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缪继东  蔡典琨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56-4757
目的 观察应用钙镁合剂能否预防奥沙利铂相关性神经毒性.方法 47例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前接受钙镁合剂或安慰剂治疗.治疗组(n=26)奥沙利钻化疗前静脉滴注钙镁合剂,而对照组(n=21)化疗前静脉滴注安慰剂,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8周期mFOLFOX6方案化疗后,两组患者神经毒性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Ⅱ~Ⅲ级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57.1%(P<0.05).结论 化疗前预防应用钙镁合剂可以减少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计划应用奥沙利铂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谷胱甘肽预防。观察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慢性神经毒性分级整体、3级比重、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低于化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肯定,同时还可以降低肝功能损害风险。  相似文献   

3.
郑春雷  高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58-2860
[目的]探讨艾素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艾素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3%,临床受益率为80.0%;对照组分别为31.4%和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等,但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艾素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治疗两周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方防治奥沙利铂化疗后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将90例以奥沙利铂化疗的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预防,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温经通络方洗/浸上、下肢。2周为一疗程,两组治疗均不少于6个周期。观察每周期治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第1~2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5.56%vs.24.44%(P=0.292),20.00%vs.31.11%(P=0.2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秩和检验亦提示两组神经毒性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996,0.2351。第3~6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6.67%vs.48.89%(P=0.030),31.11%vs.62.22%(P=0.003),35.56%vs.71.11%(P=0.001),42.22%vs.80.00%(P=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秩和检验亦提示两组神经毒性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0.001,0.000和0.000。结论通过温经通络方和细致的常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奥沙利铂化疗后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钙镁合剂对奥沙利铂(OXL)引起的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5例结直肠癌或者胃癌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均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试验组35例,在化疗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钙镁合剂;对照组30例,仅给予钙镁合剂治疗。观察每组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2.86%、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钙镁合剂对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于进展期大肠癌的化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肝功能受损、脱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王强  张克  张灿斌  王红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77-3378,338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影像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方案进行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90min,d1;奥沙利铂135mg/m2静脉滴注3h,d2,21d为1个周期,每2疗程评价疗效。[结果]65例患者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1例(47.69%),总有效率(CR+PR)47.69%,疾病进展时间:3.5~8.5个月,中位生存期4.8~25个月。在疼痛缓解、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和KPS评分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等。无治疗相关死亡者。[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安全、有效率高,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同步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进行同期放化疗,化疗在放疗开始时同期进行.用药多西他赛75 mg/m2 d 1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 d 2静脉滴注.21 d为1周期,共2周期.放疗采用X线三维适形放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 GY/6~7周.对照组37例只行三维适形放疗,具体剂量、分割方式同治疗组.治疗完成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80.0%,完全缓解率(CR)22.9%;对照组总有效率56.8%,完全缓解率10.8%,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0.05).治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6%、42.9%,对照组分别为40.5%、18.9%(1年生存率的卡方检验x2=5.69,P<0.05;2年生存率的卡方检验:x2=4.86,P<0.05).治疗组肿瘤进展时间平均为10.2个月,单纯放疗组为4.5个月,(Log Rank检验x2=6.34,P<0.0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中出现的毒剐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经对症处理后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同期放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中晚期胃癌术后化疗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共11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8例)和研究组(n=6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术后化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术后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CD4~+/CD25~+、CD4~+/CD8~+)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和化疗疗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的CD4~+、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患者化疗后的CD4~+、CD3~+、CD4~+/CD25~+、CD4~+/CD8~+与化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毒性和腹泻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化疗周期为(3.43±0.31)个周期,研究组患者平均化疗周期为(3.95±0.45)个周期,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60.42%,明显低于研究组的81.8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6.6±3.0)个月,研究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9.2±2.4)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不良反应小、对患者正常组织影响小、用药方便,且可改善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Ⅳ期膀胱癌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d1和d8,奥沙利铂135mg/m2,d1;21d为1个周期,每2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本组65例晚期膀胱癌患者完全缓解(CR)3例(5.36%),部分缓解(PR)27例(48.21%),总有效率(CR+PR)43.57%。在疼痛缓解、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和KPS评分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等。无治疗相关死亡者。[结论]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并且毒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凡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 bid以及维脑路通注射液200mg q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 qd,共14d;对照组22例静脉滴注安慰剂30mg bid以及维脑路通注射液200mg q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 qd,共14d;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受试者治疗后的ESS量表评分改善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效果及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李元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85-3986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PGE1处理组(n=40)、生理盐水对照组(n=10)和假手术组(n=10),PGE1处理组分为4个亚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不同剂量PGE1每日静脉注射,手术后2周和4周处死大鼠,取心脏标本切片,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分析心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GE1处理组VEGF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GE1剂量的增加,VEGF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PGE1可以增加AMI大鼠心肌VEGF蛋白表达,促进侧支循环建立。PGE1引起的心肌VEGF蛋白表达升高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肖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147-5148,5153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夫定对HBsAg阳性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 [方法]60例接受化疗的HBsAg阳性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纯拉米夫定组.联合组32例,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夫定;单纯用药组28例,仅给拉米夫定. [结果]联合组乙肝病毒再激活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9,P=0.89).而化疗后联合用药组肝功能损害总发生宰低于对照组(x2=5.363,P=0.021),因肝功能异常延迟化疗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74,P=0.029).[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夫定可明显减轻HBsAg阳性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化疗相关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贲门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KPS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贲门癌患者疗效佳,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陈军  曾仕平  汤静  谭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786-787,78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P患者54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亚组(28例)和生长抑素治疗亚组(26例),以正常健康人40例为正常对照组。基础治疗亚组给予包括重症监护,应用抗生素,改善脏器微循环,加强对症、支持等治疗;生长抑素治疗亚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生长抑素针。所有入选研究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d3、d7测定APACHEⅡ积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①治疗前MAP与SAP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hs-CR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SAP患者升高较MAP更为明显(P﹤0.01)。②治疗后d3,基础治疗亚组和生长抑素治疗亚组的抵抗素水平较治疗前进一步增加(P﹤0.01),但是APACHEⅡ积分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d7时,基础治疗亚组和生长抑素治疗亚组的抵抗素水平和APACHEⅡ积分均较治疗d3时明显下降(P﹤0.05),且与基础治疗亚组比较,生长抑素治疗亚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够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王志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763-764,768
[目的]观察采用胰岛素泵输入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6例。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等常规治疗,同时2组患者均给予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输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早、午、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2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血浆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并根据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疗效。[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5.58%,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显效率为52.23%,总有效率为75.58%。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输入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平稳的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化疗期间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研究。按NRS 2002营养风险量表筛选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2例不可手术的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组(n=30)在化疗的同时予营养咨询;治疗组(n=32)在化疗的同时予安素肠内营养治疗,所有病人在化疗前和化疗后行NRS 2002量表评估,观察并记录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化疗结束后评价化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结束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化疗后不良反应和化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化疗可改善晚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态,降低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治疗效果,探索伽马刀治疗功能性垂体瘤较为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选择2006~2010年湖北省中山医院和襄阳市铁路中心医院两家放疗中心77例接受伽马刀治疗的功能性垂体瘤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的53例分为观察组,余者24例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有效率为87.5%,对照显示,两组患者显效者和有效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瘤体直径和瘤体体积对照显示,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水肿者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伽马刀放疗时采取薄层扫描,可提高定位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的改变。[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