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地区1 668名流动人员艾滋病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江苏南京和昆山地区工厂和建筑工地1668名流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江苏地区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的知晓率尤其低,分别为26.62%和27.27%;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男性,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迫切需要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该群体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流行地区传播途径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艾滋病流行地区艾滋病传播途经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阻断传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访谈法调查艾滋病人和对照人群掌握艾滋病传播途经相关知识现状,分析人群的艾滋病传播途经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特征。结果:高发区人群对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垂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是:90.7%、83.8%、82.4%;对日常接触传播、蚊虫叮咬传播的正确认知率分别是:75.6%、60.7%。病人高于对照人群。结论艾滋病高发区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经的知晓率较高,艾滋病病人的艾滋病传播途经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人群。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其在全球的蔓延流行,严重危协着人类健康,大大损害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疫情分析,发现建水农村地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性接触传播已成为艾滋病第一传播途径,但共用针剂静脉吸毒仍然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建水地区的艾滋病疫情已呈现由城市向农村扩散,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从低学历人员向高学历层次扩散的特点.我们针对目前建水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云南,广西,新疆,四川等省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经成为艾滋病高发区,少数民族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远远高于汉族.艾滋病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渐呈爆发趋势.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将使这些民族地区的发展陷入严重危机.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多态,相互间的差异很大.而且,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不同阶层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艾滋病防治必须兼顾不同社会和丈化背景中的各种行为主体,针对不同人群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行为特点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流动人群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较固定人口而言)和开展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认真分析中国流动人群的特点和在流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探求相应的对策,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就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世界范围的传染性疾病,且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愈方法。随着临床对艾滋病的研究逐渐加深,已经明确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并以此作为减少艾滋病传播的手段,从源头杜绝艾滋病的传播,减少艾滋病的患病人群,从而最终达到消除艾滋病在人类的传播和发病。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艾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老年人群占据了非常大的部分,这与我国老年人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的了解不足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对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进行分析,对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在老年人群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而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人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平山县18例艾滋病感染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平山县艾滋病感染者的人群特征,探讨适宜该县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3-2010年6月间平山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山县2003-2010年6月间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8例,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15例为性途径传播占83.33%,11例为外来人群占61.11%;已婚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结论加强农村地区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意识;加强对流动人群及外来人员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接受咨询检测,提高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发现率,控制艾滋病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认知水平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对延边地区劳务输出人员 85 8名进行了调查 .[结果 ]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总体上偏低 ;不同特征人群均对艾滋病的明确传播途径了解得比较清楚 ,而对非传播途径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 ;艾滋病预防知识贫乏 ;对艾滋病病人持强制隔离、拒绝往来的态度者约占 6 0 % ;不同特征人群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前 3位途径分别是电视、报刊杂志及广播 .[结论 ]应加强延边地区劳务输出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教育 .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为更有效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90名民族地区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同校、同专业的高年级学生490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新生对艾滋病一般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总体上低于高年级学生;与非传播途径答对率相比,新生对主要传播途径答对率较高,但仍较高年级学生低(P<0.05或P<0.01);新生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答对率较高;仅有15.49%的新生表示"愿意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结论民族地区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认识,但不够全面,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曲靖市2013年艾滋病疫情,为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按现住址为曲靖市定时统计疫情数据,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59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3例,艾滋病病人266例;地区分布主要在宣威市(24.77%)、麒麟区(19.50%)、陆良县(15.81%)、会泽县(11.46%)和富源县(8.96%);人群分布以青中年为主,20~49岁人群占75.89%;男性占58.89%,女性占41.11%,男女比例为1.43:1;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65.09%)和无业(12.78%);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93.68%);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0.78%。结论曲靖市艾滋病感染分布地区差异较大,性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要加强青中年人群和农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服务,减少艾滋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沧州市流动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人群特征,探讨适宜本市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3-2010年6月间沧州市流动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沧州市2003-2010年6月间共报告流动人群HIV感染者63例,3种传播途径均有病例报告,性传播占55.56%(35/63),血液传播占36.51%(23/63);15~49岁青壮年占95.24%(60/63)。结论加强流动人群艾滋病宣传教育干预,提高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意识;促进流动人群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对促进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发现,对进一步遏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继续  闵红艳 《河北医学》2013,(8):1239-1242
目的:了解羌民族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态度情况,以掌握羌民族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我州卫生部门制订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方法:组织在校农村卫生学专业学生分别在县城、羌族人口聚居的乡镇集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发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统计结果提示,羌族地区农村人群对于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38.48%,其中传播途径知识所占的知晓率为35.39%。预防措施知晓率为32.72%,对艾滋病问题的正确态度率为35.80%。单因素x2分析提示,羌族地区人群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与其对艾滋病的知晓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为性别和文化程度。结论:羌民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很低,应制定相应健康教育规划。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方琼英  吴琼  彭庆玲 《中国病案》2011,12(10):71-72,M0002
目的提高对流动人群艾滋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降低艾滋病死亡率。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流动人群的特点,以及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感染特点和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国的艾滋病疫情呈现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二是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这是值得注意的新情况;三是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四是全国艾滋病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跟全球的发展趋势相似。结论加强多部门合作,深入开展社区干预,对流动人口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减少社会歧视,可以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和提高感染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涉县1995—2012年艾滋病(HIV/AIDS)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涉县1995—2012年艾滋病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涉县自199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以男性低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疫情已在本地扩散;病例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就诊检测及疾控中心对HIV/AIDS的配偶或性伴检测发现,占60.00%;2008年3种传播途径并存,之后以性传播为主,男男性接触感染病例增多,出现家庭内传播。结论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主动监测和对特定人群的行为干预,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是艾滋病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的流动无形中加速了艾滋病病毒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传播,使得艾滋病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随着流动人口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不断增加,完善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已刻不容缓。积极探讨流动人口中的HIV感染者管理对控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蔓延,有效控制艾滋病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且传播速度快、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1]。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AIDS)的有效措施之一[2]。为了解海城市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艾滋病持有的态度和行为情况,对流动人群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海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于2013年7月6-16日,对海城市西柳镇的流动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健康宣教,本文健康宣教工作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是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的性自由、性解放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人员交往频繁,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渗入,人们性道德观念由此发生了偏离,加上我国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普遍缺乏,导致艾滋病侵入我国并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在没有疫苗预防和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大力控制各项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卫生防患意识是当前控制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涉县1995-2010年艾滋病(AIDS)疫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知识对涉县1995-2010年艾滋病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涉县艾滋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例分布以20~40岁人群为主,占83.33%,平均年龄28.33岁;病例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小学占50.00%,大专占16.67%;2008年后艾滋病流行情况出现变化,2008年前HIV/AIDS感染病例大多以血液传播为主,2009年之后以性传播为主,尤其是同性性传播,且出现家庭内传播。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主动监测和行为干预,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海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和整理截至2018年12月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统计报表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截至2018年12月,海南省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 937例,报告病例超过500例的市县有2个,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9.18%;男、女性别比为5.85∶1,年龄3个月~91岁,20~<40岁年龄组占62.65%。现存活和2018年新报告病例性传播构成比分别为89.62%和96.95%。海口市和三亚市现存活病例男男同性性(MSM)传播构成比占60%左右;15~<20岁和20~<30岁年龄组MSM传播构成比分别占80.00%和71.62%,60岁及以上年龄组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占89.73%;未婚病例MSM传播构成比占64.74 %,已婚病例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占72.24%;大专及以上文化MSM传播构成比占72.72%,初中及以下文化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占60.48%;不同年龄组、婚姻和文化程度病例性传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省报告病例地区分布差异大,以性传播为主,不同地区和不同特征人群性传播方式有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水平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对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出国劳务人员 85 8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的现况调查 ,其中朝鲜族 5 2 5名 ,汉族 333名 .[结果 ]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测试中出现明显的民族差异 ,汉族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平均得分明显高于朝鲜族 .2个民族人群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前 3位途径分别是电视、报刊杂志及广播 .[结论 ]应加强延边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 ,而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 ,应考虑民族因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