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舌形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术中透视及CT监测下,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舌形骨折22例,复位后经术中影像学检查,要求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和B hler角、Gissane角,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术后6周去除石膏,8周拔除克氏针,逐步负重.术后6月内每月进行随访1次.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24月,平均16.8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前Bhler角平均8.1度,术后平均35.4度;术前Gissane角平均108.4度,术后平均114.5度.术后1年的AOFAS评分平均83.5分.结论: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舌形骨折,能有效保证跟距关节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手术损伤小,术后外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撬拨复位克氏针外固定、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各15例的临床经过和疗效。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克氏针组优良率67%,钢板组优良率73%。结论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不能全部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应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选择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撬拨复位克氏针外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71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应用闭合牵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恢复B?hler角及距跟关节面.结果 60例,71足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47例,54足,良9例,13足,差4例,4足.针孔不同程度感染15例.结论 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使跟骨Bhler角及距跟关节面得到了良好的复位,恢复了跟骨的解剖形态及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郭锦明  刘俊  章东明  严宏生 《河北医学》2010,16(10):1177-1180
目的:探导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46例51足,手术前后评价跟骨B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的改善情况,随访期间观察并发症,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足功能。结果: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克氏针松动退出。术前B 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分别为(6.1±3.6)°、(101.5±7.1)°、(39.8±1.7)mm,术后分别为(31.5±3.5)°、(121.65±5)°、(31.2±1.5)mm,经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平均24个月的随访,按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优28足,良17足,可6足,优良率:88.2%。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有限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设计经跗骨窦有限切口长约5 cm,建立工作通道、复位,克氏针或空心螺钉固定,治疗18例跟骨后关节面骨折,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本组病例Ⅱ型16例,Ⅲ型2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术后效果:优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8.8%。结论有限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暴露部位充分,利于手术操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邵旭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43-3244
目的:分析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中抽选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后Bolher角与Gissane角以及足部功能评分。结果手术后试验组的Bolher角明显高于对照组,Gissane角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能减小损伤,且可以将跟骨关节面直接暴露出来,有利于骨折的复位;此外,克氏针固定对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操作起来较为简单,能减少患者Ⅱ期复位时的丢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A组)和"L型"切口组(B组)。A组SandersⅡ型18足,SandersⅢ型7足;B组SandersⅡ型9足,SandersⅢ型22足。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先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复位后经跗骨窦切口行螺钉固定术;"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面,复位后以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AOFAS)观察跟骨宽度、高度、Bolher角及Gissane角。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9~48个月),术后两组Bolher角及Gissane角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相比术后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AOFAS评分(74.4±6.7)分明显低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附骨窦小切口切开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其疗效确切,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微创小切口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3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采用撬拨辅助微创外侧小切口复位,术中侧位,轴位及Broden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形态及关节面恢复情况满意后,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所以病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物断裂,无骨折不愈合,术后Bolher角及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关节面恢复平整,患者负重行走后跟骨高度无明显丢失。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定优13例良7例一般3例优良率87%结论:微创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微创小切口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3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采用撬拨辅助微创外侧小切口复位,术中侧位,轴位及Broden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形态及关节面恢复情况满意后,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所以病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物断裂,无骨折不愈合,术后Bolher角及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关节面恢复平整,患者负重行走后跟骨高度无明显丢失。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定优13例良7例一般3例优良率87%结论:微创撬拨复位多枚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提高临床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方法对42例(4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采用“L”形外侧切口,克氏针临时钻入距骨、腓骨以保护皮瓣,牵引、撬拨,恢复关节面的平整,跟骨钢板适当塑形,螺钉固定,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优良率85.3%,无骨折不愈合、骨折再移位、骨髓炎等发生。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质量,注意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操作技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8例(82处)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4例40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34例42处),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68例随访3~18个月,平均(9.8±3.5)个月,82处骨折均骨性愈合.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0.00%,感染率为5.00...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比较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43.14±11.25)min、(3.62±1.08)cm、(106.48±32.46)mL、2.33%及(15.67±3.55)周,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16±15.28)min、(6.53±2.75)cm、(158.32±41.64)mL、13.95%及(17.46±3.6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踝关节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6例经X线或CT证实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8,接受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和对照组(n=38,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5.9±0.6)个月]较对照组[(5.2±0.4)个月]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均得到恢复,但研究组疗效优良率(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5%(11/38)(P〈0.05),其中软组织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骨髓炎及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关节融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托跟式夹板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共49例,根据R ü edi和Allg o wer分型Ⅰ型10例,Ⅱ型25型,Ⅲ型14例.结果经随访10~31个月,平均20.8个月,Ⅰ型优良率100.00%,Ⅱ型优良率84.00%,Ⅲ型优良率64.29%.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托跟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股骨间转子骨折老年患者86例。治疗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法,对照组患者接受 DHS内固定法。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记录其Harris评分与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 Harris评分为82.7±6.5分,对照组为65.4±5.4分。治疗组患者出血量为150.7±31.9ml,对照组为279.6±45.6ml。 PFNA内固定法治愈率为93.1%,DHS为88.4%。结论:PFNA内固定法和DHS内固定法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PFNA创口更小、出血量更少,更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景 《中原医刊》2007,34(13):4-5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6例颌骨骨折病例,行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拍摄X线或CT片,观察患者面部形态、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袷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86例中380例一期愈合,6例延期愈合,X线或CT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患者面部形态、咬袷关系及开口度恢复理想。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内固定手术与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结果对比,总结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9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43例(观察组)和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43例(对照组),并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