SD大鼠颊黏膜鳞癌组织标本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利用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该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计数和四唑盐比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染色体分析确定细胞核型特点,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动物实验观察细胞裸鼠皮下接种成瘤率及实验性肺转移能力。结果:成功得到单克隆细胞系,细胞形态和生物学观察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符合鳞癌细胞的基本特征,65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5.44h,平板克隆形成率为56.30%。细胞周期分布S期占20.13%;染色体为四倍体核型。角质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细胞系裸鼠皮下接种成瘤为16/16;细胞系行裸鼠尾静脉注射后,其实验性肺转移为10/10;该单克隆细胞系SD大鼠同种异体皮下接种不能成瘤。结论:成功建立SD大鼠颊黏膜鳞癌细胞系Rca—B,细胞系具有高转移鳞癌细胞的典型生物学特征;该细胞系是研究口腔鳞癌分子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的又一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 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 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