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观察到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各脏器(小肠、肺、肝)MDA含量变化不显著,甚或有减少(心、肾);回输血后除肺外,其它脏器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心、肝、肾组织ATP及能荷回输血后仍低于对照组;SOD、CAT预处理后各脏器MDA含量均显著减少,心、肝、肾组织ATP、能荷显著升高。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回输血后多个器官组织氧自由基产生增加,能量代谢恢复亦发生障碍。SOD、CAT治疗可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作者观察到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各脏器(小肠、肺、肝)MDA含量变化不显著,甚或有减少(心、肾);回输血后除肺外,其它脏器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心、肝、肾组织ATP及能荷回输血后仍低于对照组;SOD、CAT预处理后各脏器MDA含量均显著减少,心、肝、行组织ATP、能荷显著升高。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回输血后多个器官组织氧自由基产生增加,能量代谢恢复亦发生障碍。SOD、CAT治疗可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能量代谢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采用犬失血性休克输血复苏模型,观察了硫氮酮(Diltiazem,DZ)对休克犬肝、肾、心、肺4个器官组织超微结构及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DZ可使休克犬各器官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性改变明显减轻;DZ处理组各器官组织中MDA含量和XO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DZ对失血性休克犬多个器官具有保护作用,该效应与其抑制XO活性和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疲劳1号(AF-1)对游泳运动大鼠血液ATP和乳酸,以及脑和肌肉组织中ATP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生物发光法测定6组不同游泳强度大鼠血液和组织中ATP含量;血乳酸含量变化用乳酸自动分析仪监测。结果:给药组大鼠游泳10min,血中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中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游泳力竭鼠中,给药组血ATP含量也较对照组高;而血乳酸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P<001)。给药大鼠中,游泳10min组肌肉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游泳力竭组仍可保持在对照组水平(游泳时间不同)。给药鼠游泳10min和力竭两组脑组织中ATP含量与未给药动物无明显差异,但未游泳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游泳给药鼠肌肉中ATP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抗疲劳1号具有抗疲劳功用,可能通过增加组织ATP的生成和贮存,促进能量代谢,减少乳酸堆积,进而增加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测定失血性休克条件下血浆和组织PLA_2活性的变化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前和休克后1、2、5小时血浆PLA_2分别为46.9±12.2mM/L、94.0±50.0、119.2±62.4、174.5±85.3mM/L,休克后血浆PLA_2比伤前显著升高(P<0.01),为伤前的2.0、2.5、3.7倍。失血性休克5h后肝、心、肺、肠粘膜中PLA_2含量为假手术组的2.475、3.475、3.339、4.657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失血性休克时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膜脂分子排列有序性升高,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升高,红细胞膜脂区微粘度升高。血浆PLA_2的升高和细胞膜流动性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93)。结果说明:失血性休克时PLA_2水平升高可能是血液动力学衰竭和膜损伤的重要原因,PLA_2是失血性休克的一个关键酶和重要的体液因子。  相似文献   

6.
生物发光法检测血小板ATP、ADP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 文用荧光素—荧光素酶 (Luciferin Luciferase)与ATP结合生物发光的原理 ,检测血小板ATP、ADP的释放功能 ,以诊断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性疾病。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 16例 (男 3例、女 13例 ) ,年龄 11~ 2 6岁 ,均经我院血液科诊断。正常对照组 10例 (男 7例、女 3例 ) ,年龄 3 3~ 67岁 ,均无心、肝、肾、血液等疾病的健康献血员。试剂 :E E液 :96%乙醇 9份加 10 0mmol/LEDTA Na 1份 (pH=7.4)。PEP PK液 :10mmol/L磷酸烯醇丙酮酸 40 0 μ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疲劳1号(AF-1)对游泳运动大鼠血液ATP和乳酸,以及脑和肌肉组织中ATP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生物发光法测定6组不同游泳强度大鼠血液和组织中ATP含量;血乳酸含量变化用乳酸自动分析仪监测。结果:给药组大鼠游泳10min,血中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中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游泳力竭鼠中,给药组血ATP含量也较对照组高;而血乳酸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P〈0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H+-ATP酶及膜流动性的改变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重庆400042)陆松敏杨鹤鸣刘建仓李萍万志红贾后军肖南朱正坤本研究旨在研究内毒素失血性休克大鼠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H+-ATP及膜脂不同层次膜...  相似文献   

9.
在Ca(2+)-ATP酶含量的测定中,我们尝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组织中Ca(2+)-ATP的含量,并将其结果与显微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P>0.05),而图像分析仪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是测定组织中Ca(2+)-ATP酶含量较理想的方法。我们应用该法测定了晕厥心肌中Ca(2+)-ATP酶含量,缺血组织中Ca(2+)-AT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查明重症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降低的机制。方法:测定大鼠脊斜肌细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在反应性下降时用微电极记录离体主动脉及细动脉条平滑肌静息膜电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测定单个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变化;观察ATP敏感钾通道(KATP)阻滞剂优降糖对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和血管反应性的作用。结果:在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细动脉平滑肌膜电位负值减小,血管对NE反应性增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细动脉对NE反应性显著下降,细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负值增大,呈超极化改变,优降糖能部分逆转休克时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状态,同时带来血管反应性的恢复。结论:休克时细动脉平滑肌反应性与膜电位密切相关,KATP通道开放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超极化是重症失血性休克后期血管反应性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葆春方对老年大鼠器官及脑组织中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老年大鼠、青年大鼠,灌以荷春方后的心、肝、肺、脾、肾和脑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用药组老年大鼠的心、肝、肺组织中cAMP含量降低,而肾和脑中者则升高;2)用药组老年大鼠的肝、肺、脾组织中cGMP含量降低,而心、肾、脑中者含量则升高,使老年大鼠五脏及脑组织中的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都接近青年对照组。由此可见葆春方可通过改变老  相似文献   

12.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肝线粒体内膜的损伤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时鼠肝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和细胞色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不断下降:休克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显著低于假处理组;休克了3h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o.Q还原酶,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均明显低于假处理组,并随休克进程不断降低。另外,休克2h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减少,而细胞色素a、b、c1在休克4h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n=6)。夏至草组和模型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90min,对照组仅手术。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g/ml,6g/kg.bw),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制备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检测各器官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夏至草组各器官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05),且各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至草醇提物减轻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后器官损伤的机制与降低NO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地尔硫卓(Diltiazem, Dil)对失血性休克犬肝、胰、小肠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犬股动脉放血,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降至5.33-6.67 kPa(40-50 mmHg),分别输Dil和生理盐水。休克90 min时将放出的血液全部回输。整个实验观察240 min。结果:从150 min到240 min,Dil明显提高MAP(P<0.01);降低肝、胰、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P<0.01);胰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电镜显示:使用Dil后,休克犬肝、胰、小肠组织结构正常。结论:在犬失血性休克中,钙拮抗剂Dil能保护肝、胰、小肠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笔者观察了大鼠失血性休克(HS)对内毒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的影响及其细胞来源,并结合休克后组织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的表达变化,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LPS后90min,HS+LPS组血浆TNFα水平分别较HS组高20倍(P<0.01),LPS组高2.7倍(P<0.05);休克和复苏后,外周血白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明显受抑,而肝Kupfer's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却明显增强;休克后不仅肝组织内LBPmRNA表达增多,肺、肾组织内LBPmRNA也相继表达增加。研究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能显著增敏内毒素诱导TNFα的产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休克后组织内LBP表达上调有关,组织巨噬细胞群(如Kupfer细胞)可能是休克后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用SD大鼠制作慢性肾衰(CRF)动物模型,观察其乐与心肌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CRF大鼠静脉分别注射AVP及其抗血清,观察其对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压峰值和心肌细胞钠-钾-ATP酶(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RF大鼠血浆及心肌AVP含量与血肌酐水平同步增高;静脉注射AVP标准品,可使心a^+,K^+-ATP酶活力明显降低,并加重心功能指标的异常变化,而给予AVP抗  相似文献   

17.
小鼠创伤性休克时血中糖,乳酸和NPN变化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鼠创伤性休克时血中糖,乳酸和NPN升高。休克90min血糖开始回降,120min骤降而成为死亡的先兆。654-2和AL可预防高乳酸血,对高氮质血无效,因为过多的含氮物主要来自破坏的组织而非代谢障碍。654-2可使高血糖曲线右移,延长存活时间,AL无此作用。除肾外,心,肝,肺均有MDA升高;654-2可预防心,肝的MDA升高而对肺无效;AL可预防肺,肝MDA升高而对心无效;提示不同器官的自由基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淋巴液(PHSML)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小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ACE2平衡的作用。方法:复制小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行液体复苏;休克+引流组液体复苏后,引流肠淋巴液。在液体复苏后6 h,检测肾组织ACE、ACE2、血管紧张素II(Ang II)1型受体(AT1R)、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MasR)的mRNA表达以及Ang II、Ang(1-7)含量。结果:失血性休克提高了肾组织ACE mRNA、AT1R mRNA和Ang II水平,降低了ACE2 mRNA、MasR mRNA和Ang(1-7)水平,PHSML引流抑制了失血性休克对ACE2和AT1R 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PHSML引流也降低了失血性休克增加ACE/ACE2、Ang II/Ang(1-7)和AT1R/MasR比值的作用。结论:PHSML引流恢复了失血性休克后肾组织的ACE/ACE2平衡,有利于减轻失血性休克所致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查明重症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降低的机制。方法:测定大鼠脊斜肌细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在反应性下降时用微电极记录离体主动脉及细动脉条平滑肌静息膜电位;用激光共聚集显微镜动态测定单个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变化,观察ATP毓四通道(KATP)阻滞剂优降糖对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和血管反应性的作用。结果:在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细动脉平滑肌膜电位负值减小,血管对NE反应性增高;失血性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回输后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研究肌肽对IRI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制作IRI模型,大鼠失血至40mmHg→维持20min→放置1h→全血回输→维持3h→处死。大鼠处死后取血浆检测MDA浓度,取肝、脑、肺、心、肾、脾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肝、脑、肺、心、肾、脾组织切片HSP70阳性细胞数;取肝组织提取RNA比较肝组织HSP70及炎性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与再灌损伤组相比,肌肽治疗组肝、脑、肺、心、肾、脾组织切片HSP70阳性细胞数及HSPa5、HSPala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MDA浓度及IL-6、TNF-α、NF-κB1、SCYA2、SCYA3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肌肽可以抑制IRI后MDA的生成、从mRNA水平促进HSP70的表达、抑制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