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作对比研究。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作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按照昼夜节律正常及昼夜节律消失/分组比较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合并  相似文献   

2.
肥胖和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高血压病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36例正常血压者,23例单纯肥胖患者,51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及54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M值),同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1)肥胖、高血压非肥胖和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口服葡萄糖75g后,60和120分钟血糖及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值均比正常血压者高(P<0.01);(2)M值:正常人、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单纯肥胖者、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分别为9.2±1.0、7.6±2.0、6.7±1.5、5.2±1.8mg·kg-1·min-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组为87.0%,单纯肥胖为69.6%,高血压非肥胖为41.1%,正常人为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舒张压对M值无明显影响,而体重指数每增加1kg/m2,M值减少0.42mg·kg-1·min-1,收缩压每增加10mmHg,M值减少0.20mg·kg-1·min-1。结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是肥胖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比血压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作者测试了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体重指数等。按年龄组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年龄的关系。以胰岛素抵抗指数为自变量,与测试指标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受试者空腹血糖正常,180min血糖及胰岛素高于正常值。年龄≥80岁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最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胰岛素(γ=-0.90)、体重指数(γ=-092)与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度相关。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随年龄增加而更趋明显,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不合并高血压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脂与血糖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TG水平、空腹及餐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组.结论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较不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着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索抵抗在汉族高血压患者中的存在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汉族高血压病32 例和健康对照 67 例空腹血糖、血脂及血胰岛素水平进行测定,并测量右臂坐位血压、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在年龄和性别构成可比的条件下,高血压病人血胰岛素水平和体重指数值均高于正常人( P 均< 0.05),而胰岛素敏感指数值低于正常人( P< 0.05);相关分析发现,血胰岛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值( R= 0.39, P< 0.01)、血压( S B P R= 0.31, D B P R= 0.29, P 均< 0.05)呈正相关关系;血压与体重指数值亦呈正相关关系( S B P R= 0.18, D B P R= 0.28, P< 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胰岛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及收缩血压相关密切。结论:汉族高血压病人的高胰岛素血症及低胰岛素敏感性主要与其高体重指数有关。而血压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患者血糖异常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耱代谢异常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363例无糖尿病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OGTT2h和血糖等指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结果 363例患者血糖调节异常的有218例,占60.06%,新诊断糖尿病有56例,占15.4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家族史及吸烟史在不同糖代谢状况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经多分类多因素Logisc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高血压合并血糖调节异常有关;年龄、胰岛素抵抗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三酰甘油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关(P<0.05).结论 高血压痛患者血糖代谢异常检出率高,对具有中心性肥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的同时,更应关注糖代谢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辉  赵丽华 《吉林医学》1997,18(5):264-265
本文对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人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并计算胰岛素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显示:两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餐后各时相血糖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高血压病组胰岛素、C肽、胰岛素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减弱及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可能起主导作用,故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非糖尿病性高血压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已为多数学者所证实[1];而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的报道不多[2].本文通过对40例Ⅱ型糖尿病血压正常者与高血压者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检测分析,旨在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不合并高血压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脂与血糖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TG水平、空腹及餐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不合并高血胜组。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较不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着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45例高血压病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与正常血压组比较,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释放指数也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老年期高血压患者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和排除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7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记录体重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脉狭窄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冠脉狭窄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有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密切正相关;胰岛素抵抗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城区中老年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社区居民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3种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病、治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北京城区4866名中老年居民进行常规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3种慢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患慢性病组与正常人群组伴随疾病情况。结果年龄、三酰甘油、糖尿病、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冠心病呈正相关;性别、年龄、三酰甘油、高血压与糖尿病呈正相关;各种慢性病患者的伴随疾病患病率均较正常组高(P〈0.05)。结论年龄增加、高三酰甘油、高BMI是中老年社区居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在社区居民中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饮食观,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施壮炎  林少达 《广东医学》2000,21(8):651-65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胰岛素含量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组(40例)与正常血压组(15例)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并以血压与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其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基本相同,高血压组较正常血压组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降低;血压分别与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显著性正、负相关。结论:高胰岛  相似文献   

14.
生脉注射液与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 7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生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生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 4w ,治疗前后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结果】生脉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对防止有胰岛素抵抗因素在内的疾病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尿酸血症组(70例)和正常血尿酸组(72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他们的大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与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高尿酸组患者的冠心病、高血压及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水平亦高于血尿酸正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了2型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促进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CHD)的价值.方法 对2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CHD均以老年多见(χ2 =15.204,P<0.001));<60岁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803,P<0.01);283例CHD患者仅高血压与其它各危险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等级相关及回归分析仅高血压与CHD有显著相关(r =0.993,t=15.654,P<0.001).男性CHD以合并高血压及吸烟因素居多,女性CHD以高血压及糖尿病因素居多,男女CHD对比吸烟、糖尿病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23.916、χ2 =11.740,P<0.001).高TG、低HDL-C与高TC、高LDL-C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性别、年龄随着危险因素数目的 增多CHD增加,合并2个危险因素组最多见,为35.3%,2个以上危险因素组冠心病并未随着危险因素增多而增加.结论 老年、高血压是CHD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是男性CHD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女性CHD主要的危险因素;男女CHD患病率与年龄有关,<60岁时男性CHD发病率高于女性;血脂异常中高TG、低HDL-C为CHD主要的危险因素;CHD合并2个危险因素最多见.CHD的防治不仅要重视高危人群,也要加强低危人群的宣教和预防,综合干预和积极控制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可能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及其子女在胰岛素代谢上的改变.以了解高胰岛素在上述疾病发病上的作用及高胰岛素这一易患因素的遗传性。方法: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人各38、32、34例.并从每例病人的一级子女中随机选择一位子女组成子代组。同法选择34例健康老年人及其一级子代组成对照组。每一样本分别空腹检测身高、体重、空腹与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糖尿病、高血压病病人及其子代存在高胰岛素现象,而且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存在血糖增高、体重增加的趋势。结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并具有遗传倾向;而单纯冠心病的发病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并非密切。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人群血清抵抗素表达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不同人群中血糖、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与血清抵抗素的关系,探讨抵抗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4例健康人,根据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A组)、单纯肥胖组(B组)、非肥胖糖尿病组(C组)和肥胖合并糖尿病组(D组)。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根据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分析各组抵抗素水平的不同及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D组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A、B和C组(P值均<0001)。B组和C组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浓度与HbA1c、LDL、IRI、SBP和BMI成正相关(r=0222- r=0233, r=0286, r=0407, r=0480),与HDL和FINS成负相关(r=-0198, r=-013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浓度受BMI、HbA1c和收缩压影响较大。结论抵抗素是联系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信号分子,参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发生。抵抗素不仅参与影响血糖和血脂的代谢,而且与高血压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王惠林 《中原医刊》2006,33(3):13-1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冠心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灯盏花素(粉针剂)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灯盏花素(粉针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灯盏花素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结果灯盏花素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防治有胰岛素抵抗因素存在的疾病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