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常规心电图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存在DCG、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194例,以CAG定位罪犯血管为金标准,评估冠状动脉CTA、DCG及其联合应用检查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经CAG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179例;冠状动脉CTA联合DCG定位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的平均准确性(90.20%)明显高于单独应用DCG(68.98%)或冠状动脉CTA(80.41%)的平均准确性(P0.05);冠状动脉CTA联合DCG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1%、77.78%、90.72%、98.83%和41.18%,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DCG或冠状动脉CTA检查(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联合DCG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罪犯血管诊断优势明显优于单独应用DCG或冠状动脉CTA检查。  相似文献   

2.
变异型心绞痛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在静息状态下发生心绞痛,床旁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至基线,有12例患者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分别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冠心病危险因素、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该病好发于男性(占91.7%),发病时平均年龄为56岁,除吸烟外,多无其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绞痛多于凌晨静息时发作,含服硝酸酯类药物有效,5例(占41.6%)发病时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8例(占83%)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硝酸酯类药物与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防止复发,支架植入有效。结论:静息状态下特别是清晨时发生胸痛的患者,胸痛时应及时行心电图检查以诊断或排除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需及时诊断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多可缓解症状,硝酸酯类药物与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防止复发,较高比例的患者有冠状动脉严重的固定性狭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应行冠脉造影术检查,对有严重狭窄者可行支架植入以有效地治疗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 VAP)晕厥与痉挛靶血管部位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VAP患者(VAP晕厥23例,非晕厥137例)的临床资料,记录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抬高情况,判断相对应的痉挛靶血管,并记录心绞痛发作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VAP晕厥与非晕厥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病程、胸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痉挛者VAP晕厥发生率(21.74%)高于左前降支痉挛者(5.68%)(P0.05);23例VAP晕厥患者,2例晕厥时未行心电图检查,余21例检出窦房结和/或房室结功能障碍11例(52.38%)、室性心律失常9例(42.86%)、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4.76%);右冠状动脉痉挛者缓慢性心律失常检出率(17.78%)明显高于左前降支痉挛者(1.15%)(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22%)与左前降支痉挛者(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冠状动脉痉挛者VAP晕厥发生率较左前降支痉挛者明显升高;右冠状动脉痉挛易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由右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的VAP晕厥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性心绞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书芳 《临床医学》2011,31(3):37-3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变异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我院确诊的70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Marquette Holter心电监测仪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中ST段、T波、室性早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10例,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37例,重度狭窄8例,而且阵发性ST段抬高的高度、持续时间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常规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的检测率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准确完整地记录变异性心绞痛发作的全过程,对诊断变异性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6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ECG)、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应用DCG分析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损伤型ST段抬高(0.2~1.2 mV)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高耸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室性期前收缩,加速性室性逸搏,房室传导阻滞,巨型R波,U波倒置检出率DCG为25.8%、72.7%、54.5%、36.4%、40.9%、22.7%、10.6%;ECG检出率为3.0%、7.6%、4.5%、1.5%、3.0%、1.5%、1.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异常发作高峰时间在00∶00~08∶00。结论 DCG能够表现变异型心绞痛的全过程,对提高VAP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变异型心绞痛是指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相应导联表现为ST段抬高的一类特殊类型的心绞痛。与其他类型的心绞痛由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或不稳定性斑块作为病理基础有所不同的是,变异型心绞痛系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病变[1]。冠脉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缺血区域心肌传导抑制,心肌内电生理稳定性减退,易形成激动折返而导致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ST段变化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对36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36例变异型心纹痛发作时ST段呈多种形态上抬,最大ST段上抬约0.1~0.6 mV,平均0.45 mV,表现为斜上型、斜下型、水平型、弓背向上型、弓背向下型等形态,且不同时间不断演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36例患者均有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中中度狭窄14例(1支血管病变6例,2支血管病变8例),重度狭窄22例(2支血管病变14例,3支血管病变8例).经对照比较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T段上抬幅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的痉挛可能是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基础,心纹痛发作时ST段形态不断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平板运动试验致心电图ST段抬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5例非心肌梗死而运动中诱发ST段抬高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7912例平板运动试验病人中,有5例病人运动中诱发心电图卯段抬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结论非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变异型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患者胸痛发作时,伴有心电图ST段一过性抬高。变异型心绞痛发病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炎性反应及自主神经系统失衡、Mg~(2+)缺失等有关,临床表现除胸痛外,还可有各种心律失常、晕厥甚至猝死。深入了解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介入方法的选择。本文就变异型心绞痛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03-01/2004-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按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分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男30例,女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ST段抬高组),男27例,女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进入结果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与ST段抬高组具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5).非ST段抬高组患者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数与ST段抬高组相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50%:8,3例;50%~74%:9,9例;75%~99%:53,43例;100%:1,20例,Z=3.45,P=0.001],但>75%以上严重的狭窄病变占总病变的76%.严重狭窄病变形态差于ST段抬高组(Z=3.23,P=0.001).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而且较严重的病变形态多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疗与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治疗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变异型心绞痛”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以分析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例患者老年男性,因间断胸闷2年余,加重10余天就诊,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其余导联ST段显著压低,症状缓解后ST段回落,于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指导下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狭窄20%~30%,中段第二转折狭窄70%,远段可见支架影,右冠状动脉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见弥漫痉挛,给予硝酸甘油及硝普钠后痉挛解除,考虑患者胸闷症状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欠佳,且术中冠脉痉挛明显,遂给予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经治疗患者胸闷症状未再发作,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变异型心绞痛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同,临床易误诊误治,因此提高对其的警惕性及认识,及早行腔内影像学检查及激发试验可明确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P)发作时伴发各种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56例VAP患者均采用ECG和(或)DCG监测,记录心肌缺血时间的长短、有无心律失常及类型、发作时相,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56例VAP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有32例发生心律失常,且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8.8 min 24例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3.6 min。结论:前壁导联ST段抬高时易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下壁导联则易造成缓慢心律失常 VAP可并发闭塞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 方法:选择2003-01/2004-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 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按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分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男30例,女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ST段抬高组),男27例,女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与ST段抬高组具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5)。非ST段抬高组患者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数与ST段抬高维相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50%:8,3例;50%~74%:9,9例;75%~99%:53,43例;100%:1,20例,Z=3.45,P=0.001],但>75%以上严重的狭窄病变占总病变的76%。严重狭窄病变形态差于ST段抬高组(Z=3.23,P=0.001)。 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而且较严重的病变形态多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急症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豁痰祛瘀汤.观察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豁痰祛瘀汤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效率95%,对照组76.67%.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88.33%,对照组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豁痰祛瘀汤能有效改善冠脉供血,减轻心肌缺血,从而缓解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胸闷、胸痛等症状,在冠心病急症抢救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发生机制不甚清楚,既往认为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本研究对18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旨在明确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动态心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对临床初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例临床初诊ACS患者的CAG和心电图 (EC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非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痛占 10 %。ECG诊断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 80 %。ECG表现前壁缺血改变以左主干、左前降支及 3支血管病变为主 ;下壁缺血改变以右冠脉或右冠脉加回旋支及 3支血管病变为主。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以单支、轻度血管病变为主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以多支血管中、重度病变为主 ;静息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以多支血管 (均有左主干 )、重度或完全血管闭塞病变为主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以多支、重度血管病变为主。对这些患者早期介入治疗 ,可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 ,改善临床近期预后 ,减少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结论 临床初诊ACS患者应尽早行CAG检查 ,对ACS患者早期正确诊断 ,了解病变血管部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 ,以利于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17.
林旻 《临床荟萃》1999,14(20):933-934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心绞痛分类标准,心绞痛分为劳力型和自发型,自发型心绞痛中包括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本文着重探讨在使用硝酸酯类、β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拜心通(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发作时ST段不抬高的自发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3年来住院的自发型心绞痛患者80例,剔除窦房结功能差、心率较慢、严重心功能不全、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以及主动脉瓣病变、严重贫血、休克等非冠状动脉原因导致的冠脉供血、供氧不足的病例。80例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137例(68.50%),室性心律失常81例(40.50%); ST段抬高132例(66.00%),ST段降低53例(26.50%),ST段无偏移15例(7.50%)。多支病变组的频发室早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组,且Lown3级及以上室性早搏、缓慢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主干及前降支组的频发室早、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右冠状动脉组,Lown3级及以上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左回旋支组和右冠状动脉组,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左回旋支组和右冠状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90%组的ST段抬高发生率高于70%组和70%~90%组,ST段降低发生率高于70%~9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多发,冠状动脉病变与此密切相关,对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进行判断有利于预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张建勋 《护理学报》2004,11(12):62-62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其主要机制是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除此以外,可能会有冠状动脉狭窄加重和冠状动脉痉挛。2003年8月,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电图表现以ST段抬高为特征的特殊类型心绞痛。然而,冠状动脉痉挛是如何产生并持续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作用机制如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镁离子缺乏等因素有关。本文综述该类心绞痛发病机制的目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