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分别于1985年和1990年批准多导电子耳蜗植入系统运用于成人和儿童。目前英国大约有4000人接受了多导电子耳蜗植入,  相似文献   

2.
电子耳蜗是一种电刺激系统,主要由电极、刺激器等元件构成。在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中,将其活性电极放置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耳蜗内,通过刺激器给予电刺激信号经导线传输到活性电级,作用于患者耳蜗的残存神经元(螺旋神经节细胞)而产生人工听觉,因此,电子耳蜗又称人工耳蜗,用人工耳蜗来“替代”患者已损坏的耳蜗,使患者能感知环境的声音。通过对2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纯音听阈听力级≥90dB)行单道电子耳蜗植入后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识别率的分析,作者发现单道电子耳蜗植入后病人仅能领悟少数单音节字符,开放式…  相似文献   

3.
杨薇  崔丽新 《新疆医学》2006,36(5):229-230
电子耳蜗植入是治疗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手段,电子耳蜗是高科技生物医学工程装置,是从早期只能帮助病人唇读的单通道电子装置发展到能帮助病人打电话的现代多通道电子装置,为耳聋病人能获得听觉带来了希望,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电子耳蜗分为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手术将植入部分植入耳后颞骨内,电极插入耳蜗,电流通过电极激活听神经产生听力。体外部分转换声波为电信号,通过完整的皮肤将信号传人植入部分,耳内电极传导电信号刺激耳蜗残余听神经产生听觉。  相似文献   

4.
陈锡辉  刘敏  熊观霞 《广东医学》2003,24(3):234-235
目的: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在语前聋儿童中的应用特点。方法:1998-2002年共施行该手术17例,分析其术前选择、手术特点及其注意点,特别注意手术前与患儿家长的谈话。结果:17例中,15例植入顺利,1例耳蜗部分硬化,经手术清除骨化灶后插入全部电极,另1例完全骨化,对侧残余听力较好,经与患儿家长商量后放弃植入。结论:儿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与成年人大致相似,但术前应想到有耳蜗结构异常的情况存在,术前术中保持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耳蜗植入是当代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在残疾人康复领域内的一个应用典范 ,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儿童改善听力和促进语言发育的一个有价值的方法 ,使这些患儿从无声世界重新回到有声世界[1]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共进行了 15例人工耳蜗植入术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2岁 9个月至 9岁。全部为语前聋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时间 2~ 3h ,手术顺利。1 2 电子耳蜗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电子耳蜗实质上是特…  相似文献   

6.
王正敏  徐俊荣 《上海医学》1989,12(5):272-275
应用脉冲式电子耳蜗植入术治疗耳聋18例,取得良好疗效。该仪器的基本构成如下:1.录声微型话筒。2.脉冲模拟式(脉冲式)语言编辑器按脉冲模拟形式分析信息。3.透皮发射线圈。4.植入耳后颅骨的接收线圈。5.植入耳蜗鼓阶内的电极。选择对象为术前戴强放助听器不能识别语言;耳蜗电图表明耳蜗已失功能并无严重骨化。采用后鼓室开放术,精磨面神经管,在面神经隐窝圆窗龛前0.1~0.2mm开小窗达到鼓阶。术后详尽的听力学试验表明平均听阈为55dB(SPL),不适阈高达100~120dB(SPL)。环境声识别开放式为10~40%,限定式为40~80%。本组手术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完善该手术配合流程。方法对303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303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患者电极均顺利植入,术中检测电极完好,阻抗测试结果满意,耳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规范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配合流程,对该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状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可代替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将声音变成电信号,刺激耳蜗,从而产生听觉[1]。由于此手术的对象为聋哑症患者,并且是将异物植入体内,所以在护理方面有其特殊性。宁波市第二医院近年来对18例患者行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锡辉 《广东医学》2003,24(3):225-227
1 概述自从 1 982年世界上第 1例多导电子耳蜗 (澳洲Cochlear公司 )植入成功以来 ,越来越多的极重度感觉神经性聋患者接受了这种手术。截至 2 0 0 1年底 ,全球已有超过 40 0 0 0例 ,其中使用Cochlear公司的Nucleus产品的约 3 3 0 0 0例 ,儿童患者超过 1 80 0 0例 ;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的时间较晚 ,自 1 995年开始 ,到目前也已超过 1 0 0 0例 ,其中大部分是儿童患者。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的聋人数目达两千多万 ,其中适合施行电子耳蜗植入的也数以十万计。聋人人数之多而植入人数之少 ,一方面是由于卫生宣教工作的滞后 ,…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耳蜗与蜗神经形态学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101例听觉障碍患者,在行人工耳蜗植入前,进行内耳与内耳道的MIU水成像检查。结果 101例中耳蜗与蜗神经显示正常89例;耳蜗异常12例,其中伴有蜗神经变细或不显示4例(耳)。结论 行人工耳蜗植入前应常规进行MIU检查,以了解耳蜗与蜗神经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11.
丁伟  赵婷  张伦  唐亮 《新疆医学》2005,35(6):160-161
耳蜗植入又称人工或电子耳蜗,是目前唯一能使全聋病人恢复听力的医学装置。随着多道人工耳蜗问世及不断发展,使用的效果越来越好,早期儿童植入安全性和耐用性也越来越完善,人工耳蜗的出现与发展无疑提高了耳聋患儿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2年8月2004年为10例患儿行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均取得成功,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春英  徐平 《黑龙江医学》2006,30(6):407-408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因素及术后效果.方法对18例聋哑症病人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对术前、术后及听力情况做出评估.结果 18例病人中,有17例成功地植入24导联人工耳蜗,15例术后行语言康复训练,其术后听阈和言语分辨能力均明显改善.结论①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有效方法;②应重视并做好术前检查及评估;③中耳炎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手术适宜年龄很宽,但手术年龄与术后康复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GJB2基因突变检测及耳蜗植入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CI)患者的缝隙连接蛋白beta 2(GJB2)基因突变情况,并评价GJB2基因突变患者耳蜗植入的效果.方法 对接受CI的253例患者以及作为对照的301例正常听力儿童进行GJB2基因突变筛查,并比较两组间病理性基因突变检出率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对7岁以下GJB2基因突变组和GJB2基因突变筛查阴性的对照组进行耳蜗植入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内容包括声场人工耳蜗助听听阈、言语识别正确率、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测试、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比较GJB2基因突变组与对照组耳蜗植入疗效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253例耳蜗植入患者中检测出67例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2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现1例新突变GJB2 235delC/598G>A.GJB2基因突变患者CI术后疗效满意,且耳蜗植入后各项疗效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JB2基因突变是接受CI人群中耳聋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7岁以下GJB2基因突变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语言康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88年3月至1989年3月对双耳全聋患者施行后鼓室进路感应式单导电子耳蜗植入术1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10~25岁。选择的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健康的语后聋患者,有语言能力;②双耳全聋,听力计最大输出无听觉反应;③年龄在10岁以上,无颅内占位性病变和中耳乳突炎症;④智力发育正常。本组采用的是辽源市电子耳蜗厂制造的人工电子耳蜗。  相似文献   

15.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言语听觉能力的评估,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在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方法》作为测试蓝本,对16例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均进行韵母、声母、数字、声调、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及短句识别的测试、对9例使用人工耳蜗时间超过1年的语前聋儿童进行开放项列字词和开放项列短句识别测试。结果:所有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各项测试结果大于机会水平,且在术后1年的进步最为迅速,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听觉言语能力稳定提高;进步的快慢与植入时年龄,耳蜗的使用时间,正规的言语训练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极重度语前聋儿童应尽早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及进行积极康复。  相似文献   

16.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适应证和开机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帮助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重获听觉的有效方法〔1〕。我院于 2 0 0 1年 5~ 12月共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 7例 ,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中女 4例 ,男 3例 ,年龄 1.5~ 2 0岁。语前聋 4例 ,语后聋 3例 ,植入耳蜗术前听力损失均≥ 90dB ,其中 >110dB者 5例。听觉脑干反应 (ABR)未引出V波。双音节词 (Close)言语识别率 (SDS)单纯听为0 %者 6例。CT及MRI显示双耳蜗发育正常者 6例 ,1例为大前庭导水管。全部病例植入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Nuchleus 2 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内耳畸形的影像及手术特点,从而更好地为人工耳蜗植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调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筛查并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内耳畸形患儿的颞骨高分辨率CT资料,根据Sennaroglu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依次为Michel畸形、耳蜗未发育、共同腔畸形、耳蜗发育不良(Ⅰ型、Ⅱ型、Ⅲ型)、不完全分隔Ⅰ型(IP-Ⅰ)、Ⅱ型(IP-Ⅱ)、Ⅲ型(IP-Ⅲ)、前庭及半规管畸形、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内听道狭窄等,并记录人工耳蜗植入径路、电极类型及并发症,分别分析各类畸形的影像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255例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有66例(125耳)内耳畸形患者,其中,IP-Ⅱ型占内耳畸形的30.30%(20例/66例),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占19.70%(13例/66例),其他类型比例较低。共55例(57耳)内耳畸形患儿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双侧植入2例。所有畸形病例均鼓阶开窗或圆窗植入电极。耳蜗发育不良(Ⅱ型、Ⅲ型)、IP-Ⅰ和IP-Ⅲ型选择短的直电极,IP-Ⅱ型、前庭导水管扩大、内听道扩大者选择标准电极。1例I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耳蜗植入者年龄、内耳畸形与人工耳蜗植入(CI)预后的关系,为聋儿提供术前评价及术后疗效预估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有详细病史资料的84例先天性耳聋患儿,行头颅内听道MRI检查,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耳蜗植入年龄及CI术后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评分进行列表,统计不同内耳畸形聋儿术后听力及言语恢复水平。结果不同耳蜗植入年龄对聋儿CI术后早期听觉及言语恢复有一定影响;内耳畸形组与无明显内耳畸形组CI术后CAP及SI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庭导水管扩大聋儿与无明显内耳畸形聋儿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磁共振成像对明确聋儿内耳有无畸形、畸形类型具有重要意义,内耳发育有无畸形与CI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耳蜗是为重度、极重度聋以及全聋患者重新获得听觉的电子仿生装置。它的研制工作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历史,在临床中使用的历史有20多年。人工耳蜗技术引进中国在临床中应用有11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约有4000耳聋患者接受了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其中澳大利亚Cochlear人工耳蜗2900例,占72%,奥地利Med-el人工耳蜗800例,占20%,美国Bionice人工耳蜗300例,占8%(2006年1月各人工耳蜗厂家汇报数字)。1人工耳蜗的临床应用基础1.1人工耳蜗装置与工作原理人工耳蜗装置由两个部分组成:(1)体内部分(植入体);(2)体外部分(言语处理器和发射线…  相似文献   

20.
多道程控人工耳蜗医学和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语后聋患者植入多道程控人工耳蜗(SPCI型)的疗效,使双耳全聋患者部分恢复听力和提高时识别能力。方法 检测植入多道程控人工耳蜗语后聋的听阈和语音识别力。结果 3例植入SPCI的患者随访1~2年余,能正确分辨各种环境声,能分清时、辅音,对音调(四声)有分辨能力。能安全分辨闭组词、句,开放组词为30%~34%。开放组句为45%~56%。结论 SPCI型多道程控人工耳蜗能部分恢复全聋患者的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