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7年收治的3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中弥漫型14例(42%),节段型10例(30%),局限型9例(27%).合并胆囊结石21例(64%),合并胆囊炎11例(33%).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表现,以上腹疼痛、进食后不适、恶心呕吐为主.术前临床确诊4例,影像学确诊2例.2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同时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同时行肝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胆囊腺肌增生症.结论 胆囊腺肌增生症常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术前确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该病有潜在恶性变可能,胆囊切除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确诊的XGC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B超检查13例,CT检查5例,MRI检查3例,ERCP检查1例,术前均误诊。结果11例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9例。9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部肝组织切除。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开腹胆囊切除是基本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十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误诊为胆囊癌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院1996-2005年间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在术前和术中误诊为胆囊癌.结果 10例患者中B超和CT均诊断为胆囊癌5例,慢性胆囊炎1例;B超诊断为胆囊癌而CT诊断为慢性胆囊炎2例;B超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而CT诊断为胆囊癌2例;术中均见有胆囊壁增厚,胆囊与肝、大网膜等周围组织粘连.3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术,6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1例行部分胆囊切除+胆囊空肠吻合+横结肠部分切除.术后病理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结论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学表现和肉眼所见易误诊为胆囊癌.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术中冰冻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临床表现均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类似.12例均行胆囊切除,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经6月~3 a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案数据库中检索200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接受胆囊手术的患者资料,选取病理证实存在胆囊腺肌症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胆囊腺肌症的正确诊断率、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在6 336例胆囊手术患者中,病理证实存在205例(3.2%)胆囊腺肌症,其中195例(95.1%)合并慢性胆囊炎,150例(73.2%)合并胆囊结石。B超、CT、MRI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16.2%、26.5%和43.8%。病变类型以局限型最多,为164例(80.0%),弥漫型和节段型相对较少,分别为16例(7.8%)和25例(12.2%)。178例(86.8%)接受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24例(11.7%)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未出现胆道损伤等并发症;3例接受了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手术。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胆囊腺肌症残留和复发病例。结论:胆囊腺肌症多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容易漏诊,MRI检查正确诊断率较高。对于位于胆囊底部的局限型病例,可考虑选择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CT和MRI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正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3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胆囊腺肌瘤病(adenomyomatosis of gallbl-adder,GBA)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 本组行CT检查34例,其中术前确诊为GBA 25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5例,漏诊4例;行MRI检查20例,其中术前确诊为GBA 17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3例.CT及MRI平扫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部分腔内、外面毛糙不整.增强表现为动脉期黏膜强化,门静脉期强化范围进展,延迟期持续强化,罗-阿氏窦腔内无强化.结论 CT与MRI对胆囊腺肌瘤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罗阿氏窦的显示可作为定性的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17例XGC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17例,反复CT检查6例,均未能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方式:12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3例行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术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术,17例均治俞。结论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型的慢性胆囊炎,影像学检查易与胆囊癌混淆,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早期诊断治疗的的最佳方法。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避免手术盲目扩大化。  相似文献   

8.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9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 B超检查9例,CT检查4例,MRI检查3例,ERCP检查1例,但均误诊。术中冷冻病理确诊7例,另2例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术后石蜡病理确诊9例。5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部肝组织切除。术后并发胆瘘1例,切口感染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笔者体会: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是XGC诊断的关键,施行以切除胆囊为主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cholecystitis,XGC)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12年12月78例经病理确诊的X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其中50例同时行CT检查,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60例,胆囊癌伴胆囊结石8例,胆囊占位性病变10例。术前诊断胆囊结石的68例中胆囊颈结石并嵌顿者达67例,占98.5%,由于胆汁淤积、渗入破损的胆囊壁,可引起XGC的发生。78例均行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48例,胆囊部分切除或大部切除术13例,胆囊切除加肝脏部分楔形切除术12例,胆囊与周围粘连成块状误诊为胆囊癌行肝脏部分切除术5例;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17例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损伤肝总管2例同时行胆管空肠Roux—en—Y形吻合术。78例手术或易或难,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XGC是一种特殊类型慢性胆囊炎,并伴黄色肉芽肿形成。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快速冷冻或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胆囊腺肌增生症4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是一种非炎性、非肿瘤性的,以胆囊黏膜和肌肉增生为主要病变的胆囊良性疾病。由于本病临床表现酷似胆囊炎、胆石症,且又大多与胆石症并存,所以术前诊断率很低。我院1998年1月-2002年8月手术切除1378例胆囊中,经病理诊断发现4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运用我所肝胆管结石数据库,回顾性分析近30年间采用外科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1527例的临床资料,对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术后残留结石等进行讨论。结果肝部分切除数量及所占所有外科治疗的比率明显呈增多趋势,并向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双侧肝部分切除及3段以上(含3段)肝部分切除等复杂术式发展。肝部分切除者比非肝部分切除者残石率更低,而其中3段以上(含3段)的肝切除残石率更低。术中胆道镜与超声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结石残留率。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彩超诊断为低分类的乳腺肿物应用微创旋切术后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08年3月至2021年12月术前彩超为低分类的乳腺肿物女性患者22 922例,其中284例患者微创旋切术后确诊为乳腺癌,探讨彩超分类与患者年龄、肿物大小、病理组织类型、分子亚型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284例患者中术前彩超BI-RADS 2类11例、3类137例、4a类136例。组织学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98例,其中有68例伴部分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19例,其中有6例伴部分原位癌;原位癌29例;黏液癌12例;其他类型癌共26例。分子亚型为Luminal A型96例,Luminal B型142例,三阴性乳腺癌37例,HER-2过表达型9例。ROC曲线分析发现彩超分类预测术前为乳腺癌的敏感度为47.9%,特异度78.1%,曲线下面积为61.8%。 结论乳腺癌患者肿瘤较小、原位癌、黏液癌及三阴性乳腺癌术前容易被乳腺彩超低估,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异体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 ,应用在烧伤创面的近期效果 ,为全层皮肤缺损的无瘢痕修复寻求理想的皮肤替代物。 方法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6月 ,以两种 ADM分别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于 18例 度烧伤患者的切痂创面 ,以单纯自体中厚皮移植作对照 ,通过术后 2周自体皮成活率、术后 8周自体皮收缩率和温哥华瘢痕评分比较移植效果。 结果 三种移植方式术后 2周皮片成活率组间比较无差异 (P>0 .0 5 ) ;其中 14例患者术后第 8周随访 ,未见明显排斥反应 ,三种移植方式术后 8周皮片收缩率和瘢痕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 (P>0 .0 5 )。 结论 异体和异种 ADM在临床上具有相近的效果 ,均能用于受皮者的皮肤重建。  相似文献   

14.
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黏膜缺损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介绍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修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黏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3月,对12例患者术后黏膜缺损应用异种ADM一期修复。男10例,女2例;年龄18~76岁。其中鼻中隔偏曲、前中颅底黑色素瘤各1例;鼻前庭血管瘤1例:下咽癌1例,T2N2M0;颈段食道癌1例,T2N1M0;扁桃体癌3例,其中T2N0M0 2例,T3N1M0 1例:喉癌4例,均为声门区喉癌,其中T2N0M0 3例,T3N1M0 1例。下咽癌、颈段食道癌、扁桃体癌、喉癌的患者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应用内窥镜复查,修复膜均已替代缺损黏膜组织,局部功能恢复。其中下咽癌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咽瘘,经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10d后咽瘘愈合;前中颅底黑色素瘤患者术后第7天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经嘱患者卧床、通便、控制颅压,1周后症状消失,但术后2个月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拒绝再次手术而行局部放疗,现仍带瘤生存。所有咽喉及颈段食道癌患者均经过放疗,1例扁桃体癌术后放疗2个月时局部复发及颈部转移,拒绝再次手术,现仍带瘤生存:颈段食道癌患者在放疗后3个月因口内大出血死亡。其余咽喉肿瘤患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异种ADM为修复头颈肿瘤术后黏膜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移植修复口腔扁平苔藓(OLP)切除术后的创面,观察手术方法治疗OLP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变局限于口腔黏膜的OLP患者19例,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黏膜缺损区即刻移植ADM,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30个月.结果 19例患者中,2例失访;9例痊愈,未见病损复发;5例好转,部分区域OLP病损复发,但复发病损出现在术区外侧缘;3例无效,移植区内病损复发.有效率为73.7%.结论 手术切除OLP病变组织后移植ADM是治疗OLP的新途径,OLP的发病可能与口腔黏膜局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术中超声 (OUS)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Toshiba60 0 0术中超声探头于手术过程中对 98例术前彩超检查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检查 ,并与最后手术结果及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98例患者中 ,术中超声诊断 90例为肝内胆管结石 ,5例为胆泥淤积 ,3例为胆管炎症伴管壁纤维化 ,并在 7例中发现术前未检查出的肝内胆管结石 ,1例出现癌变 ,与手术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术中超声探头频率较高 (7-1 0MHz)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且直接置于肝脏表面扫查 ,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可纠正术前超声检查的误诊与漏诊 ;而且术中超声定位准确 ,并能对手术实时动态地进行监测 ,指导手术进行 ,检查手术效果。因此 ,术中超声特别是“首次扫查”可作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7.
X J Yin 《中华外科杂志》1990,28(12):766-7, 784
The article reported 7 case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diagnosed by B-mode ultrasound and retrograde arteriography preoperatively, and was proved by operation. 6 cases were intralobar type & 1 case extralobar type. 7 cases underwent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6 cases retrograde arteriography before operation. The 7 patients underwent operation in which lobectomy was done in 6 cases and cystectomy in one. The clinical roentgenological and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key points of operative technique wer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stressed that B-mode ultrasound could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by demonstrating the nature of the mass and its vascular supply.  相似文献   

18.
再次肝移植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所再次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为4.17%,再次移植的原因分别为:3例肝动脉栓塞,9例胆道并发症,其中6例同时伴有慢性排异。术后8例恢复顺利出院,最长存活15个月,最短存活5个月;4例死亡。结论再次肝移植能有效挽救移植肝失功能患者的生命,手术指征的掌握,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指提高再次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Fifty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orto-bifemoral bypass with a bifurcated Dacron graft for aortoiliac 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 were examined with real-time sectorial ultrasound to screen for the presence of hydronephrosis. Hydronephrosis was detected in only 1 case. The low incidence of this complication in our cases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all our patients were explored at least 1 year after surgery. Some may have developed hydronephrosis early, but this may have resolved spontaneously during the first year after the operation, thus remaining undiagnosed. Pathogenic mechanisms suggest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nephrosi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We conclude that pre- and postoperativ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follow-up beyond 1 year postoperatively seem to be fully justified in all patients who undergo aortoiliac or aortofemoral reconstructive surgery.  相似文献   

20.
25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5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术前诊断明确。21例行全脾切除术,其中5例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2例行部分脾切除术;2例保守治疗,25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治疗以脾切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