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出血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应用共14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同依达拉奉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75,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6,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谭素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83-4084,408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4月某市中医院治疗中心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ivd,d7及d14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和ESS有效率的比较结果显示,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ESS和ADL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1.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四项的结果显示,治疗组3例谷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对照组2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均未经减药、停药而自行恢复,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急性期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杨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32-2433
[目的]了解和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脑梗死67例作为实验组进行分析,急性脑梗死52例作为随机对照组。考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程度、疗效差异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的S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率为42.3,有效率为71.2;实验组显效率为64.2,有效率为88.1。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是治疗ACI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4天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脑水肿面积的变化、GCS、APACHE-Ⅱ评分、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脑水肿面积、GCS、APACHE-Ⅱ评分、疗效与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能够明显减轻脑组织水肿,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科收治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疗程. [方法]将13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B两组为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3组均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治疗,A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天2次,7 d为一疗程,B组依达拉奉疗程为14 d,其他治疗同A组,C组仅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病人在治疗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A和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与B在治疗后14 d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疗程7 d、14 d疗效无区别.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10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畅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867-86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必存)注射液加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波立维)组总有效率达92.45%,显效率为75.47%,而对照组分别为77.36%和45.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C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高于对照组的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随机血糖、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作用及脑梗塞面积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把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并根据发病3d内做CT/MRI测量梗塞灶的最大直径,又把患者分为二组:①大面积梗死组(梗死灶直径≥4cm)26例,②非大面积梗死组(梗死灶直径﹤4cm)54例,同时设定对照组80例。分别测定其首次随机血糖、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1)脑卒中组血糖、CRP和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大面积梗死组与非大面积梗死组CRP、Fib与随机血糖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两者P﹤0.01,后者P﹤0.05)。[结论]血糖、CRP、Fib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增高,且CRP和Fib的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证实血糖、CRP、Fib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及梗死面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拉氧头孢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0例肺部中重度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采用拉氧头孢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的清除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分离出的188例菌株中革兰阴性菌最多,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且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P﹤0.05。[结论]拉氧头孢钠治疗中重度肺部细菌感染的效果较好,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细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某院收治的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排除禁忌证后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入院时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893,P﹥0.05),治疗后7d和14d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Z=4.098,5.310,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53,P﹤0.05),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388,9.469,P﹤0.05)。两组中、重度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9,2.963,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以及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组)39例和B组(依达拉奉联合丹参组)39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NIHSS评分、血清CRP、Hcy、SOD、MDA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NIHSS评分优于B组,血清CRP、Hcy、MDA水平低于B组,SOD高于B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佳,安全性也较高,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雷登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57-1059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某院收治的DN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观察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SCV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DNP能显著提高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2009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治疗资料,评价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的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病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急性胰腺炎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常规急性胰腺炎常规内科治疗,经一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伴有微循环障碍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时可更快的缓解症状和体征、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院前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s,AHFS)的效果。[方法]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院前救治66例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无创通气治疗。1h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呼吸、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均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Sp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PO2值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3.6%)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9%)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患者院前在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氧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为主要治疗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与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愈合32例,占88.89%,显效3例,占8.33%,有效1例,占2.78%,总有效率达100.00%;经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6例治疗组中有33例患者的HP检查呈阴性,占91.67%;36例对照组中有28例患者的HP检查呈阴性,占77.7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口苦2例,便秘3例;对照组中口苦2例,腹胀2例;两组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Hp及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兰索拉唑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雷尼替丁,该药疗效好,且具有疗程短和Hp根除率高,安全性好,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的改变。[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