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意外伤害儿童心理学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意外伤害儿童心理学特点 ,为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和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 (CBCL) (父母用表 ) ,对 7~ 11岁住院治疗的意外伤害儿童 (伤害组 )和正常健康儿童 (对照组 )各 81例进行测试。结果  (1)EPQ的P、E、N分量表得分伤害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0 1) ,L分量表对照组则高于伤害组 (P <0 0 0 1)。 (2 ) )伤害组CBCL平均得分 (37 6 2± 11 0 3)高于对照组 (17 77± 12 12 ,P <0 0 0 1) ;行为问题检出率 [32 0 9% (2 6 / 81) ]亦高于对照组 [11 11% (9/ 81) ,P <0 0 0 1],OR值 3 78,95 %CI为 1 6 6~ 8 5 9。行为因子的敏感性(32 1% )较低 ,特异性 (88 9% )和阳性结果价值 (74 3% )较高。伤害组男童在多动、攻击性、违纪 ,女童在多动、攻击性、抑郁、违纪等因子M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3)伤害组男童CBCL平均得分(39 84± 10 99)高于女童 (34 2 6± 10 4 3,P <0 0 5 )。伤害的危险因子男童为攻击、多动、违纪 ,女童为攻击、违纪、抑郁。结论 意外伤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较多 ,应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城市与农村学龄儿童个性行为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和城市学龄儿童个性和行为特征。方法随机抽取农村和城市学龄儿童各9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和父母用Achenbach行为量表(CBCL)儿童版作为评定工具进行测评。EPQ在统一指导语下由学龄儿童自行完成,CBCL由其父母填写。二组量表评分结果以城乡男女二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PQ 4个维度评分农村和城市学龄儿童间无显著性差异(Pa>0.05);2.CBCL评分农村学龄女童退缩、社交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学龄女童(t=3.42,3.41 Pa<0.05),农村学龄男童违纪、攻击和外向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学龄男童(t=4.02,3.19,2.62 Pa<0.05)。结论农村和城市学龄儿童在个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农村学龄儿童存在较多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与其所受教养和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矮小男童个性及心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矮小男童的个性特征及心理行为有无异常。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学龄期特发性矮小男童32例及32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结果1.EPQ测试结果:特发性矮小组E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CBCL测试:特发性矮小男童组活动及社交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P<0.01),但学习情况无显著差异;行为问题中,除社交退缩、交往不良两组有显著差异外(P<0.01),特发性矮小组无其他行为障碍。结论学龄期特发性矮小男童性格偏内向、情绪较不稳定,存在交往不良、社交退缩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研究学龄早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特征,探讨ERP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22例6~7岁ADHD患儿和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纳入研究。ERP试验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CPT-AX)任务,对Go和Nogo的N2、P3成分进行波幅和潜伏期的比较分析。CBCL量表由患儿家长填写,分析行为因子与ERP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ADHD组ERP遗漏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8 vs 5±4,P0.05),而两组反应时间和虚报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ERP的Go-N2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5μV vs-10±4μV,P0.05)。ADHD组多动、攻击问题检出率均为27%,违纪问题检出率为9%。攻击及违纪因子得分与ERP的Go-N2波幅呈负相关(分别r=-0.43、r=-0.48,均P0.05),多动因子得分与Go-P3潜伏期呈正相关(r=0.50,P0.05)。结论学龄早期ADHD儿童已出现注意执行功能受损趋势,但抑制功能缺陷尚不明显。学龄早期ADHD儿童多动、攻击及违纪问题与ERP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遗粪症(FE)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为其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从青岛市城区抽取4044名4~5岁儿童。男2196名,女1848名。应用自制的儿童一般情况与遗粪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3~7岁儿童气质量表与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调查抽样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生长发育状况,将调查发现的90例FE儿童作为病例组,其他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FE儿童的气质、行为和家庭环境特征。FE诊断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手册第3版(CCMD-3)标准。结果4~5岁儿童FE的患病率为2.23%(90/4044例),其中男童患病率为1.46%(32/2196例),女童患病率为3.14%(58/1848例)。FE儿童气质维度方面规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和坚持度的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5),注意分散度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a<0.05);家庭环境特征方面病例组亲密度和组织性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a<0.05),而矛盾性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FE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风险较健康对照组大(OR=1.931)。FE是男童发生不成熟、分裂样、攻击和行为总分异常的危险因素(OR=2.96,3.94,8.26,3.22),是女童发生体诉、攻击性和多动的危险因素(OR=4.35,3.47,2.14);FE儿童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风险大于健康对照组(OR=2.650)。结论FE的实际患病率远远超过临床医师的估计。FE儿童有其气质特点,发生行为问题及患ADHD的风险较高。FE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和家庭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改善FE儿童的生命质量,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为与家庭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行为及家庭环境,为患儿心理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患儿及其父母41例,健康对照组为家庭环境与患儿相似的健康儿童及其父母34例.以初试-复试法测定量表信度,家长与儿童评定的一致率测定量表效度.结果 病例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7%,健康对照组为2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5 P=0.278);病例组抑郁、社交退缩及攻击性因子得分分别为[(5.82±3.23)分、(3.61±1.95)分、(12.55±5.88)分],较健康对照组[(3.99±1.91)分、(2.56±1.42)分、(7.77±3.35)分]得分均显著增高(Pa<0.01),而交往不良因子得分较对照组低[(4.10±2.10)分 vs (5.47±2.56)分 P<0.05].家庭环境的娱乐性因子病例组得分较健康对照组低[(2.42±1.63)分 vs (3.39±1.90)分 P<0.05].结论 难治性NS患儿家庭娱乐性降低,并存在抑郁、攻击、社交退缩等行为改变,予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沙盘游戏对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对7~14岁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 20例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接受8次沙盘游戏治疗,1次/周,50 min/次;对照组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SCARED)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量表等心理测验工具进行评估,比较2组儿童的焦虑情绪和人格结构的差异,对沙盘游戏治疗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沙盘游戏治疗后,治疗组SCARED焦虑总分(17.30±4.47)和EPQ情绪稳定性N量表得分(50.80±5.77)均低于对照组SCARED焦虑总分(34.30±4.47)和EPQ情绪稳定性N量表得分(65.50±3.47)(Pa=0);治疗组治疗后SCARED焦虑总分和EPO情绪稳定性N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SCARED焦虑总分(35.70±8.06)和EPQ情绪稳定性N量表得分(68.70±7.51)(Pa=0);而对照组在治疗后SCABED焦虑总分及EPQ情绪稳定性N量表得分与治疗前SCARED焦虑总分(35.60±4.67)和EPQ情绪稳定性N量表得分(67.10±4.7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96,0.078).结论 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明显缓解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可作为治疗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国内修订版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AD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对2003-04—2004-01在广州市儿童医院精神康复科就诊的67例7~12岁ADHD儿童(ADHD组)和相同年龄的8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了测评比较分析。结果ADHD组在ADQ量表中感觉运动分低于对照组(P<0.05),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社会自制因子、适应能力商数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CBCL中,ADHD组的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学校情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有明显的社交退缩倾向(P<0.05),他们更容易发生抑郁、体诉、多动、攻击等行为表现(P<0.01),其中体诉、违纪两个因子是ADHD的危险因子,对ADHD的发生具有预测性。在EPQ中,ADHD组的P分、N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L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E维度对ADHD儿童有社会自制行为影响明显。结论ADHD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低下和不良人格倾向,并且伴随多种与适应不良有关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行为问题各因子的差异。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庐江县12所中学12~16岁在校初中生5973名(男3168名,女2805名)。其中留守儿童3589名(60.1%),非留守儿童2384名(39.9%),采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中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6.6%(χ^2=13.185P〈0.05)。其中留守男童在分裂样、强迫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多动及行为问题总分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男童;留守女童行为问题总分与非留守女童差异显著。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0.
儿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其与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2004--2006年对北京3~18岁儿童和青少年2万余人进行了血压、血糖、血脂及肥胖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本研究随机抽取其中6~10岁原发性高血压儿童,男女各20例,另选学校体检血压正常的相应年龄段的男女儿童各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经临床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除外其它心肺、泌尿、内分泌等疾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内标法进行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结果结果:男童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收缩压分别为(119±9)mmHg、(102±5)mmHg(P<0.001),舒张压分别为(76±6)mmHg、(66±6)mmHg(P<0.001);女童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收缩压分别为(118±7)mmHg、(101±7)mmHg(P<0.001),舒张压分别为(76±10)mmHg、(63±9)mmHg(P<0.001);本研究6~10岁血压正常儿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几何均值为(8.5±1.3)μmol/L,其中男童为(8.0±1.3)μmol/L,女童为(9.1±1.3)μmol/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男女高血压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男童分别为(10.2±1.5)μmol/L、(8.0±1.3)μmol/L,P=0.024;女童分别为(12.2±1.5)μmol/L、(9.1±1.3)μmol/L,P=0.008.控制性别,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31.P=0.006),控制年龄、性别,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与BMI、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进一步控制BMI、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相关关系依然存在,偏相关系数分别为(r=0.265,P=0.024)和(r=0.347,P=0.003).结论 儿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压正相关,高血压儿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的同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