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优化急诊病人就诊流程,提高急诊急救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方法近二年来,我院急诊改进接诊分诊环境,增设便捷的急救用具,改为四人配合法的护理抢救小组. 结果 提高接诊分诊工作效率,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 结论 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接诊分诊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护士急救能力及急诊急救水平的方法.方法 根据卫生部及广西"二甲"医院急诊科建设管理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从科学配置急诊护理人员,有计划地培养具有急救特色急诊护理人才,健全急救制度,实行急救科学管理四方面进行改革,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回顾调查的情况比较,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10.4%,护理工作质量提高9.31%,护士急救技能考核达标率为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7.6%,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结论 务实地结合我院实际,进行科学管理和规范的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急救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外孕的急救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42例宫外孕的患者的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经急救护理转送入院42例,治愈率100%.结论 宫外孕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宫外孕患者急救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浅谈急诊护理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而急诊护理风险性更高.在急救医学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中应用护理风险流程管理的效果及护理质量分析。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5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患者65例,实施护理风险流程管理模式下的急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急救各流程花费时间、昏迷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的急诊流程花费时间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Barthel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中应用护理风险流程管理可减少急救各流程花费的时间,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采用循环培训考核,注重院前急救,加强并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结果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赢得认可和赞同。结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树立医院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7.
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是急诊科医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较完整的急诊急救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病人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采用循环培训考核,注重院前急救,加强并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结果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赢得认可和赞同。结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树立医院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全程责任护理,提高急诊急救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对5208例急诊急救患者采用热忱接诊、安全转送、仔细观察、真实记录、认真交班等服务措施.结果共紧急护理护送急症患者5208例;在护送过程中病情变化53例,经急救处理脱险51例,复苏失败2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结论全程责任护理可以提高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素质与能力培养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重点对本院急诊科45名护士进行素质与能力培养,努力学习急诊急救知识,不断提高急救水平,保证急诊科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得到全面提高.结论:加强急诊科护士素质与能力培养,提高工作效率,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确保了急救药品、物品和仪器完好率100%,保证了应急使用.提高了急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和管理水平.结论不断总结改进创新是提高急救护理和管理水平的有效的实践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范玲霞  裴晓贤 《大家健康》2017,(12):226-227
目的:探讨研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急救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根据患者收治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急救护理,研究组接受优化急诊急救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急救护理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改善急救护理相关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临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诊科是医院首当其冲的急救前沿,急诊科护士是整个急诊接诊与抢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力量.用整体化、系统化、动态化的观念看待疾病和护理病人,注重心理护理与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提高实践护理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了解安全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降低急诊护理风险、提高急救护理技术水平的方法.方法 将未开展安全护理模式的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急救患者设为对照组,运用了安全护理模式的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40例同病种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按《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中的基础护理质量指标(14项)和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统计两种护理模式下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和满意度调查,并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全护理模式可保障危重病人抢救的落实和保证安全质量,降低急诊护理风险,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急救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急救护理技术水平,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探讨在急诊护理中预防护患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加强护士服务意识和责任心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可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阶梯式教学在急诊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急诊护士具体实施以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项目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急救技能及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模拟急救考核并总结护士每次考核的成绩,对护士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的方法,验证实施阶梯式培训后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30名急诊护士考核成绩及护理综合质量考评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阶梯式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整体素质,也使师资力量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对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水平,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各级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对接受能力差的部分人员实行专人带教,学、做融为一体.结果 实施急诊专科培训后的各级护士的三基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急诊、急救水平,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PTC培训模式对急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按PTC教程,在培训前后分别对每期学员采用多项选择题问卷,进行急诊专科理论知识考试;设定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综合能力等。结果急诊科护理队伍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综合能力均较培训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设置合理培训周期,可以提高急诊护士整体素质和急救能力,确保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急诊护理管理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实施急诊护理科学管理、提高急救质量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护理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前沿,跟随急救科学的先进步伐,以促使急救护理管理向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  相似文献   

20.
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梅 《吉林医学》2011,(8):1574-1575
目的:改善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更新急诊护理管理理念,提高急诊急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充分结合急诊护理工作特点,使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临床实际需求相符,并针对急诊护士数量不足、资质不够等现状,如何进行岗内带教、加强专科培训、细化岗位职责、区域化层次排班、区域组长负责制、季度考核轮岗制等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制定相应制度,并在应用过程中改进、持续性改进和预防性改进。结果:进行人力资源流程管理后,急诊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急救理念、职业崇高感均得到提高。结论: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制定适宜的急诊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实行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可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培养优秀的急诊护理人才以及提高急诊护理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