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原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4例患者阴道超声检查子宫未见异常,后经盆腔MRI检查提示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采取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3.6月(3~7月),13例患者经期恢复至正常,2例患者术后月经改善不明显,术后复查B超及宫腔镜见仍有子宫小憩室。结论: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MRI可作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的较佳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改进缝合技术、预防感染是预防子宫憩室的重要措施。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切除子宫憩室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经阴道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经阴道修补术的23例PCS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64±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5±16)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7±1.2)天。23例患者均进入术后随访,其中21例月经明显改善,术后平均经期为(6.9±2.0)天,较术前平均缩短(7.9±3.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1.3%(21/23),子宫切口憩室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5.7%(22/23)。结论:PCSD经阴道修补术是一种疗效确切,微创、简单、可行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a,CSD)是继发于剖宫产的一种妇科疾病,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肌层愈合不良,在子宫峡部出现突向浆膜层,并与宫腔相通的一个囊状缺陷,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痛、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甚至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目前CSD形成因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在我国高达50%,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病率亦显著增加.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阴道淋漓流血、不孕,再次妊娠时还可能引起子宫破裂,给患者带了巨大的痛苦.目前对于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治疗还没有丰富的经验,可采用激素保守治疗,但对药物难以缓解的患者最终需采用外科治疗来改善憩室局部液体的流通,甚至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激素治疗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异常阴道流血状况消失,但可能会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因此,激素治疗可用于症状较为明显的子宫切口憩室,如效果不明显则可选用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到2017年6月河南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产科收治的3例因子宫压迫缝合致子宫肌层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伴有严重产后出血或子宫下段肌层薄弱,采用子宫压迫缝合后出现不同程度子宫肌层坏死,感染。2例行二次开腹探查,最终切除子宫;1例宫腔镜检查证实子宫内膜坏死。结论:子宫压迫缝合对于产后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对于合并失血性休克、DIC和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患者,子宫压迫缝合应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辅助方法,缝合时需考虑子宫肌层血供情况,不宜为了止血而过多过密缝合。  相似文献   

7.
8.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憩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切口疤痕憩室(CSD)是由剖宫产术引起的一种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疾病。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CSD的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CSD患者主要表现为以月经期延长为主的月经紊乱,还可能发生憩室妊娠及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CS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及宫腔镜等影像学检查。目前对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并未达到共识,国际上无临床对照研究。本文现对CSD的病因、诊断方法及现有的几种手术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修补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经阴道修补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手术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完成经阴道修补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手术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8ra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lOOml,平均住院时间为4.3天,平均住院费用为8512元。术后随访B超提示子宫未见明显异常,月经经期均恢复至7天内。结论:经阴道修补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概述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后,切开腹壁与子宫壁,取出体重1000g以上的胎儿及胎盘。术式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体部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其中以子宫下段剖宫产最常用,因为它出血少,也便于止血,子宫切口因有膀胱腹膜返折覆盖,伤口愈合好,瘢痕组织少,术后与大网膜、肠管的粘连或腹膜炎较少见,术后切口愈合好,再次分娩时子宫破裂率较低。因目前医疗环境较差,医患关系逐渐紧张,医疗诉讼增加;患者独生子女较多,对疼痛耐受较差;目前不孕患者逐渐增多,助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剖宫产子宫肌层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按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万方、CNKI、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sma等数据库,对纳入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8篇,共15370例。与双层缝合比较,单层缝合的平均失血量少(MD=-62.78,95%CI为-113.24~12.32,P=0.01),住院天数短(MD=-0.56,95%CI为-0.84~-0.27,P=0.0001),但术后6月子宫残余肌层薄(MD=-1.52,95%CI为-2.89~-0.16,P=0.03)、愈合率低(MD=-1.52,95%CI为-2.89~-0.16,P=0.03)。结论:剖宫产子宫肌层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术比较,单层缝合的失血量少、住院天数短,但在术后6月残余肌层厚度及子宫肌层愈合率方面,双层缝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疗效。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9例PCSD患者,其中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23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8例行经阴道子宫切开憩室憩室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PCSD变化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和经阴手术组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86%,术后PCSD恢复有效率分别为91%和86%,均明显高于宫腔镜电切术组(5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PCSD的疗效相当,优于宫腔镜手术。3种手术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其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腔镜组)38例,经阴道手术(阴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率和再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均能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的症状,但各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戴佳旸  郭璐  王圆圆  孔祥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0):780-786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报告CSD发生率或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和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5个国家6401例产妇,其中CSD患者17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SD整体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发生率、6个月及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2%(95%CI 0.23~0.41)、33%(95%CI 0.25~0.42)、22%(95%CI 0.12~0.32),剖宫产次数增加(OR 3.65,95%CI 2.57~5.17)、产程延长(OR 1.73,95%CI 1.14~2.62)、胎膜早破(OR 2.93,95%CI 2.10~4.10)、子宫后位(OR 5.48,95%CI 3.05~9.84)、贫血(OR 3.32,95%CI 2.01~5.49)、胎数增加(OR 2.31,95%CI 1.09~4.92)、围产期感染(OR 15.96,95%CI 6.55~38.88)、子宫单层缝合(OR 18.5,95%CI 1.84~185.70)是剖宫产术后C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CSD发生率较高,现有证据表明,剖宫产次数增加、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子宫后位、贫血、胎数增加、围产期感染、子宫单层缝合均可能增加剖宫产术后CSD患病风险,医务人员应当更加重视易患CSD产妇的产后随访及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孕龄期妇女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再次剖宫产时对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分析再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其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对78例再次剖宫产者,术中所见及前次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28.2%,与术后间隔时间、术后感染率、子宫切口位置高低、腹腔粘连程度有关,而与剖宫产时机、孕妇的年龄、职业、孕产史、体重、孕周、胎儿的大小无关。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时间至少应距前次妊娠间隔3年,前次剖宫产有术后病率及子宫切口情况不祥者,再次足月妊娠最好不选择阴道试产,以防子宫破裂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在剖宫产术后1周左右B超检查发现子宫切口处低回声或无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团状回声,提示子宫切口血肿.9例患者经抗感染、促宫缩并辅以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行子宫切除.结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有多种原因,应用B超检查能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新式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B超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子宫复旧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方法两组各150例,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于术后7天、30天分别行盆腔B超检查观察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术后7天、30天子宫各径线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30天宫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30天子宫切口回声区域的纵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0天子宫切口A型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因子宫切口局部缝线少、异物反应小、吸收快,是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子宫切口愈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瘢痕憩室(CSD)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CSD实际上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关于CSD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没有症状的CSD一般不需要治疗,对于有症状的CSD如何治疗在认识上也比较混乱,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对于CSD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CSD的治疗效果。有一种特殊类型的CSD是切口瘢痕下缘存在活瓣作用且由于活瓣作用而阻止了憩室内的经血顺利流出而出现症状(常见为经期延长),同时憩室内的异位子宫内膜也可能与宫腔内在位的内膜生长不同步也导致异常阴道流血,这种特殊的CSD学术界有个专业的名称即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对于残余子宫壁肌层不是很薄的PCSD,可以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活瓣并电凝破坏憩室内异位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没有PCSD特点的CSD,宫腔镜手术的疗效较差,一般不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文章将深入阐述PCSD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二次剖宫产术中原子宫切口瘢痕切除与否对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影响,为临床PCS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择期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共360例,其中采用先行原子宫切口瘢痕切除,再双层连续缝合子宫的产妇为研究组,直接行双层连续缝合子宫的产妇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6月至1年进行随访,评估是否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并在术后1年应用阴道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别统计两组产妇形成PCSD的例数,憩室残余子宫肌层厚度及憩室的大小。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形成PCSD的例数分别为4例(2.2%)、15例(8.3%);憩室残余子宫肌层厚度均值分别为7.35±1.89 mm、4.98±2.03 mm;憩室容积分别为0.36±0.17 ml、0.53±0.13 ml(P0.01)。结论:二次剖宫产术中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更利于切口愈合,减少PCSD的形成,减轻所形成的PCSD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术后罕见的并发症。子宫切口憩室不仅会引起月经淋漓不尽、不孕和慢性下腹痛等症状,更可能在再次妊娠时出现妊娠期或分娩期的子宫破裂,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临床医师对该疾病了解的增加以及影像学技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方法,并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进行归纳,但目前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形成原因、诊断和治疗仍需要大规模样本及多中心研究。因此,临床应严格把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