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基层卒中单元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期护理,探讨基层卒中单元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估.方法 对我科纳入基层卒中单元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急性期病情的观察与护理,并与传统管理模式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从压疮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基层卒中单元患者通过系统、规范的全面护理与治疗,发生压疮及情绪情感障碍减少,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结论 基层卒中单元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卒中单元中最佳的护理模式和临床护理指南。方法 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于脑卒中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及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后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2组患者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恢复程度更加明显。结论采用卒中单元护理,可最大限度减少脑卒中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至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与临床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A组)与传统治疗组(B组)。对A组进行临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评价。结果卒中单元治疗组比传统治疗组在Brunnstrom分组上疗效明显,A组优于B组(P<0.01)。结论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设卒中单元护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神经内科引进了新型的卒中管理模式-“卒中单元”,为卒中患者提供集院前急救、重症抢救、药物治疗、专业护理、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治疗。循征医学研究结果和统计表明,卒中单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卒中单元病房和普通病房内鉴别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所在病房分为康复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康复治疗组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康复训练,常规治疗组无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和专业治疗小组,依患者意愿辅助进食.结果 康复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个体化康复训练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类卒中单元治疗(A组),神经内科普通病房选取60例为普通对照组(B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 2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积分相近,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治疗1个月后A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 < 0. 01) .结论 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卒中单元康复小组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模式组(40例)和康复小组模式组(44例)。常规模式组患者给予常规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康复模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病情稳定48h开始进行卒中单元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I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FIM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NIHSS评分、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FIM评分、FMA评分均有所升高,治疗后康复模式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模式组(P均<0.05)。结论卒中单元康复小组模式能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独立性,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康复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对于早期康复介入的时间与具体的康复措施,尚无统一意见。1994—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先后发布了6版有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的指南。AHA/ASA 2003年版指南首次提出早期康复介入的指导意见,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专业规范的脑卒中单元接受诊治,而完整的脑卒中单元应包括康复人员;该版指南同时关注了早期康复对卒中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提出发病后24 h内开展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时须注意防止跌倒事件,并初步探讨了鼻饲胃管肠内营养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的应用。AHA/ASA 2007年版指南建议所有患者于进食前均应接受吞咽功能评估,并明确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常规放置鼻饲胃管或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AHA/ASA 2013年版指南建议在专业卒中单元中,应让患者尽早且安全地进行适当活动以减少并发症,并再次强调了吞咽功能的评估及干预方式的选择。然而,一项国际大样本多中心的极早期康复治疗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未能对急性脑卒中的极早期康复介入给出肯定的意见,而目前中国还未开展过此类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因此,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介入时机尚无定论,原则上应以不加重原有病情为前提,并建议在专业卒中单元中实施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Depression,HRSD)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The ModifiedRankin Scales,mR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得到明显改善(P <0.01)。结论 对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早期实施卒中单元模式护理,是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伸卒中单元(ESU)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91例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患者按居住社区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ESU组43例,ESU组由卒中专家小组和社区卫生机构每月定期进行健康咨询、体格检查、康复指导、心理测评和干预治疗,对照组出院后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2组患者于卒中单元治疗出院时、发病6月、12月时采用NIHSS、ADL、HAM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2组HAMD、SSS、ADL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发病6月及12月ESU组NIHSS、ADL、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改善,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减少,无抑郁患者病例数增多,而对照组发病6月时HAMD评分较出院时明显增加,12月时评分较出院时无明显差异,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增加。结论 ESU社区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影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生存质量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提高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恢复期的生存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11—2011-10大庆龙南医院神经内科符合实验录入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00例。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并做相关检查。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兰金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配合完成调查100例,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脑卒中次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及卒中后抑郁对患者发病后3个月生存质量有影响。结论积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促进神经功能康复,重视脑卒中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做好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以减少卒中次数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的脑卒中康复指南均推荐脑卒中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尽早康复的时机、强度以及包含的项目尚不明确。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稳定后48 h内应召开初次康复评价会,根据患者整体评估和功能障碍评估的结果制定个体化、全面的康复方案和康复目标,并初步判断脑卒中的康复预后。脑卒中患者早期宜进行运动康复、吞咽功能康复及言语功能康复。如康复对象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大于75岁的老年卒中患者和儿童卒中患者,更需注重个体化的评估及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出现的心脏损伤,因影响到卒中的康复及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选择1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强调卒中急性期心脏评估及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类卒中单元治疗(A组),神经内科普通病房选取60例为普通对照组(B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arthe1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积分相近,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A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 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在基层医院建立和运作康复卒中单元,以探讨脑血管病新的管理模式及效果评定。方法将病情稳定、Barthel指数(BI)评分低于40分的57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在康复卒中单元(观察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进行为期3周的相关治疗,运用Ⅸ、Fugl-Meyer评估(F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评定。比较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前BI、FMA、HAMD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与其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但康复卒中单元的效果更明显;康复卒中单元是基层医院实施脑血管病治疗更好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 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进行摄食前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 显著提高了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结论 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59例,脑梗死137例)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101例)和普通病房组(95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的差值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卒中单元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12.6± 5.5)分,普通病房组降低(8.9 ±4.1)分;卒中单元组BI升高24.3±14.8,普通病房组升高15.1±10.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卒中单元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7.7%、97.0%、10.9%及2.0%)与普通病房组(15.8%、88.4%、23.2%及8.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卒中单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急性脑卒中后产生的一种情绪低落反应。机制可能与大脑神经环路受损有关,PSD可增加卒中并发症及死亡率,并阻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医学研究发现,卒中后有效的康复、护理、家庭支持,能降低PSD发病率。本文就PSD的病因、发生率、相关因素、筛查PSD的工具,早期康复与PS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院前抢救模式对提高卒中抢救效果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抢救模式分为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院前抢救分别采用卒中单元模式和常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抢救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P<0.05);治疗后卒中单元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卒中单元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8.47±7.48)d,平均住院费用(12.45±4.37)千元,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卒中单元院前抢救模式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脑卒中的有效抢救模式.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2例,有针对性及早进行偏瘫肢体功能锻炼、言语能力恢复和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肌力恢复、患者的情绪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患者的语言交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手功能、总体生存质量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