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面肌痉挛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53例,其中痊愈19例占35.8%,明显进步8例占15.1%,进步11例占20.8%。结果表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激光照射耳门、听宫、听会、哑门穴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创面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0月至今我科收治40例有损伤创面的患者,经过氦-氖激光照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3年9月起应用氦-氖激光照射穴位戒烟,效 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96例戒烟者,男92例,女4例,年龄21-59岁;烟龄5 -15年34例,16-30年42例,31年以上20例;每天吸烟 数量20-70支。 治疗方法:采用合肥产EJE-1型、He-Ne智能激光治  相似文献   

6.
7.
8.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TMJDS)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 ,发病率约为 2 0 %左右。主要临床表现是开口及咀嚼时关节疼痛 ,张闭口时关节弹响 ,张口受限。X线摄片检查 ,关节面及骨质结构均无异常 ,只能发现关节活动受限或活动度过大。TMJDS的发病因素十分复杂 ,以往曾采用各种理疗、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 ,也有采用手术方法切除关节盘或高位切除髁状突来治疗。我们根据弱激光具有消炎、镇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 ,采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和He Ne激光照射颌面部相关穴位 ,疗效较满意。  资料和方法病人及入选标准 从门诊病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采用氦一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52例,分为激光组88例,雾化组64例,其中男50例,女102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3岁,平均37.5岁。病程<2年18例,2~5年36例,5年以上98例,以上患者均经耳鼻喉科门诊诊断为慢性咽炎。症状和体征均符合慢性单纯性或肥厚性咽炎。治疗方法:雾化组选用上海医疗仪器厂生产的超声雾化器喷雾。加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ing及生理盐水20ml,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一周为一疗程。激光组采用合肥福尔机电研究所生产的FHN-A型氦_氖激光仪,穴位…  相似文献   

10.
胎位不正是孕期妇女的常见现象,对于胎位不正的孕妇,应于妊娠最后2个月,尽量采取措施,使其胎位转成头位,以降低经阴道分娩时的危险性.传统的纠正方法是膝胸卧位法.我们根据中医艾灸至阴穴能纠正胎位不正的理论,运用现代的低能量氦-氖激光技术,施行穴位照射纠正胎位不正,并与膝胸卧位法做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杨玉庆  陈沛源  史洪润  李振  吕炎 《重庆医学》2008,37(16):1785-178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低强度He-Ne激光大鼠鼻腔照射对美解眠惊厥阈值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e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1.0、2.0、3.0、4.0、5.0mW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鼻腔,照射前、后分别进行美解眠惊厥实验,比较照射前后美解眠惊厥剂量.结果 1.0~3.0mW He-Ne激光照射前、后美解眠惊厥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0mW He-Ne激光照射后美解眠惊厥剂量显著增加.结论 4.0~5.0mW He-Ne激光鼻腔照射,美解眠惊厥阈值提高,采取该剂量可能有抗痫作用.实验结果为低强度He-Ne激光治疗癫痫选择剂量提供了实验性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疗法对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增殖的影响。方法:7d龄健康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激光穴位照射组、缺血缺氧激光非穴位照射组。制备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激光穴位照射组选择“百会”和“大椎”穴位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激光非穴位照射组选择腹部非穴位部位进行激光照射,常规饲养22d后处死,处死前经腹腔注射5-溴-2-脱氧脲嘧啶(BrdU)标记增殖细胞。取左侧脑做组织切片,HE、Nissl染色以及采用抗BrdU抗体和神经上皮蛋白(Nestin)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激光穴位照射组与其他组比较海马神经元胞体内尼氏体丢失较少,神经元坏死减轻,海马齿状回BrdU标记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加,海马CA1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数增高。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促进了海马神经元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复治肺结核空洞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科化疗+结核空洞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凝胶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内科规范抗痨化疗,均完成21个月治疗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21个月后痰茵阴转率89.5%,病灶治疗有效率94.7%,空洞治疗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3%,66.3%,62.5%(P〈0.05)。治疗组未发现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导下肺结核空洞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凝胶配合内科化疗,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病人易接受等优点,胸片显示空洞闭合率高、病灶吸收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在抗结核治疗及结核病灶愈合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从2012 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 851例中随机抽取患者,依据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的不同将患者分组:未使用任何降糖药物(组一);未使用二甲双胍+使用胰岛素以及其他降糖药(组二);只使用二甲双胍(组三);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组四)。分析每组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特点。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结果 共纳入515例患者,四组分别为156例,247例,19例和93例。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单纯使用二甲双胍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比例远高于其他三组。胸部影像学复查结果,使用二甲双胍的组三与组四在左肺与右肺的病变比例分别为68.4%、63.2%和43.0%、39.8%,低于未使用二甲双胍的组一(85.3%、84.0%)和组二(83.4%、82.6%),并且单纯使用二甲双胍组结核空洞闭合比例比其他组高,组一组二空洞未闭合或增多的比例高于组三、组四,四组出现结核病灶和空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糖药二甲双胍对于抗结核治疗和结核病灶的愈合有辅助作用,有利于近期血糖的控制,促进结核空洞的闭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案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脊柱结核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0岁,平均40.5岁;累及连续节段者18例,累及椎体41个,平均2.3个.其中颈胸段结核1例,胸椎结核6例,胸腰段结核2例,腰椎结核7例,腰骶段结核2例;累及跳跃节段者5例,1例累及T10/11,L2/3,1例T2,4,1例T11/12,L4/5,1例T10,L2/3,1例T7-L1,L4/5;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1~8个月,平均3.7个月;单纯后路手术9例,单纯前路手术4例,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分期手术1例.结果 手术时间120~360 rmin,平均190min.术中失血量200~2000 ml,平均680 ml.术中出现髂内静脉损伤2例.术后并发症:切口窦道形成1例,切口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随访24~120个月,平均36.3个月,脊柱结核获得治愈,无复发.2例患者于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3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均达到E级.结论 脊柱结核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需适当延长,以3个月为宜,根据患者一般状况、病变及脓肿部位灵活选择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手术方案,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坚持18~24个月化疗方案,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确诊肺结核并经过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初治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体液免疫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周和4周时,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时,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4周外周血IgG、IgA、IgM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可以改善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并能增强肺结核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126例儿童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菌株对7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测定结果,74株耐药,耐药率58.7%。耐SM、INH、RFP者分别为40.5%、38.9%和24.6%。其高低浓度耐药顺序基本相同。耐1药者占16.6%;耐2药者为25.4%;耐3药者11.9%;耐4药以上者4.8%。同时耐HS者占27.4%;而HR者为15.9%;耐RS者15.9%;耐HRS者12.7%。提示高耐药性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故应高度重视化疗原则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初治空洞型肺结核介入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伟生  张帆  信丽红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205-206,217
目的探讨初治空洞型肺结核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结核治疗(2HRZE/7HRE)的基础上加经纤支镜引导灌注抗结核药凝胶介入治疗.结果临床观察治疗组总的痰菌阴转率为100.0%,2个月后痰菌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3.9%和69.6%,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47.8%和41.3%(P<0.05);且未发现与介入药物凝胶有关的毒副作用.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药物凝胶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疗效显著,其有促使痰菌转阴,空洞闭合的作用.且无明显毒性反应,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