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血肉有情之品所组成的方与药,前文已经介绍。那么如何在妇科临床上选择应用呢?一般先是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辨证分析是属于气血虚弱还是精亏髓少,是肝肾虚损还是冲任不调等,初步确立大范围,再考虑处方用药,这样才可有的放矢,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选择应用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析血肉有情之品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血肉有情之品的定义及常用药物,归纳了其性能功效与特点,并从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不同方面分析总结了血肉有情之品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血肉有情之品主要是指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髓养血、补肝益肾健脑等作用的药物,用于改善人体虚证,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临床过程中治疗各种虚证见长。 相似文献
4.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先提出"有情、无情"概念 认为血肉有情之品的补益作用尤为突出.如猪、牛、羊、狗等畜兽类.叶天士认为:"血肉有情 栽培身内精血."然而血肉有情之品虽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 但因其味厚、腻滞 易伤脾胃 故在临床应用上也应按辨证组方配膳用.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外阴熏洗药 ,阴道冲洗药 ,阴道纳药法 ,肛门导入法等 16种妇科外治法 ,举出具体方药 ,功效等。 相似文献
6.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先提出“有情、无情”概念,认为血肉有情之品的补益作用尤为突出。如猪、牛、羊、狗等畜兽类。叶天士认为:“血肉有情,栽培身内精血。”然而血肉有情之品虽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但因其味厚、腻滞,易伤脾胃,故在临床应用上也应按辨证组方配膳用。 相似文献
7.
8.
主要论述月经与天癸、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 ,即是月经的生理基础。月经病的中医药治疗就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而确定的治则 ,在治法上重点介绍了详精辨证 ,调经治本 ,调养气血等 6个法则 ,并示常用方药。 相似文献
9.
通过妇科常见病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6种病与现代理化检查结果的关系进行探讨 ,指出在诊断治疗中现代理化检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产后服用生化汤的重要性,从生理病理角度进行较详细的论述。同时介绍了生化汤的14个加减法、适应症等 相似文献
11.
12.
从辨证分型治疗 ,月经周期治疗 ,外治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四大方面 ,阐述了李祥云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经验 ,示经验方 ,并引证了最新治疗不孕症的文献。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与体会--李祥云教授妇科系列经验(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防治方法。首先 ,从辨证分型论治方面介绍了李祥云治疗经验 ,常用方、经验方等。同时介绍了辅助疗法 ,预防等。 相似文献
14.
中医妇科肿瘤的研究概况——李祥云教授妇科系列经验(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妇科肿瘤范围很广,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在良性肿瘤中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在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有子宫颈癌、卵巢癌等。中医对妇科肿瘤有一定的研究,现就中医妇科肿瘤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1良性肿瘤良性肿瘤中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子宫肌瘤为衍生自单个子宫 相似文献
15.
林吉品主任中医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早期病机以实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可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因本病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在临床辨证时,提倡传统宏观辨证与胃黏膜微观辨证相结合,将中医辨证的内涵延伸至微观,提高了中医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治疗上提出"消除症状→祛除病灶→巩固善后"三步曲,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四物汤的沿革 ,现代研究 ,重点阐述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加减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的范畴.为糖尿病阴虚日久,阴不敛阳,肝阳上亢所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主要病机.临床辨证论治需辨别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心肝阴虚,心火偏亢;肝肾阴虚,相火偏亢;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之不同,需灵活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8.
朱良春治疗肾绞痛经验的临床运用--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5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与肾结石并发之腰腹绞痛谓肾绞痛 ,发作之剧常令患者难以忍受 ,以至辗转反侧 ,甚或四肢冰冷 ,大汗淋漓 ,其痛多为绞痛或刀割样疼痛 ,中医谓之经脉拘急痉挛 ,乃因气虚、寒凝肾督 ,或肝失疏泄 ,脉络不通 ,或湿热壅阻 ,经脉不利等因。吾师朱良春教授常用温通补敛清五法 ,首辨寒热虚实 ,再拟数法合用多收速效。笔者历年仿朱师之法 ,用经方合用时方 ,每能应手。此节阐述治绞痛当辨虚实 ,治绞痛须分寒热 ,治绞痛必察其脏腑经络 ,此乃治疗肾绞痛急症之应知也 相似文献
19.
“中医美容”之名 ,近年来被市场一股经商假冒之风所盗用 ,凡是开个美容院店 ,均盗用中医美容之名 ,可见假冒中医药学这个“国宝”之风何等猖狂。颜面黧黑斑、黄褐斑、蝶红斑等 ,除先天遗传之斑痣外 ,均由脏腑阴阳失调 ,虚、损、瘀、郁之因所致 ,如能运用辨证论治这个法宝 ,多能治愈。历代医家均从内治或外治之法而获真效。而近年来一些中西医临床医师 ,多建议患者做美容面膜 ,无怪有人指责中医所治病种已趋“萎缩”。邓铁涛老教授指出 :“中医要发展 ,继承与创新都重要 ,而继承不足 ,显然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教授说得好“临床上的许多事例让你感受到中医真是太好了 ,而作为患者会更加切身感受到中医是一个既省钱又救命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湿热蕴结 ,低烧缠绵 ,久治不愈者 ,当今临床病例日见增多 ,其成因多因饮食不节 ,恣食肥甘 ,滞胃助热 ;嗜食生冷 ,如啤酒、冷饮、冷盘、冰箱瓜果等 ,损脾留湿 ,湿热合邪即致诸病变生。湿热低烧一证 ,在儿科发热病例 ,久治不愈者中 ,甚为多见。尤在我国东南地域 ,地土卑湿 ,属海洋性气候 ,湿热为患者最多 ,特别是霉雨季节 ,感受湿邪 ,或冒雨涉水 ,或气候暴暖 ,湿热相搏 ,即发低烧。湿热低烧 ,多外感湿邪 ,内有郁热 ,临床可谓无单纯的外感湿热低烧证 ,故单纯的辨病论治 ,输液消炎退热 ,尽管用高档的抗生素 ,特大剂量的激素 ,或合用寒凉清热退烧中药 ,终难获效。我国现今已没有一个纯中医的儿童医院 ,名为中西医结合的儿童医院 ,其实均已不姓中 ,儿科之外感热病和内伤热病 ,本属简单轻浅之病 ,无奈当今多中西药同用 ,大多留有伏邪之隐患 ,湿温低烧久羁属伏邪 ,湿热虽属新感 ,但久不解乃误治也。咎由医者不得其辨证施治之要领 ,变轻浅为难治 ,变简单为复杂 ,乃医之过也 !作者仿吾师朱良春先生之法 ,分三焦辨证 ,灵活运用“湿热治肺” ,表里同治 ,祛湿为先 ,“清热于湿中 ,渗湿于热下” ,抓主证、主方 ,每获著效 ,中医治疗热病优势不可丢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