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意义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院前急救领域信息化建设也在持续加强。研究5G与院前急救场景深度结合,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信息化水平,以及院前、院间、院内业务协同效率。方法/过程 分析院前急救业务痛点,按照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3层架构阐述基于5G专网的智能院前急救方案,提出5G智能急救专网实现方法、基于5G智能急救车的急救平台改造实现方法、5G智能院前急救场景应用模式等。结果/结论 基于5G实时传输医疗设备信息、高清音视频画面,在急救人员、急救车、应急指挥中心、医院之间构建5G智能院前急救专用网络,相较传统模式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就医效率,优化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3G网络及3G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普及率不断提高,远程医疗的研究热点已逐步转向家庭和个人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护系统的开发和建立。文章介绍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以3G网络为载体的移动监护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实时通讯平台等方面的设计,并分析了整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集群等技术设计面向急救的5G+智慧医疗服务体系。从信息感知、网络传输、数据管理、智慧服务4方面阐述该体系基本框架,介绍其在数据、业务、管理层面所发挥的服务优势以及关键技术,为5G赋能急救医疗服务提供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设重症监护数字化ICU指挥平台,实现市级层面跨医疗机构的ICU统一管理。方法:基于智能语音病历提升电子病历录入效率;通过高清摄像设备与图像识别,减轻人工巡检ICU压力;利用5G的安全性、高性能、便捷性,保障业务安全隔离、医疗数据传输安全,构建完善可靠的安全体系。结果:数字化ICU指挥平台建设了多媒体即时通信系统、多视角智能监控系统以及多学科远程会诊系统,共接入8家市级救治医疗机构的ICU病区,可为全市ICU重症患者提供服务。结论:重症监护数字化ICU指挥平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群体性事件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管理及应用模式可为重症医学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ZigBee技术特点,提出构建基于ZigBee技术的嵌入式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阐述系统功能、结构、关键技术实现,包括无线定位、无线数据传输、生命体征传感器设计,测试生命体征实时监控效果,指出该系统有助于优化医务工作者采集数据的过程以及患者就医流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母胎Holter监护在产科中的应用,分析无应激试验(NST)中心电各参数的意义.方法 传统电子胎心监护(EFM) NST无反应型为试验组,反应型为对照组,均进行母胎Holter监护,对两组的临床情况和母胎Holter监护中的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39例,对照组49例.两组孕妇的基本情况、分娩方式、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型)及羊水Ⅲ度污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每小时加速次数(LA)[(3.5±2.8)次/h]远低于对照组[(7.7±3.7)次/h],试验组短变异(STV) [(7.43±1.60) ms]低于对照组[(8.94±2.22)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中减速力(DC)和加速力(A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胎儿的胎心率基线(BFHR)与DC两参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7,P<0.001).结论 母胎Holter监护的优势在于可长时间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将图形数据转化为客观指标,NST无反应型的LA、STV值明显低于反应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ZigBee PRO和3G技术的低功耗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系统由含ZigBeePRO节点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测设备、ZigBee PRO-3G网络和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组成.便携式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如血压、脉搏等,经ZigBee PRO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通过集中器的3G模块发送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处理.本系统的应用可以使被监护人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使患者在家里或杜区得到有效地远程医疗诊断和监护.  相似文献   

8.
介绍5G与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概况及关键问题,从电子病历数据共享、医疗处方流转、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等方面阐述5G与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智慧医疗与5G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智慧医疗利用高新科技,基于综合性医疗信息数据平台,实现即时的互联互通和高效的智能处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疾病诊疗或防治等服务.智慧医疗与5G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将会解决区域医疗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推进全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传统医疗模...  相似文献   

10.
介绍5G网络技术特点,以江苏省中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实践为例,阐述现有网络5G改造以及基于5G的远程会诊系统构建与应用,指出该系统能够提高远程教学及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通过设计构建信息系统,满足居家老年人持续健康监测及疾病预测的整体需求。方法/过程 以5G、Wi-Fi网络技术作为通信链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系统。分析当前同类型产品现状,阐述系统逻辑层次架构、主要技术,重点研究系统相关功能模块及其技术实现方法。结果/结论 基本实现居家环境下对老年人实时健康监测、生命体征数据采集,以及人工智能疾病预测等功能需求。对完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胎心变化及胎儿脐血流进行监测,以期寻找一种准确、有效的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方法。方法 对98名足月妊娠妇女或需提前终止妊娠、孕周〉36周的孕妇,分别行胎心率电子监护、彩超检查检测脐动脉血流变化,并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上述观察指标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结果 98例入选产妇中临床确诊胎儿宫内窘迫16例。监测中二项检查均正常者共53例,出现假阴性4例,临床符合率为92.45%(49/53);监测中一项检查异常者共24例,出现假阳性7例,临床符合率为70.83%(17/24);二项检查异常者13例,假阳性l例,临床符合率为92.31%(12/13),与一项检查异常(单项监测)的临床符合率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 胎心监护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准确性高,可以祢补单一检查的不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359例临产产妇进行胎心入室试验(admissiontest),根据Ingemarsson等提出的标准将入室试验结果分为3型:反应型(正常型)、可疑型和危险型.结果显示:359例中24树新生儿窒息,窒息率为6.69%。入室试验反应型、可疑型和危险型分别为7827%、10.58%和11.14%。反应型组羊水污染率和新生儿窒息串分别为27.05%和2.85%,而危险型组分别为6750%和3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均P<0.01)。提示:胎心入室试验可有效地预测胎儿预后,为产时胎儿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计算机在产时胎儿电子监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计算机与胎儿电子监护仪连结起来,对68 例胎儿的宫缩波与胎心率扫描,预测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与产后脐血pH结果对照。结果:计算机能连续准确记录和显示分娩过程的宫缩信号和胎心率信号,计算机的分析比传统胎儿电子监护仪的分析更接近产后实际情况, P< 0.05。结论:采用本系统能有效地贮存宫缩波及胎心率,便于实时分析和进一步回顾性分析,减少人为误差,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胎心监护在过期妊娠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心电子监护在过期妊娠患者产前及产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过期妊娠患者在产前及产时进行了胎心电子监护,分析胎心电子监护对处理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产前组,NST反应型,共23例,其中顺产19例,手术产4例;Apgar评分7分以上22例,7分以下1例;1例进入产程后出现胎心音异常,羊水II度污染行剖宫产,评分在6分以下。NST无反应型,共9例,即行CST试验,其中CST阴性5例,持续监护,其中2例出现异常图型;CST阳性4例,全部剖宫产。CST不满意:1例,顺产,1~5min评9~10分。产时监护组共28例,分为正常波形组及异常波型组。正常波形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Apgar评分7分以下发生率、手术产率均显著高于异常波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产前及产时对过期妊娠患者进行胎心监护有效指导产程处理,决定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重视减速性胎心变化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传染病监测预警研究与应用现状,详细阐述基于大数据与5G技术的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处置系统架构设计、多元异构数据采集和治理、模型设计和功能设计,分析系统应用效果。试运行显示,该系统有助于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水平和疫情处置效率,实现全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