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海市虹口区初、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了解上海市中学生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取35 627名初中毕业生和36447名高中毕业生的体检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BsAg。结果72074名体检者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1.15%,其中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为0.89%,高中毕业生的阳性率为1.41%,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低于高中毕业生,两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初、高中毕业生2004至2008年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计划免疫组低于未计划免疫组(P<0.005)。结论应坚持严格的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降低HBsAg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海市虹口区初、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情况以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并对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分析。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法检测HBsAg和ALT。HBsAg阳性者进一步做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 22259名体检者血清样本中,HBsAg阳性率为0.79%,ALT异常率为3.70%。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ALT异常率均低于高中毕业生(χ2=4.53,P〈0.05;χ2=43.23,P〈0.005)。HBsAg阳性的初中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中ALT异常率无差异(P〉0.05)。在HBsAg阳性样本中,乙肝标志物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和HBsAg(+)、抗-HBe(+)、抗-HBc(+)为主。结论上海市虹口区中学毕业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BV感染与ALT异常之间无相关性,不是导致中学生ALT异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黑河市教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分布情况。方法对黑河市1693例中小学教师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黑河市中小学教师HBsAg阳性率为8.50%,低于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水平(9.75%)。农村教师HBsAg阳性率为9.99%,与市区教师HBsAg阳性率(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教师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0.63%和7.59%。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63.37%,明显高于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水平(57.60%)。结论黑江市教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分布情况存在地域、人群、年龄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从事服务行业人员(下称从业人员)与市民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提高双方对自身与他人的保护意识。方法 市民1524例作为市民血样,从业人员血样采用49182例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检测。结果 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4.8%,市民HBsAg阳性率为1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人群的男性HBs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从业人员中,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情况,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市民中20岁以下体检者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P〈0.01)。结论 广州市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远低于市民,表明实行健康证制度成效显著,但也暴露了从业人员有可能从被服务对象处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对双方均需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市民中20岁以下体检者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说明乙肝疫苗的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济南市城区人口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以制订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6765份血样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7.39%,其中男性阳性率8.81%,女性阳性率5.5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岁年龄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男性人群21~3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41~50岁年龄组(P〈0.05)。各职业间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各类乙肝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广泛开展针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社区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测,对1431例6个月至12岁两组儿童(一组为6个月至5岁,接受新生儿乙肝疫苗基础计划免疫;一组为6~12岁)的乙肝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后乙肝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23%和51.0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至5岁儿童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2.07%,6~12岁儿童组HBsAg阳性率10.07%,HBsAg阳性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在控制儿童HBsAg携带率方面效果显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520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州市晋安区520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老年组HBsAg阳性率(25.3%)显著高于青年组(8.6%)和中年组(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抗-HBs阳性率(71.9%)明显高于中年组(38.5%)和老年组(44.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和老年组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HBc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和中年组抗-HB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组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8.6%),但抗-HBs阳性率最高(71.9%),这可能是我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所产生的效果。中年组和老年组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提示其为HBV易感人群。老年组人群抗-HBs阳性率较高,可能是HBV既往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淄川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HBsAg、HBeAg携带情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现将我区近年来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来自1995-2003年淄川区所有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7221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血清HBsAg、HBeAg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HBsAg检同阳性率平均为6.45%,9a检出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各年度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9.50,P〈0.025),从业人员不同职业检出率,食品7.00%,公共场所3.9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88,P〈0.005),不同性别检出率男1.63%、女5.8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7.18,P〈0.005),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1.70,P〈0.005)。HBsAg、HBeAg均检出,阳性率平均0.96%,男1.63%、女0.47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0.80,P〈0.005),不同年度、职业、年龄段检出率,X^2检验分别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淄川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HBeAg检出情况与国内有关报道有差异。HBsAg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同行业人群。  相似文献   

9.
3383例高考体检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都区2006-2008年高考体检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进行调查,为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高考体检学生进行HBsAg检测。结果共检测学生数为3383例,阳性175例(5.17%);其中男生1695例,阳性99例(5.84%);女生1688例,阳性76例(4.5%);HBsAg阳性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级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χ^2=4.11,P〈0.05),2006级、2008级男生HBsAg阳性率与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05;χ^2=0.03,P〉0.05)。结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积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育龄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按不同的就诊目的,分为人工受精前妇女组(简称人受组)、孕妇组和婚前体检妇女组(简称婚检组),检测各组妇女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果HBsAg阳性率:育龄妇女为5.53%,其中人受组为12.62%,孕妇组为5.51%,婚检组为2.69%;人受组的HBsAg阳性率较高,人受组和孕妇组的HBsAg阳性率均高于婚检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x^2=27.09,P〈0.005;x^2=4.24,P〈0.050),而人受组与孕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7,P〉0.050)。抗-HCV阳性率:育龄妇女为0.37%,其中孕妇组为0.39%,其余组均为零。抗-HIV阳性率:育龄妇女为0.030%,其中婚检组为0.100%,其他组均为零。结论不孕症妇女应谨慎选择人工受精术;应进行婚检,以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相对较高的HBsAg感染率;不能认为不孕症与乙型肝炎有关;在育龄妇女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但未发现两者或三者同时感染者,育龄妇女作为特殊群体,尤其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惠东地区青少年HBsAg携带率,分析受调查群体12年前后HBsAg携带率的变化。方法对青少年以健康体检的形式进行HBsAg普查;HBsAg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1)2005—2008年入托儿童、初中入学生的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2)2008年高中入学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初中入学组;(3)高中入学人群与12年前比较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4)同一人群高考体检比高中入学时的HBsAg阳性率高。结论(1)母婴免疫阻断和新生儿计划免疫有效地控制了乙型肝炎的感染;(2)高中女生的HBsAg阳性率高考前比高中入学时高,可能是高中阶段学习紧张,女生由于生理的原因,容易通过水平传播途径感染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2.
钱珺莲  吉强 《检验医学》2010,25(5):395-398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2008至2009年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情况,为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和丙酮酸氧化酶法对2008至2009年新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血清HBsAg和ALT检测。结果 2008和2009年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和3.2%;2008和2009年研究生新生HBsAg阳性率(4.3%和4.8%)均分别显著高于本科生(2.4%和1.5%,P均〈0.01);2年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新生男性HBs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均〈0.01);2009年本科生新生HBsAg阳性率(1.5%)显著低于2008年(2.4%,P〈0.05)。2009年研究生新生ALT的异常率显著高于本科生(P〈0.05);2年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新生男性ALT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均〈0.01);2009年本科生新生ALT的异常率(0.9%)显著低于2008年(2.1%,P〈0.01)。结论 2008和2009年研究生新生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本科生;本科生新生ALT异常率逐年降低;本科生新生HBsAg阳性率逐年降低,显现了该年龄段新生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的效果;大学新生检测ALT有助于学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血清学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TRFIA同时测定188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4.7%、96.8%、95.7%、89.4%和90.4%,经成组卡方检验,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P〈0.01),经配对卡方检验,两种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抗-HBe、抗-HB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IA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结论TRFIA法是一种灵敏、特异、准确的定量检测方法,对评估HBV感染后病情转归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郑州地区普通人群和大学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及抗体免疫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对3477例大学生及3571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5项)检测,比较两组间HBV的感染情况。结果大学生HBsAg阳性率3.85%,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7.22%,经统计学处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1,P〈0.01)。大学生抗-HBs阳性率50.99%,普通人群抗-HBs阳性率43.77%,经统计学处理,二者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87,P〈0.01)。普通人群与大学生感染的主要模式为“大三阳”和“小三阳”。结论郑州地区大学生乙肝感染率低于普通人群,而抗-HBs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华北电力大学2006、2007年新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结果7325名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检出378例,阳性率为5,16%,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男生阳性率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免疫状况,为医院进一步有效预防医务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直接询问调查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全院医务人员乙肝疫苗免疫标志物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进行调查检测分析。结果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抗-HBs阳性率38.08%,其中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HBs阳性率30.25%,感染获得抗-HBs阳性率7.83%;男、女医务人员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HBs阳性率比较,感染获得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医务人员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HBs阳性率24.16%,感染获得抗-HBs阳性率10.67%,而非临床医务人员则分别为40.78%和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职业安全防护既要有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作指导,也要有强制性的培训学习作手段;既要有制度设施的建立健全作基础,也要有完善的自我防护措施作保障。临床医务人员应是重点防护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离石区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感染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乙型肝炎预防工作,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8037例体检者肝功能(包括HBsAg),其中男2413例,女5624例。结果:在8037例中阳性率占3.59%,其中男性6.05%,女性2.54%,经x2检验,P〈0.001,男女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阳性率低于全国统计的乙肝阳性率(全国统计乙肝阳性率为10%左右Ⅲ),还需要提高警惕,定期做好体检工作,及早预防,注射乙肝疫苗,增强抗病能力,尤其是孕产妇更应做好提早预防、治疗工作,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昌市东湖区从业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54998例体检者进行HBsAg和HBeAg检测。结果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9.13%,其中男性为13.70%,女性为6.2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1);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率为1.97%。不同行业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提高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及时调离禁忌症人员,并对调离情况进行监督,对易感人群进行医学知识宣传和乙肝疫苗接种,以期达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消除食品、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对公众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血清HBsAg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HBsAg含量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感染科的55例乙型肝炎患者,检测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和第12个月血清HBsAg、HBV—DNA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血清HBsAg含量显著下降,且在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的前六个月内下降明显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六个月下降缓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sAg含量在HBeAg阳性者与HBeAg阴性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HBsAg含量在HBeAg阳性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在HBeAg阴性者中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sAg浓度与HBV—DNA水平存在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425(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血清HBsAg含量整体下降;血清HBsAg浓度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免疫表型和分型的分布特征。方法以年龄进行分组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粪便Hp抗原试验对267名体检者进行Hp检测筛选,然后采用免疫印迹试验对体检人群Hp感染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和分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7名体检者的总Hp阳性率为45.3%(121/267),且随年龄增高而上升(P〈0.05);121例Hp感染者中抗CagA-116,KDVacA-95KD,VacA-91KD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0.2%(85/121),65.3%(79/121)和57.0%(69/121),三种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Hp感染率在体检人群中的百分比分别为71.1%(86/121)和28.9%(35/121),但Ⅰ型和Ⅱ型Hp感染率在体检人群不同年龄组中的构成比存在差异(P〈0.05),低年龄组(〈18岁,18~30岁)和高年龄组(〉60岁)的Ⅱ型Hp感染率高于文献报道的临床病例组。结论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临床病例,且与年龄呈正相关;免疫分型在体检人群中存在特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