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患者自然康复过程中功能结局的分析,了解出血部位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对60例首次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于急性期至病程3个月自然康复过程中,使用功能独立测量(FIM)方法分别于入选时(入院48小时内)、病程1个月、病程3个月时进行测评,比较出血部位在各阶段康复过程中的意义。结果三个部位同时受累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组FIM运动评分的功能结局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该组FIM改变值的运动评分和总分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肢体功能障碍者在进行神经康复治疗之前根据出血部位可预测其在独立运动水平方面的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患者自然康复过程中功能结局的分析,了解出血部位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对60例首次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于急性期至病程3个月自然康复过程中,使用功能独立测量(FIM)方法分别于入选时(入院48小时内)、病程1个月、病程3个月时进行测评,比较出血部位在各阶段康复过程中的意义。结果三个部位同时受累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组FIM运动评分的功能结局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该组FIM改变值的运动评分和总分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肢体功能障碍者在进行神经康复治疗之前根据出血部位可预测其在独立运动水平方面的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和评估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方式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救治的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普遍较高,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析早期康复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情况、生活能力状况、预后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能力状况、预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7)。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目的探讨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我院住院的143例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2周时的病情为评估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早期死亡15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P=0.047)、入院时意识状态(P=0.026)、出血量(P=0.024)、血清白蛋白(P=0.044)。结论:高龄、入院时意识障碍严重、出血量大、低蛋白血症是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正确护理可增加患者的意识水平及定向能力,预防并发症,为以后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本组80例病例为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对这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经观察验证,可减少各种并发症出现。现将早期康复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罗平  李龙  张秀英 《河北医学》2002,8(12):1123-1123
随着脑出血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残疾率相对上升 ,我们通过对此种患者开展早期康复 ,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残疾率收到了显著的疗效 ,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12例均为临床 ,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 ,男性 70例 ,女性 4 2例 ,年龄 5 1~ 72岁 ,随机分为两组 ,即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1.2 方法 :由医生给予患肢各关节被动运动 ,同时进行肌肉按摩 ,每日一次 ,每次 30min ,对意识清醒病人应鼓励患者积极主动运动 ,双手指相互交叉 ,用健手带动患手 ,使肘关节伸直向头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住院期间加强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加强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肌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的治疗.方法 将169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9例,对照组70例.干预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中患者的肌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均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能提高中枢神经的可塑性,较好地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也是提高治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急性期康复护理、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通过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减少残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韦庆利 《吉林医学》2013,34(24):4904-4904
目的:分析和研究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6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内血肿清除及沟通脑室引流脑脊液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脑内血肿清除及沟通脑室引流脑脊液术,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治疗继发性的脑积水,避免对患者行脑室穿刺外的引流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徐存华  刘山红  熊东方 《医学争鸣》2001,22(17):1621-1621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6 7岁 ,因间断性头晕 1a,加重伴行走不稳 2 h急诊入院 .患者 1h前 ,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头晕 ,自测 BP 2 1/ 12 k Pa,长期口服心痛定 10 mg,3· d- 1 ,症状有所缓解 . 2 h前 ,患者大便后 ,出现头晕加重 ,行走不稳 ,小便失禁 ,伴恶心、呕吐、呈喷射状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无意识丧失及四肢抽搐 .查体 :BP 2 3/ 13 k Pa,R 18min- 1 ,P 72 min- 1 ,神情淡漠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3m m,光反射灵敏 ,左侧鼻唇沟变浅 ,不能伸舌 .右侧肢体肌力 级 ,左上肢肌力 级 ,左下肢肌力 级 ,左侧肢体腱力反射活跃 ,病理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对8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患者预后以随访6个月时GOS评分评定:1-2分为预后不良,3-5分为预后较好。结果患者预后较好43例,预后不良37例。单因素分析示:GCS评分、脑内血肿量、脑疝、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肺部感染、应激性胃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10项与预后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示:脑疝(P=0.002,OR=9.000,95%CI 2.269-35.701)、术前GCS评分(P=0.023,OR=1.335,95%CI 1.040-1.715)为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预后相关因素主要有脑疝、术前GCS评分,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6.
王艳  王立山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233-233
脑出血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病,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及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同常生活运动能力改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患者脑出血后造成的偏瘫轻与重,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好与坏。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积极的态度,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和心理护理起着重大的意义。2002年我科收治入院脑出血思者296例。通过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单纯经颞钻孔引流和经颞联合经额钻孔引流的优缺点.方法 针对基底节区椭圆形(或肾形)脑出血,分别采用单纯经颞钻孔引流(单管组,28例)以及经颞联合经额钻孔引流(双管组,30例)血肿.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合并症及3个月后GOS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双管组手术时间(93.13±10.19)min,明显长于单管组的(57.29±11.06) min(t =-12.851,P=0.000);双管组拔管时间(2.78±0.78)d,明显早于单管组的(4.34±0.97) d(t=6.729,P=0.000);双管组肺部或颅内感染率13.3%,明显低于单管组的32.1%(x2=5.087,P=0.024).两组术后出血增多、消化道出血及3个月后GOS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基底节区椭圆形(或肾形)脑出血,双管置入引流法与单管法相比,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明显增加引流速率,缩短引流时间且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无牵开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牵开组和非牵开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颅内压(ICP)、预后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手术并发症。结果非牵开组和牵开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牵开组和牵开组患者的ICP测定值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CP测定值均较本组术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术后3个月,非牵开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牵开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非牵开组的ADL评分与牵开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非牵开组与牵开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牵开组手术后并发症率为8.33%,牵开组患者为2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牵开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有利于患者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出血偏瘫的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270例出血偏瘫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17例,治疗组1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