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 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其中24例患者放置临时滤器,5例患者放置永久滤器,COOK滤器6枚,Cordis滤器12枚,先健Aegisy滤器11枚。术中同期或术后给予溶栓+抗凝、取栓+抗凝或单纯抗凝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无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临床上近期预防肺动脉栓塞简便安全有效,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考证,临时和永久性滤器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并采用抗凝、溶栓治疗,临床观察是否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结果 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缓解,无肺栓塞发生。置入滤器后14天成功回收21例,其中11例滤器上有血栓附着。结论 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是预防肺栓塞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腔静脉临时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置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置入临时滤器ATF,2例采用抗凝、溶拴治疗,19例其中2例已出现肺栓塞。实施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临床观察是否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或加重。结果:腔静脉临时滤器置入全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治疗血管开通,症状和体征消失。无肺栓塞发生或肺栓塞病情加重。置入滤器后平均12.4d取出。滤器上均有血栓性物附着。结论:置入临时性静脉滤器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是预防肺栓塞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应用可回收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接受骨科手术的41例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在术前0-48 h置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滤器置入后8-14 d后复查下肢血管超声,血栓已机化或溶解、D-二聚体下降或正常后取出滤器。结果 41例患者滤器均成功置入预定位置,平均留置时间为(14.33±2.81)d,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回收39例滤器,18例(46.15%)滤器捕获血栓。结论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置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避免了滤器长期置入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77-77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对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肺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及意愿植入不同类型下腔静脉滤器,观察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植入可转换型下肢静脉滤器,30例患者植入临时型下肢静脉滤器,16例患者植入永久型下肢静脉滤器,植入成功率为100.00%。术后轻度水肿发生率13.35%,胸腔和尿道出血率1.04%,均在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后恢复;肺栓塞发生率为1.04%。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对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肺栓塞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的使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植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的临床体会。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单侧32例,双侧4例: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岁。术前均经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并明确栓塞范围、栓尾位置、解剖条件和腔静脉情况。手术在DSA室局麻下进行,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植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于下腔静脉.捕捉血栓和预防肺血栓栓塞症;监测滤器位置.4周时回收。随访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胸片检查。结果: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植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滤器形态及位置佳。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捕捉血栓患者29例,占80.56%。1例3周后橄榄体及限制性导管滑出,急诊回收滤器。回收术后随访:36例随访3~10个月无肺血栓栓塞症相关症状,后期死亡0例。结论:可回收腔静脉滤器预防肺血栓栓塞症安全有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预防肺血栓栓塞症植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永久性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东  陈剑秋  吴义生 《医学综述》2008,14(9):1422-1423
目的探讨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及指征。方法经颈内静脉和股总静脉为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永久性腔静脉滤器;术中行髂静脉、下腔静脉造影,51例患者滤器放置于肾静脉开口之下的下腔静脉,1例于肾静脉开口以上;应用滤器包括Tita-nium-greenfield滤器,TrapEase滤器,LGM滤器。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术后3~60个月随访,无肺栓塞发生,下腔静脉血栓1例,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汤连喜  孙刚 《中外医疗》2008,27(12):16-16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3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右下肢8例,左下肢22例,双下肢6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确定下腔静脉以及释放路径有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在肾静脉开口下的下腔静脉.结果 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经股静脉途径15例,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21例,术后随访1-24月,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继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因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置入钛质Bird'snestfilter(BNF).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或上腔静脉干内.术后分别于1、6、12个月摄胸或腹部平片复查,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变化.结果:全部滤器经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经右股静脉15例,左股静脉3例,右颈内静脉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2例向头侧移,1例向足侧移位,2例跨度增大,腹部CT发现滤器的2只脚穿透腔静脉壁,未出现任何症状,无1例滤器发生倾斜.无1例发生腔静脉阻塞或复发肺栓塞.结论: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经股静脉(30例)、右颈静脉(9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之髂股静脉进行溶栓.药物尿激酶80~100万u,肝素1mg/kg.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术中导管溶栓32例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余16例术后溶栓成功.结论? 经导管术中溶栓成功率高,效果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2例置入临时腔静脉滤器,5例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分别行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观察有关肺梗塞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均全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缓解,近期无肺栓塞出现。结论: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使用,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梗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7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PE)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4月,对7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施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其中临时性滤器6例,永久性滤器73例,男性35例,女性47例;年龄22~85岁,平均51.4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右下肢16例,左下肢57例,双下肢4例,下腔静脉2例。经健侧股静脉路径滤器置入73例,经颈静脉路径置入6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将滤器置入到肾静脉开口水平下的下腔静脉。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释放成功。出院前均行腹部X线片检查滤器位置和形态。术后随访2~25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并防止再发肺栓塞所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左下肢41例,右下肢12例,双下肢3例),采取健侧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53例,颈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3例,均置于肾静脉开口水平下方约1.0 cm处。56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均行抗凝及溶栓导管插入患肢髂股静脉或腘静脉血栓内溶栓治疗,微量泵泵入尿激酶1000 IU/(kg·h)、肝素20 IU/(kg·h)、持续48 h~72 h。结果56例患者中19例放置临时腔静脉滤器,37例为永久性滤器;56例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抗凝溶栓治疗后,无1例发生肺栓塞;后期行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47例患者深静脉血栓消失,血管造影显示通畅,患肢肿胀完全消失,9例患者部分溶通,患肢与健肢对比周径差在3 cm以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防止肺栓塞最有效的方法,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用溶栓导管溶栓成功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非永久型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非永久型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脱落导致肺栓塞(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2例使用非永久型滤器的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采用临时型滤器,2例采用可回收滤器,所有植入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10例临时滤器患者中,9例在术后4周成功取出滤器,1例出现滤器周围巨大血栓,继续给予抗凝治疗于术后12周取出。2例可回收滤器中,1例于术后2周成功取出;1例因捕捉巨大血栓,将滤器留置体内。12例患者中,滤器抓捕血栓6例(50%),其中2例(16.6%)血栓>2cm,1例(8.3%)>1cm,3例(25%)<1cm。10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PE影像学检查,其中5例有PE;8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行PE检查,其中4例有小面积PE,但较治疗前均已有显著改善。12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其中10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4个月因恶性肿瘤死亡,1例临时滤器在术后出现下腔静脉梗阻,5例PE患者均有缓解。结论非永久型滤器可有效预防PE发生,但在某些技术细节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转入术对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全部置入Vena—Tech^TMLp滤器。结果: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4~24个月,滤器无移位及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用于预防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198例,其中31例在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术前术后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PE)的发生。31例患者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正确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且安全,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经彩超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于下腔静脉内置入滤器,然后经患肢的足背静脉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疗效,并随访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均展开良好,无移位。其中,痊愈6例,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0例。随访1-12月未发现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引起肺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 7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施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3个月~22个月,6例无肺栓塞的患者,无肺栓塞发生,滤器无移位,1例已有肺栓塞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用于预防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取出滤器时间、滤器取出率、血栓拦截率及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成功植入,其中15例患者植入先健Aegisy腔静脉滤器,20例患者植入维心IIIicium腔静脉滤器。手术时间(17.6±5.8)min, 24个滤器在(14.5±2.3)d后顺利取出,滤器取出率68.6%,取出滤器上或造影发现有血栓者10例,血栓拦截率28.6%,3例出现滤器倾斜。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拦截脱落的血栓,降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将下腔静脉滤器(IVCF)从右颈内静脉置
入下腔静脉预防肺栓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经临床和CDFI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经右颈内静脉置入IVCF,定期超声监测IVCF的形态与位置。临时性IVCF在放置32~45 d 后在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取
出。随访观察有无PE及滤器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术前均经CDFI检查,右颈内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分叉、双侧肾静脉
开口位置显示均清晰,所有静脉无变异,无血栓,显示率100%。在CDFI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临时性IVCF 23个,永久性
IVCF 15个,技术成功率100%。术后CDFI和X线腹部平片均证实滤器置入位置正确,展开完全。23个临时性IVCF 32~45 d后
均经右颈内静脉取出。随访栓子捕获率36.5%,滤器无错位、移位、断裂,患者没有出现腔静脉穿孔、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CDFI引导经右颈内静脉置入IVCF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相对于X线引导,CDFI引导IVCF置入术具有简便、易行、无放
射线、费用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