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08-2021-12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溶栓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4分率、治疗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率、治疗过程中出血性转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后NIHSS评分下降≥4分的发生率和治疗90天后mRS评分≤2分的发生率分别为86.00%和7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和5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Hcy、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天、90天NIHSS评分、mRS评分下降(P<0.01),血清Hcy、NSE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血性转化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和18.00%,与对照组的12.00%和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rt-PA溶栓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降低Hcy、NSE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用药护理干预辅助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用药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用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eliefs about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specific,BMQ-specifi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AS评分、用药必要性信念评分、ADL评分和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用药顾虑信念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ACI溶栓,采用用药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3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试验组(n=52),分别予以阿替普酶 50 mg静脉泵注或低分子肝素 0.4 mL皮下注射超早期溶栓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分析治疗 14 d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XTG-1600型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小板功能指标;并记录治疗 1 m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14 d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NIHSS评分、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 阳性率、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阳性率、血小板P选择素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替普酶+低分子肝素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辅助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10 月至2022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3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5 例.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DSA辅助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在术后 1 w,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采用DSA辅助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血管再通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血压控制、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压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疗法,对照组仅服用氟伐他汀,两组均治疗2W,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W、治疗后2W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改变.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4.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d、治疗后1W、治疗后2W的血清CR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病情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cy、hs-CRP、MMP-9、SOD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Hcy、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片、依达拉奉针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丁苯酞可协同其它药物升高VEGF水平及提高急性脑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丁苯酞(Butylphthalide,NBP)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1年8月我院收治172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BP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NBP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BP静脉滴注(100 mL,Bid),疗程持续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采用凝结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bg)水平并比较其差异;随访患者3 m,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期及治疗后3 m内病死率,发病后3 m采用脑卒中评估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BNP、Fbg、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NBP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EGF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NBP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3 m,NBP治疗组患者回访病死率、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BP治疗心源性脑梗死能显著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及VEGF水平,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华佗再造丸辅助丁苯酞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对照法将我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确诊的脑卒中患者 88 例分为研究组(44 例)、参照组(44 例).参照组行丁苯酞注射液等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华佗再造丸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 2 w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 2 w后研究组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治疗2 w后研究组搏动指数低于参照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改善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辅助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改善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阿替普酶(Ateplase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疗效、神经功能、伤残程度、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年7月至 2022 年 1 月于我院就诊的 138 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rtPA溶栓组和血栓通辅助组,各 69 例.rtPA溶栓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血栓通辅助组在rtPA溶栓组的基础上增加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流动力学(脑部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blood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神经递质水平(多巴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5-羟色胺、S-100β蛋白)、伤残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al quality of life,SS-QOL))及不良反应.结果:血栓通辅助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rtPA溶栓组(P<0.05);治疗后,血栓通辅助组NIHSS评分、mRS评分、5-羟色胺、多巴胺、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rtPA溶栓组(P<0.05),SS-QOL评分高于rtPA溶栓组(P<0.05),Vs、Vd、Vm快于rtPA溶栓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辅助辅助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有效调节患的者脑血流动力学,调控神经递质表达,改善神经功能,减轻伤残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替普酶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脑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脑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MMP-9、脑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替普酶对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较好,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20mg/d联合认知疗法,对照组仅单用艾司西酞普兰20mg/d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从治疗第2周开始,两组间HAM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1,-2.690;P0.05或0.01);在治疗的第6周末,两组间HAMD及NIH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54,-3.192;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起效较快,效果更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丁苯肽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 2022年 12 月-2023 年6 月收治的 9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48 例)和观察组(丁苯肽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0 例).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显著下降、FMA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IB水平均呈下降趋势、APTT、PT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的FIB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APTT、PT水平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肽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可提高ACI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凝血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通络汤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溶栓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11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增加自拟化痰通络汤辅助治疗,治疗14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98%(53/57)高于对照组75.44%(43/57)(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化痰通络汤辅助治疗ACI患者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化痰祛湿,活血通络等治疗机制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183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198例,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均连续治疗、观察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改良RANKIN量表(mR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分型,以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不良反应的观察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血清TC、LDL-C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mRS评分、MBI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分型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分型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更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预后,在缩小并稳定颈动脉斑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序贯双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替罗非班序贯治疗,起始30 min以0.4μg·kg-1·min-1静脉泵入,随后以0.1μg·kg-1·min-1持续泵入48 h治疗.在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采用Ba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PAgT),使用旋转波球法检测血小板黏附率(Platelet adhesiveness test,PAdT),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同时观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a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两组上述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AdT、PAgT、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序贯双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9月收治的94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评分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MMSE、MOCA评分上升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疗效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微循环学杂志》2019,(4):26-30
目的:评价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06—2017-12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上升,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清谷氨酸(Gl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及NIHSS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龄老年(≥80岁)脑梗死病例22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单抗组、双抗组、丁苯酞+单抗组、丁苯酞+双抗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治疗4周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血浆C反应蛋白(plasma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对比4组间的NIHSS评分差值、CRP差值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各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浆CRP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NIHSS评分差值及血浆CRP水平差值变化趋势一致:丁苯酞+双抗组与其它3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丁苯酞+单抗组与双抗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丁苯酞+双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抗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和双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丁苯酞能显著提高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