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56例,肿瘤直径均≤3.0 cm,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0.5~1.0 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随访0.5~5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较.结果:56例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无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其中4例出现暂时性面瘫.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肿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口干、暂时性面瘫、涎瘘和Frey's综合征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可以作为体积较小(≤3.0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腮腺良性肿瘤病例,按照手术切除方法的不同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传统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另一组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直径<4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腮腺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探讨部分切除术的合理性。 方法 选择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103例,其中53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0.5~ 1.0 cm 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耳大神经分支。50例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0.5~ 5年,观察并比较(卡方检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 结果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术后较少出现面部畸形,腮腺功能良好,相对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组,Frey综合征、口干、耳垂区麻木以及术后暂时性面瘫、涎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既能保证腮腺良性肿瘤彻底切除,又可以显著减少各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研究2005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86例,其中,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7例,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患者49例;所有患者随访1-5年,对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组面部畸形明显,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20.4%(10/49),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40.8%(20/49),涎瘘发生率4.1%(2/49);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组患者术区面部畸形较轻,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5.4%(2/37),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8.1%(3/37),P<0.05,本组无涎瘘发生;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面部畸形小等优点,是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不同区域功能性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12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术前临床检查配合B超或MRI检查倾向于良性肿瘤,其中72例根据不同区域采用功能性切除术,40例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1周~5年,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112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肿瘤均无复发,两组在Frey综合征、耳垂区麻木发生率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面神经功能损伤、涎漏和面部畸形的发生率方面亦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浅叶不同区域功能性切除术疗效优于腮腺浅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2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4~2011年间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506例,其中404例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10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1~17年。结果: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大部分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改良术式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改良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腮腺多形性腺瘤102例行肿瘤及部分腺体切除术(改良组)与102例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比较其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10年,随访率93.1%,两组病例术后均无复发,改良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及部分腺体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较传统的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比较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附41例临床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1例诊断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且肿瘤直径小于2.0cm的病例,作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于肿瘤外5~10mm处切除肿瘤与周边正常腺体组织。结果:41例患者术后经随访2~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涎瘘,患侧腮腺有分泌功能,面部畸形小。结论: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是治疗体积较小(直径<2.0cm)的腮腺良性肿瘤的有效术式,有利于保持剩余腺体功能及面部美观。  相似文献   

9.
不结扎腮腺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5例16侧腮腺良性肿瘤实施了不结扎腮腺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多采用循下颌缘支的方法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肿瘤外0.5~1.0cm切除肿瘤与部分腺体。结果 15例手术病人,均未出现涎瘘等手术并发症。术后瘢痕小,面部畸形轻微,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腮腺部分切除术对与发生于腮腺后下部的良性肿瘤,是一种效果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垂下小切口行腮腺下极良性肿瘤功能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8例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行改良功能性切除术:采用耳垂下小切口,保护耳大神经耳垂支及耳后支,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顺下颌后静脉向上寻找面神经,保留腮腺主导管及部分浅叶腮腺组织。术后跟踪随访2~24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面部瘢痕轻微,外形恢复良好,无术后面瘫,无涎漏。有耳垂麻木2例。术后随访无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耳垂下小切口行腮腺下极肿瘤功能性切除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腮腺主导管存留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的:评价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腮腺主导管保留的临术效果.方法:对66例临床诊断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病例,作解剖和保存面神经及腮腺主导管,切除腮腺浅叶及其肿瘤术.结果:(1)术后无肿瘤复发,(2)术侧无明显凹陷性畸形,(3)术后涎瘘明显减少.结论:腮腺主导管及其深叶的保留与肿瘤复发无关,该术式适应腮腺浅叶及峡部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三种解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比较腮腺肿物手术中3种不同的面神经逆行解剖方法,探讨通过颈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腮腺区肿物患者83例,依据肿瘤部位及性质分别采取面神经颈支、下颌缘支和颊支的逆行解剖方法。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面神经颈支逆行解剖组术后面瘫发生率(10.7%)明显低于下颌缘支组(37.1%)和颊支组(45.0%)。三组术式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差别。结论:面神经颈支逆行解剖法可有效降低面瘫的发生,并能保留颈阔肌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创技术在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技术。方法:收集临床病例38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应用改良耳屏切口作为入路,借助内镜在腮腺咬肌筋膜下分离建腔,并解剖面神经相关分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将肿瘤及部分腺体切除。B组采用传统术式。通过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的问卷调查,面神经功能评价内镜及射频消融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区疼痛程度、面神经功能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引流量、术区麻木程度、面部美观满意度在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实施改良耳屏切口的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安全可行,并发症低于传统术式,瘢痕隐蔽,达到了微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2002—2006年江苏泰州普济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3例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深浅叶良性肿瘤病例,作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于肿瘤外0.5~1.0cm处切除肿瘤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结果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瘢痕、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腮腺浅叶及全叶切除术。结论对于界限清楚、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并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dequacy of 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and tumour enucleation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parotid. MATERIAL AND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parotid during the years 1995-1999; 17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whereas 42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In three patients, tumour size and facial nerve proximity essentially resulted in enucleation of the parotid mass. In 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only the tumour-bearing area of the gland parenchyma was excised with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trunk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division that was adjacent to the tumour site with no need for more extensive facial nerve dissec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or facial nerve injury in our group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Frey's syndrome was 4.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肿瘤同时保存腮腺浅叶功能。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涎瘘,外形满意;暂时性面瘫发生2例(11.76%)。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面瘫基本消失。结论:应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能有效保存腺体功能,减少面部凹陷畸形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改良耳周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改良耳周切口行区域性腺体切除术、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改良耳周切口的美观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临床Ⅰ期愈合,无涎瘘发生.随访3 ~ 36个月,患者术后切口隐蔽,瘢痕小,腮腺区凹陷畸形不明显;无1例复发;有1例患者出现Frey's综合征;5例患者术后出现耳垂麻木,术后3 ~10个月内逐渐得到恢复.对32例患者行面神经功能评价:3例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为Ⅱ级,其余均为Ⅰ级.患者对切口的美观度比较满意.结论 改良耳周切口隐蔽,瘢痕小,并发症低于传统术式,术后美容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并整理我院2010—2015年手术治疗的2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一般资料、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术后积涎或涎瘘、面神经功能障碍及Frey综合征的发生与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手术切口、术中是否缝扎腺体残端、面神经解剖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及是否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等)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形切口在解剖形态上不利于术后常规引流渗出液,需配合负压引流管,以减少术后积涎的发生。缝扎腺体残端能有效避免术后积涎及涎瘘的发生。顺行法解剖面神经及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能加快手术速度,减少面神经的解剖量及暴露时间,从而减轻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胸锁乳突肌瓣的转移修复能很好避免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