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股前外侧皮瓣在肢体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 方法 根据修复的需要,将股前外侧皮瓣的结构模式发展为分叶肌皮瓣并将其肌瓣用于功能重建,采用皮瓣旋转、血管-筋膜蒂增加蒂长度.临床应用股前外侧皮瓣51例,股前外侧分叶肌皮瓣28例,其中4例肌皮瓣用于功能重建,股外侧肌肌瓣2例,股前外侧肌皮瓣2例,共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87例. 结果 术后移植的皮瓣和肌皮瓣全部成活83例,部分成活1例,坏死3例.Ⅰ期愈合49例;Ⅱ期愈合22例;感染16例,感染伤口最终愈合时间2~15个月.肌瓣加皮片者质地硬韧,皮片有色素沉着.用于动力重建的肌瓣随访6~14个月,肌力2~4级.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可制成多种结构模式的肌皮瓣以增加血管蒂长和瓣-蒂长度,增大覆盖面积,是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面颊部复合组织缺损尤其是面颊部洞穿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蒂部包含枕动脉,以乳突尖下2 cm处为肌皮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进行肌皮瓣设计,以该点至缺损区最远点为肌瓣的长度,肌瓣宽度以稍大于创面宽度即可,但最大宽度不宜超过7 cm,下界不超过锁骨下2 cm.沿设计线切开,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在胸锁乳突肌下分离切取皮瓣.蒂部仅包含胸锁乳突肌而不带皮肤.肌皮瓣经蒂部与缺损之间皮下隧道转移至缺损区,逐层缝合切口.供区视缺损大小可行直接拉拢缝合或邻近皮瓣转移或植皮修复.结果 应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面颊部组织缺损12例,其中面颊部软组织肿瘤10例,颊部洞穿性缺损2例,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被修复处色泽、厚度及外形均尚满意.结论 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恒定,切取及转移方便,是修复面颊部较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肌皮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面颊部复合组织缺损尤其是面颊部洞穿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蒂部包含枕动脉,以乳突尖下2 cm处为肌皮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进行肌皮瓣设计,以该点至缺损区最远点为肌瓣的长度,肌瓣宽度以稍大于创面宽度即可,但最大宽度不宜超过7 cm,下界不超过锁骨下2 cm.沿设计线切开,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在胸锁乳突肌下分离切取皮瓣.蒂部仅包含胸锁乳突肌而不带皮肤.肌皮瓣经蒂部与缺损之间皮下隧道转移至缺损区,逐层缝合切口.供区视缺损大小可行直接拉拢缝合或邻近皮瓣转移或植皮修复.结果 应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面颊部组织缺损12例,其中面颊部软组织肿瘤10例,颊部洞穿性缺损2例,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被修复处色泽、厚度及外形均尚满意.结论 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恒定,切取及转移方便,是修复面颊部较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肌皮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带蒂组织瓣转移手术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肌瓣、岛状皮瓣、岛状肌皮瓣转移 ,直接修复缺损或转移肌瓣表面植皮覆盖。结果  2 9例慢性骨髓炎和 6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肌瓣、岛状皮瓣、岛状肌皮瓣转移修复疗效满意。结论 带有营养血管的肌瓣、皮瓣肌皮瓣转移手术 ,一期修复肢体创伤、骨髓炎等所致的骨缺损腔及软组织缺损创面 ,效果好 ,因不需吻合血管 ,手术相对简单 ,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三种类型股前外侧肌(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外科皮瓣修复腹部、臀部及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三种类型的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9例。结果9例肌(皮)瓣全部成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腹部、臀部及下肢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和肌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皮瓣修复胫前区软组织缺损5例,其中,上1/3软组织缺损3例,胫骨中1/3缺损2例,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皮瓣切取大小4.0 cm×5.0 cm~5.5 cm×8.0 cm。用肌瓣修复髌前区软组织缺损5例,肌瓣切取大小3.5 cm×4.5 cm~5.5 cm×6.6 cm,肌瓣上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结果2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更换敷料逐渐愈合,皮瓣和肌瓣全部成活,所有病例随访10个月~2.8年(平均1年8个月),没有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受区的外形较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该皮瓣以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皮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供区不隐蔽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所致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手段。方法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行死骨扩大切除术,同期用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移植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共有髂骨肌皮瓣9例、髂骨肌瓣串联前臂皮瓣5例、腓骨肌皮瓣5例以及腓骨肌瓣串联前臂皮瓣1例修复20例下颌骨骨坏死。结果临床随访1~5年,除1例髂骨肌皮瓣坏死外其余均正常成活。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移植成功率达95%。结论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应行死骨扩大切除术,同期用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移植可以有效修复手术所致的颌面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修复的手术方法的选择。 方法 自 1986年以来 ,共收治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 3 6例 ,应用逆流颞顶筋膜瓣结合中厚皮片移植、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及轴型头皮瓣结合皮片移植修复 ,创面最大 2 6cm× 2 4cm ,颅骨外露最大面积 2 2cm× 18cm。 结果 共切取皮瓣、筋膜瓣及肌皮瓣 3 4块 ,其中 1例局部头皮瓣因缝合有张力 ,边缘裂开 ,换药后再次用局部小皮瓣修复痊愈。 1例下斜方肌肌皮瓣远端 4cm表皮坏死 ,行补充植皮治疗后愈合 ,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 ,术后经半年~ 1年随访 ,效果满意。 结论 逆流颞顶筋膜瓣是头皮肿瘤切除后顶额部骨外露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斜方肌肌皮瓣则是修复全头皮撕脱大面积颅骨外露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问题。方法采用两个带蒂的组织瓣搭配使用修复面颌部洞穿缺损45例,共用组织瓣90个。其中胸三角皮瓣58个(占64%),依次是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额部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结果45例洞穿性缺损所用90个组织瓣中全部成活及绝大部分成活者87个,成活率达97%,全部或大部分坏死的3个(占3%)。结论面颌部洞穿性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修复洞穿缺损有多种皮瓣、肌皮瓣可供选择;提出胸三角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等是修复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优质组织瓣。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功能与外形同时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填充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创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因创伤致组织缺损、骨髓炎22例,皮瓣面积最大17 cm×15 cm,最小10 cm×8 cm,肌瓣最大为10.0 cm×7.0 cm×2.0 cm,最小为6.0 cm×5.0 cm×1.0 cm。结果修复小腿下段16例皆获成功,伤口Ⅰ期愈合。修复足踝部6例,皮瓣边缘坏死3例,换药治愈。肌皮瓣坏死1/4,行植皮者1例。肌皮瓣坏死1/3行邻近筋膜皮瓣治愈1例。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创腔是有效可行的,但对携带的肌瓣究竟切取多大面积是安全的以及肌瓣的血运机制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用于膝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筋膜瓣、肌瓣及肌皮瓣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膝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筋膜皮瓣符合膝周软组织重建需皮瓣薄、柔软而坚韧的要求;肌(皮)瓣可以充填残腔,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更强;游离皮瓣是局部或邻位皮瓣无法利用时的一种选择。结论临床应根据膝区不同缺损部位、深度和范围选择合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筋膜皮瓣因供区损伤小、重建外形良好,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邻近区域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20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部采用带蒂ALTF修复阴囊、转子区及膝周部软组织缺损11例, 合并股骨髁上骨折2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39(10~52)岁。近端蒂皮瓣3例, 其中修复阴囊坏死性筋膜炎软组织缺损2例, 嵌合股外侧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外伤后组织缺损1例;远端蒂皮瓣修复膝周部软组织缺损8例, 其中嵌合股外侧肌皮瓣3例。皮瓣大小9.0 cm×7.0 cm~18.0 cm×11.0 cm, 嵌合肌瓣大小6.0 cm×4.0 cm×1.1 cm~10.0 cm×6.0 cm×1.3 cm。定期对患者进行门诊及微信随访, 修复膝周部软组织缺损的8例末次随访时采用皮瓣功能和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结果皮瓣均成活, 仅1例远端蒂嵌合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经再次扩创、换药愈合。8例供区直接缝合, 3例取中厚皮植皮, 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8个月~6年, 皮瓣质地、弹性良好, 外形满意, 按KSS评分, 结果优5例, 良3例。结论带蒂ALTF解剖相对恒定, 操作相对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位背阔肌肌皮瓣在肩背部和上肢软组织深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创面位于肩部(3例)、背部(5例)和上肢(2例).创面均采用低位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肌皮瓣位于背阔肌外下缘.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 8例皮瓣完全存活,2例局部坏死.供瓣区切口...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游离组织瓣的供区选择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探讨较简便合适的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月,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86例。缺损部位:口腔32例,下咽27例,下颌骨12例,颅底5例,中面部4例和头皮/皮肤6例。供区:腹直肌皮瓣32例,股前外侧皮瓣10例,空肠瓣25例,腓骨瓣11例,背阔肌皮瓣4例,前臂皮瓣3例和肩胛皮瓣1例。其中皮瓣或肌皮瓣大小4 cm×5 cm~14 cm×24 cm,腓骨瓣长度4~16 cm,空肠瓣长度9~20 cm。结果游离组织瓣术后成活79例,成活率为92%。其中口腔缺损采用腹直肌肌皮瓣22例(69%)和股前外侧皮瓣10例(31%)修复;下咽缺损主要用空肠瓣修复25例(93%),下颌骨缺损则用腓骨瓣修复11例(92%),颅底缺损由腹直肌皮瓣修复4例(80%)。腹直肌、股前外侧、空肠和腓骨4种组织瓣修复头颈部缺损78例,占同期游离组织瓣的91%。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复杂,利用腹直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空肠瓣和腓骨瓣可解决大多数修复重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薄肌肌瓣、肌皮瓣的临床解剖学结构及应用方法。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对24例不同原因致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带蒂股薄肌肌瓣及肌皮瓣修复会阴软组织缺损8例;游离肌瓣移植治疗面瘫16例。结果 1例行肌皮瓣修复会阴缺损后,远端出现血运障碍,经换药3周后痊愈;1例行肌皮瓣阴道再造后,皮瓣全层出现缺血坏死,经清创肌瓣表面并游离植皮后痊愈。经电话及微信随访6周至9年,所有患者的肌皮瓣和肌瓣均成活良好,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股薄肌的位置表浅,血供丰富,血管神经走行固定,易于解剖,适用于会阴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及动力性面瘫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问题。方法采用两个带蒂的组织瓣搭配使用修复面颌部洞穿缺损45例,共用组织瓣90个。其中胸三角皮瓣58个(占64%),依次是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额部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结果45例洞穿性缺损所用90个组织瓣中全部成活及绝大部分成活者87个,成活率达97%,全部或大部分坏死的3个(占3%)。结论面颌部洞穿性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修复洞穿缺损有多种皮瓣、肌皮瓣可供选择;提出胸三角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等是修复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优质组织瓣。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功能与外形同时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面颌部洞穿缺损的双皮瓣及肌皮瓣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解决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问题。方法 采用两个带蒂的组织瓣搭配使用修复面颌部洞穿缺损45例,共用组织瓣90个。其中胸三角皮瓣58个(占64%),依次是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额部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结果 45例洞穿性缺损所用90个组织瓣中全部成活及绝大部分成活者87个,成活率达97%,全部或大部分坏死的3个(占3%)。结论 面颌部洞穿性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修复洞穿缺损有多种皮瓣、肌皮瓣可供选择;提出胸三角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等是修复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优质组织瓣。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功能与外形同时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汤华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0):658-659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结合组织瓣技术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开放性骨折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比目鱼肌肌瓣等结合外固定架的方法治疗,其中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11.5 cm×6.8cm,最小5.2 cm×4.6 cm,其中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近端骨折11例、胫、腓骨远端骨折9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8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8例、比目鱼肌肌瓣4例。结果所有组织瓣均存活,创面愈合,经3~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结论应用外固定架结合组织瓣技术是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面颊部沿穿性缺损修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面颊部沿穿性缺损的修复方法,利用缺损边缘皮瓣翻转,局部唇颊瓣转移,带蒂肌皮瓣及游离皮瓣吻合移植等作为洞穿性缺损的衬里;面颊部局部皮瓣,远位肌皮瓣带蒂转移或吻合移植等修复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20.
岛状胸锁乳突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岛状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岛状胸锁乳突肌皮瓣一期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9例。其中5例用肌皮瓣修复口腔黏膜缺损,1例用肌皮瓣折叠部分修复口腔教膜缺损、部分修复面颊部皮肤缺损,3例修复面颊部或腮腺区皮肤缺损。有7例配合使用多孔钛板修复下颌骨的缺损。结果 8例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1个半月愈合。结论 带血管蒂的岛状胸锁乳突肌皮瓣可提供面积较大皮瓣,并具有成活率较高且制作容易等优点,适用于修复因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