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少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0(1):38-38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缠腰蛇”、“缠腰火丹”、“蛇丹”。南方称“生蛇”或“缠身蛇”。 现代医学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是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移至皮肤而发生节段性水疱疹。数群水疱常沿一侧皮肤神经呈带状排列,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病程一般3周左右。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一般在神经痛的同时,或稍后即发皮疹,但也有在神经痛4~5天之后才发生皮疹的,因而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2.
马建国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17(4):32-32
孔某,女,30岁。1992年6月15日诊。12天前鼻腔内曾患鼻疮,当时未重视治疗,病时常用手指挖患处,后鼻部突然开始发生红肿,延及面颊部上下眼睑,全身不适,头痛发烧,恶寒已4天。某院予青链霉素肌注,复方新诺明内服症状不减,上述部位依然呈弥漫肿势,肤色猩红,界限明显,触之灼手。查体温38.2℃,化验:白细胞计数17.5X109/L,中性82%。患者并达口渴,溲黄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洪数有力。诊断:颜面刊·毒。证属:火热毒邪权盛,蕴于鼻内颜面所发。治则:泻火解毒消肿。方用五味消毒饮味: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银花30g,菊… 相似文献
3.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扁桃腺炎60例安晓玉,姜锦娥许昌市魏都区公疗医院(461000)主题词五味消毒饮/治疗应用,扁桃体炎,急性病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各种疗毒、痈疮疖肿。笔者临床以此方加味治疗急性扁桃腺炎60例... 相似文献
4.
应用中药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足癣合并细菌感染47例,并与同期纯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了对照。结果表明:①中药与敏感抗生素对足癣合并细菌感染治愈率均为100%,但中药抗菌效力弱,不宜单独用作急救。中药对足癣治愈率87.23%,抗菌素100%无效;②本地区足癣感染的病原菌基本为金葡菌,95%菌株对先锋、卡那、氯霉素敏感,但因其价格昂贵或副作用严重使用受限。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85%、91%,其它抗生素耐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 46例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48岁。以 2 5~40岁居多。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0年 ,因炎症继发不孕5例。1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银花 10g、地丁草 10g、蒲公英 15g、野菊花10g、皂刺 15g、枳壳 10g、益母草 10g、赤芍 10g、川楝 10g、元胡 10g、甘草 3g ,每日一剂 ,水煎分 2次服用 ,2周 1疗程 ,兼湿热黄带多者加苡仁 ,车前子 ,椿根皮。兼寒湿加台乌 ,炮姜。有者加三棱莪术。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腰酸痛者 ,加桑寄生、川断 ,… 相似文献
6.
7.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多发性麦粒肿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粒肿是眼科常见病,常因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致使患者非常痛苦。作者十年来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多发性麦粒肿5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1例均为1990~1999年眼科门诊患者。其中外麦粒肿35例,内、外麦粒肿同时发生者16例;病程最长4个月,最短1个月;双眼交替发生者18例,单眼发生者33例;麦粒个数为1~4个,平均为2个;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5~23岁,平均男14岁;全部病例均有局部红肿热病急性类症表现,21例伴发热(T37.5℃~38.5℃);9例有耳前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苔黄46例;脉数20例,脉弦17例。2 治疗方法 采用… 相似文献
8.
9.
王云芳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6):22-23
介绍了疖肿发生的原因,中药五味消毒饮治疗疖肿的确切疗效,并强调了局部用药的重要性。中药治疗该病的优势既缩短了病程又无付作用故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150例,并与螺旋霉素组148例作对照。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4%,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梅花针扣刺治疗,对照组单用梅花针扣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刺血疗法可显著提高治疗痤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发的皮肤病。与遗传、免疫、感染、物理、精神、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医属“白疵”、“干癣”范畴。发病常见于青壮年,皮损以头皮、躯干及四肢伸侧、尾骶部为主。1临床资料选择病例96例,其中男69例,女27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6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40年,最短3个月。症状: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有的自觉瘙痒或疼痛。结合组织病检即可诊断。组织病理显示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有微脓肿或角质层内有海绵状脓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14.
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对粒细胞移行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皮肤细菌感染患者的粒细胞移行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治疗前粒细胞移行速度(3.136±2.174)mm/24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36±1.275)mm/24h;②治疗1周增至(6.209±1.314)mm/24h、2周(6.327±1.246)mm/24h、3周(6.345±1.17)mm/24h。1周增幅最大,2、3周仍呈递增趋势,峰值处正常低限;③按疗前不同移行水平分组研究,≤3.1mm/24h组增幅1周(4.633±0.632)mm/24h,2、3周0.1mm/24h左右。≥3.2mm/24h组增幅1周(1.20±0.54)mm/24h,2周0.18mm/24h,3周有所下降。提示该药对减低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减低程度越重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口服头孢氨苄胶囊、甲硝唑,外用5%硫磺霜治疗;治疗组34例煎服五味消毒饮加减.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1.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用五味消毒饮煎液含漱治疗口腔溃疡36例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为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9岁,以40~60岁女性多见。患者口腔溃疡均发于颊黏膜,上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使用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下肢网状淋巴管炎的疗效。[方法]52例诊断为下肢网状淋巴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中药治疗组及常规对照组,常规对照组按诊疗规范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联合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五位消毒饮内服,观察患者局部皮温消退时间,治疗第1、第7d血CRP对比情况及疗效情况。[结果]联合中药治疗组在局部皮温消退时间、第7d血CRP恢复情况和痊愈率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但在7d治疗的总有效率两组无差异。[结论]使用加味五味消毒饮对下肢网状淋巴管炎有辅助作用,明显缩短恢复时间,可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五味消毒饮配合抗生素治疗软组织损伤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26日~2008年6月6日,我科收治四川地震后软组织损伤患者30例,采用中西药联用和单纯西医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英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50-51
目的:探讨四逆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四逆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69例.并与西药组69例对照.结果:中药组14 d治愈41例,有效率95.65%;西药治愈28例,有效率79.71%,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下腹胀痛或腰骶部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5.83±3.67)d,(9.58±5.71)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四逆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与皮脂腺周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男女,病程长,易反复。许爱英教授基于热毒、痰湿、血瘀三大主要病机,临证多以五味消毒饮加清热利湿、凉血散结之品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