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评估Er:YAG激光处理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在深龋治疗中的微渗漏情况。方法:本实验将40颗离体磨牙随机分为四组,A组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后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B组高速涡轮手机备洞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C组Er:YAG激光处理窝洞后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D组Er:YAG激光处理窝洞后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通过对比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和Er:YAG激光备洞后是否联合使用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的离体牙深龋模型的构建,观察树脂充填后微渗漏的情况,从而分析Er:YAG激光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是否能提高窝洞充填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Er:YAG激光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处理的离体牙的微渗漏程度与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后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的离体牙相比,微渗漏的深度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速涡轮手机和Er:YAG激光处理离体牙后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Er:YAG激光制洞对兔牙髓组织的影响。方法分别用Er:YAG激光和普通牙钻于兔前牙唇面制备V类洞,常规窝洞垫底充填。术后即刻和72h处死动物并分离实验牙,HE染色观察兔牙髓的形态学改变。术后72h,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牙髓中的表达。结果术后即刻和72hEr:YAG激光组与普通牙钻组均可见牙髓轻度炎性反应;术后72h激光组及普通牙钻组均可见成牙本质细胞内及其下方牙髓细胞内TGF-β1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光组牙髓组织内TGF-β1的中强阳性表达率(90%)高于普通牙钻组(30%)。结论与普通牙钻组比较,Er:YAG激光制洞对牙髓组织未见有明显损伤;Er:YAG激光辐射可能具有促进牙髓组织修复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Er:YAG激光在儿童乳牙和年轻恒牙上去腐备洞治疗时的感受和评价。方法:随机选择3~15岁,口内有类似的、龋坏程度相当的乳牙或年轻恒牙的儿童,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用Er:YAG激光和传统牙钻去腐备洞后充填,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种方法的疼痛程度、舒适度和方法的接受程度,定期复查和评估牙齿的充填体情况。结果:临床研究53名儿童,平均年龄(8.6±3.1)岁,3~6岁者17人,7~12岁者29人,13岁以上者7人,共去腐备洞充填治疗120颗牙齿。67%的患儿认为Er:YAG激光在进行龋齿去腐治疗时更舒适,21%的患儿认为两者差别不大。与车针去腐相比,激光治疗无痛或疼痛轻微,经配对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的患儿选择再次应用激光治疗。临床上对充填体复查也表明,乳牙和年轻恒牙应用两种治疗方法去腐备洞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YAG激光去腐备洞时疼痛轻微,患儿感觉较舒适,与车针法相比,多数患儿倾向于应用Er:YAG激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鼠牙髓机械损伤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CN2)覆盖于损伤牙髓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牙髓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随机选取一组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组(3、7、14和28 d组)每只大鼠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备洞,左侧为CCN2盖髓剂的实验组,右侧为PBS对照组。分别于3、7、14和28 d处死大鼠并取其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和HE染色,观察各标本中牙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3 和7 d时穿髓孔下方炎症较实验组明显;14 d时炎症反应减轻,有散在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28 d时形成坏死病灶。实验组大鼠3 d时穿髓孔下方聚集大量炎细胞,血管扩张明显;7 d时炎症减轻,淋巴细胞相对于对照组少;14 d时已无明显炎细胞存在,并形成连续完整的钙化桥;28 d时形成大量修复性牙本质。结论: 牙髓组织损伤后,CCN2参与了组织结构的重建,提示CCN2是一种良好的盖髓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不同参数的铒钇铝石榴石(erbium:yttrium-aluminum-garnet,Er:YAG)激光对离体恒牙和乳牙制备窝洞,然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表面的形态。方法:将新鲜拔除的、无龋的牙冠完整的乳牙(6颗)和恒牙(4颗)共10颗分为2组,对照组4颗,包括乳牙2颗和恒牙2颗;实验组6颗,根据使用不同的激光参数分为3组:第1组2颗恒牙,第2和3组各2颗乳牙。对照组牙齿应用传统车针备洞,实验组6颗牙齿以不同的Er:YAG激光参数进行备洞,制作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窝洞表面形态、牙本质小管开口、熔融和裂隙等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不同参数的激光备洞后,乳牙和恒牙窝洞内没有发现玷污层,牙本质小管清晰。第2组乳牙经频率10 Hz、脉冲能量300 mJ的激光备洞后未发现牙本质熔融和裂隙,而第3组乳牙用频率10 Hz、脉冲能量400 mJ的激光备洞后,可见牙本质熔融和裂隙等现象。结论:乳牙和恒牙应用激光备洞均可以去除玷污层,乳牙应用频率10 Hz、脉冲能量300 mJ 的激光备洞是安全有效的,过高功率可能会损伤牙本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鼠牙髓损伤模型,初步探讨牙髓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2(CCN2)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损伤后0 h、6 h、1d、3d、7d及14d组,每组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单纯开放法制备上颌磨牙牙髓损伤模型,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各组大鼠牙髓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Er.YAG激光技术应用于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口腔内科因龋病就诊的患者30例,46个牙齿,将Er.YAG激光机(DEKA Smatr 2940D)调到适宜参数,对患牙实施去腐、备洞,观察术后的反应。结果:Er.YAG激光能够完全去除前牙和后牙的龋损组织及正常釉质和牙本质。术中30例患者中有21例反应无疼痛感觉,9例患者反映在治疗过程中有酸痛的感觉,无一例患者反映中度或重度疼痛。结论:Er.YAG激光能有效去除龋损组织,在治疗过程中基本是无痛的,无须注射麻药。  相似文献   

8.
Er:YAG激光,全名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Y3AL5O12:Er),是80年代新兴的激光品种,1997年获得FDA批准作为牙体硬组织激光应用于临床。Er:YAG激光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无痛、对牙髓组织刺激小、不改变牙体组织结构等特点,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Er:YAG激光在口腔临床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连结蛋白在大鼠正常牙髓和牙髓修复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骨连结蛋白 (osteonectin ,ON)在大鼠正常牙髓和牙髓修复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特征。方法 :在Wistar大鼠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制备一单面洞。分别观察 3d和 15d后处死动物。组织学处理后切片。体外转录合成单链RNA探针并标记地高辛 (Digoxigenin)。将标记探针与标本进行原位杂交。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和SABC标记 ,DAB显示杂交信号。苏木素复染。结果 :正常牙髓组织中 ,ON基因表达于牙髓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内。ON在备洞 3d后的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层下方的牙髓细胞内表达强阳性。 15d后 ,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下方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表达ON。结论 :在牙髓修复过程中 ,ON在牙髓修复过程中通过自分泌途径 ,参与了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损伤修复模型中 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选择5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剩 余20只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采用改良备洞法备洞,建立牙本质牙髓损伤修复模型,右侧为LIPUS组,予以LIPUS辐照 (强度为30 mW/cm2,频率为1.5 MHz,调制信号波宽为200 μs,重复率为1 kHz,20 min/d);左侧为备洞组,予以超声 假照处理。分别在辐照1,3,5,7,14 d后处死大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TGF-β1,Smad 2和3 在牙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TGF-β1,Smad 2,3蛋白在正常牙髓组织中均呈弱阳性表达,而在牙本 质损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加。备洞组TGF-β1蛋白表达在1 d时增加,在5 d时TGF-β1表达最强,在14 d时表达减 弱接近正常水平;与备洞组相比,LIPUS组在3和5 d时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Smad 2,3在LIPUS组及备洞组牙髓中 表达均呈现逐步升高的基本变化,其中LIPUS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TGF-β1/Smad 2,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 牙本质损伤的修复过程,LIPUS在牙本质损伤修复早期可上调TGF-β1,Smad 2,3的表达,可能参与并促进了牙本质 牙髓复合体的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Er:YAG激光龋齿去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龋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牙钻洞去腐备洞充填,观察组实施Er:YAG激光龋齿去腐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期间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复诊的畏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YAG激光龋齿去腐治疗时间较短,治疗中的疼痛程度轻,患者心率及血压波动较轻,且患者对复诊的畏惧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牙钻在第3磨牙牙胚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拔除的第3磨牙牙胚160例,随机分为超声骨刀+高速涡轮牙钻的实验组与高速涡轮牙钻对照组。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术中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症9例。对照组术中并发症11例,术后并发症22例,2组方法差异显著(P<0.01)。手术完成时间实验组为38.71±19.58分钟,对照组为37.56±18.69分钟,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骨刀+高速涡轮牙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手术创伤小、神经及软组织保护性好、施力准确、易于控制,可大大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牙体预备方法对非龋性硬化牙本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0颗咬合面有典型硬化牙本质的磨牙随机分为四组:A组用高速涡轮牙钻预备,B组用牙钻预备后35%磷酸酸蚀15s,C组用Er,Cr∶YSGG激光预备,D组用激光预备后35%磷酸酸蚀15s.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磨牙硬化牙本质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A组硬化牙本质表面较平整,有玷污层;B组酸蚀后硬化牙本质表面变得粗糙,玷污层被去除,可见硬化结晶柱突出于牙本质小管口.C组硬化牙本质表面粗糙,管间牙本质有蜂窝状改变,牙本质小管突出;D组酸蚀后牙本质小管开口增大,有硬化结晶柱突出.结论:使用Er,Cr∶YSGG激光预备非龋性硬化牙本质能明显改善其表面形态,结合35%磷酸酸蚀可获得更佳的粘接表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与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head box p3,Foxp3)的动态表达情况,探讨IL-35在根尖周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单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进行根尖周炎造模,分别于术后0、7、14、21、28 d各随机处死一组,下颌骨拍摄X线片,观察根尖周变化情况。取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real-time qPCR,RT-qPCR)动态检测根尖周病损组织中IL-35和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X线和HE染色显示随着牙髓暴露时间的延长,根尖部炎症程度逐渐加重,待髓腔开放21~28 d时炎症则趋于稳定,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两方面证实了大鼠根尖周炎造模成功。RT-qPCR结果显示:IL-35和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在术后不同时期均呈波动性升高趋势(P<0.01),术后0~7 d迅速上升,7~21 d表达量呈下降趋势(P<0.05),21~28d又呈上升趋势(P<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PBS组),双侧均用玻璃离子封洞。分别于3、7、14和28 d灌流固定处死大鼠并取上颌双侧第一磨牙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3 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较少量炎症细胞聚集,并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7 d时2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加重,但Matrilin-4组明显轻于PBS组,且可见前期牙本质形成;14 d时Matrilin-4组露髓区域可被较连续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覆盖;28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可见厚而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牙本质桥下面有重组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在术后3、7和14 d呈逐渐增强趋势,28 d时减弱;盖髓后各时间点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均强于PBS组,且14 d时阳性表达达高峰。与PBS组比较,3、7和14 d时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atrilin-4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了解Cryopyrin在大鼠牙髓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0,1,3,5,7d5组。除0d组外,其余四组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分别于开髓后1,3,5和7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常规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牙髓炎症状况,免疫组化检测Cryopyrin在牙髓炎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大鼠正常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层Cryopyrin阳性表达,牙髓内部血管内皮细胞偶见表达,牙髓成纤维细胞未见表达。炎性牙髓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增加,牙髓成纤维细胞及多种炎症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且表达的数量和牙髓的炎症浸润强度显著正相关(r=0.655,P<0.01)。结论:Cryopyrin在牙髓组织中表达并在牙髓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SC-1型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本质及牙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随机选择6只杂种狗,72颗牙(第二前磨牙,第一、二磨牙)制备Ⅴ类洞,将狗牙随机分为3组(SC-1型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组、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充填组、空白对照组),经7d、30d、70d观察,比较狗牙牙髓的炎症反应及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等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不同试验周期试验材料组与阴性对照材料组牙髓炎症反应分级无显著性差异,试验材料组和阴性对照材料组的平均剩余牙本质厚度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C-1型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牙髓牙本质应用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格犬动物试验,观察铒钇铝石榴石(erbium:yttrium aluminium garnet,Er:YAG)激光去除比格犬冠髓后剩余牙髓的变化及牙本质桥形成情况,探索Er:YAG激光照射与牙髓反应及牙本桥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2只12月龄雄性比格犬前磨牙为试验牙,共24颗,分别应用200 mJ/20 Hz Er:YAG激光、100 mJ/20 Hz Er:YAG激光及传统机械方法去除冠髓,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盖髓后充填。通过临床检查试验牙的动度和牙龈情况评价临床效果,拍摄试验牙平行投照X线根尖片评价影像学效果。试验术后1 d、2周、4周、8周拔牙,苏木精 伊红染色(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下观察根髓情况及牙本质桥形成情况。结果: 牙髓切断术后1 d、2周、4周、8周后机械去髓组和激光去髓组试验牙均无松动,牙龈无红肿瘘管等异常;X线片发现机械去髓组和激光去髓组试验牙均未见牙周膜增宽、根尖周低密度影、牙根内外吸收等影像学异常表现;HE染色组织学切片检查发现术后1 d、2周、4周、8周机械去髓组和激光去髓组试验牙根髓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2周时可见激光去髓组牙本质桥完全覆盖牙髓断面,而机械切髓组未见完整牙本质桥。结论: 100 mJ/20 Hz和200 mJ/20 Hz Er:YAG激光去髓对剩余根髓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单纯开放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观察大鼠牙髓在口腔自然菌群感染下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方法 选择SD大鼠16只,1只为空白对照,另15只右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合面开髓,每组3只分别与术后即刻、1天、3天、5天、7天处死,取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牙髓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1天穿髓点下方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急性浆液性炎症反应,经过3天、5天、7天牙髓炎症反应逐渐加重,牙髓血管充血、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自冠髓至根髓逐渐坏死,在根管壁可见少量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结论 单纯开放法可观察到牙髓炎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r:YAG 激光和酸蚀预处理对自粘结树脂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44颗前磨牙根据对牙本质表面预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Er:YAG 激光组?酸蚀组(35%磷酸)?Er:YAG 激光+酸蚀组?每组11颗牙中随机选出1颗切取3 mm厚牙本质片,按相应分组要求预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每组剩余10颗牙制备一致标准牙本质表面后按相应分组要求预处理,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RelyXTM Unicem将其与Everest ZS 氧化锆瓷片粘结,24 h后测试各组剪切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采用不同方式预处理后,牙本质表面形态改变明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剪切粘结强度由高到低为Er:YAG 激光组(7.18 ± 2.54)MPa?Er:YAG 激光+酸蚀组(5.50 ± 2.09)MPa?对照组(4.05 ± 1.04)MPa?酸蚀组(3.61 ± 0.70)MPa;Er:YAG 激光组?Er:YAG 激光+酸蚀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酸蚀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酸蚀对自粘结树脂粘结强度的改变无明显影响,Er:YAG 激光预处理能有效提高自粘结树脂与牙本质和氧化锆瓷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